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563阅读
  • 346回复

老余专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D4IXA
发帖
2602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09-06-28
听我们连干部讲, 一个两瓦兵被俘的话, 就相当于俘虏一个连级干部, 来论功请赏的,

其实也真的很可怕, 知道那么多的东西, 所以啊,宁愿吃手榴弹 也不能被俘的

某年的国内事件, 进去的部队, 背电台的是挨打最多的,
离线BD4IXA
发帖
2602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09-06-28
请老余从新兵入伍时开始给我们讲吧, 听听他们那个年代的新兵蛋子是不是也每天挨打
离线bg2rah
发帖
7065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09-06-28
刚吃过午饭,拎着茶壶搬着小板凳我又来了
离线暖风
发帖
17621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09-06-28
ding.............................
离线BD1LQA
发帖
2832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09-06-28
第一次知道老余是在四、五年前。一次,山东的(齐鲁晚报)报道了老余,是讲他如何玩无线电玩电台玩航模的,印象很深。当时我还没有加入“火腿”,但正在寻找这个组织。想知道业余怎么玩电台,看了报纸后就留意了此事想找机会去济南的时候顺便去他单位找他当面求教。后来那一段时间工作较忙此事就搁下了。07年偶然的机会得知了“火腿”的这个网站很容易的找到了老余的电话并马上取得了联系。在北京王老师(bd1wsy)及老余的热心指导帮助下很快加入到了“火腿”中来。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接触多了,一起搞活动、比赛、并几乎每天都能在7023上通联,去济南时也去家里看看。言传身教使自己学到了很多的新东西。他热情、睿智、健康(尤其心理非常健康)、机敏、经历丰富。真的很高兴也很幸运能认识老余这样的老大哥。
离线BA4II
发帖
27814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09-06-28
'
第一次知道老余是在四、五年前。一次,山东的(齐鲁晚报)报道了老余,是讲他如何玩无线电玩电台玩航模的,印象很深。当时我还没有加入“火腿”,但正在寻找这个组织。想知道业余怎么玩电台,看了报纸后就留意了此事想找机会去济南的时候顺便去他单位找他当面求教。后来那一段时间工作较忙此事就搁下了。07年偶然的机会得知了“火腿”的这个网站很容易的找到了老余的电话并马上取得了联系。在北京王老师(bd1wsy)及老余的热心指导帮助下很快加入到了“火腿”中来。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接触多了,一起搞活动、比赛、并几乎每天都能在7023上通联,去济南时也去家里看看。言传身教使自己学到了很多的新东西。他热情、睿智、健康(尤其心理非常健康)、机敏、经历丰富。真的很高兴也很幸运能认识老余这样的老大哥。
'

哈哈!老战友来了,也来讲讲隐蔽战线上的事,不知是否泄密?
离线BA4II
发帖
27814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09-06-28
'
请老余从新兵入伍时开始给我们讲吧, 听听他们那个年代的新兵蛋子是不是也每天挨打
'

我入伍时在文革期间,新兵一般不挨打!
那是主要是生活不好,吃饭大多是粗粮,周日两顿饭是细粮!连队底子薄,菜里没有油水,过春节可以尝到肉腥,因为连队喂得猪只有到过年时才宰。连队又出了个贪污的司务长,克扣战士伙食,被处理后连队伙食好了一些。后来,连队在盐碱地开了400亩荒地,挖了排碱沟,修了水渠,开始麦子产量很低,只够下一年的种子。后来慢慢亩产有了几十斤到100来斤,又开垦了40亩菜地,连队细粮逐渐增多,菜里油水也多了!一次全连执行“佯动”任务(印度入侵东巴基斯坦时,我们无线电连拉到藏北高原,通过大报量通联,给印度制造中国可能出兵帮助东巴的假象)。结果人家不怕,因为此时大雪封住中印边界的各个山口;后来东巴变成了现在的孟加拉国。执行了这一次任务,全连下山后,领取上级伙食补助,大概整个无线电连有一万多元伙食尾巴,文革时期1万多元就算相当阔气了。伙食明显高于其他连队,后来我担任副连长,抓生产,干活身先士卒,自视身强力壮,拼命出力。我使用砍图曼修渠、平整土地相当顺手。连队粮食亩产有了大幅提高(其实产量最多300来斤,和内地的麦田产量根本无法相比),蔬菜也年年丰收;其他兄弟连队就更羡慕我们的伙食了。
连队训练收发报,收报用的是快机(先用凿孔机将训练报底打成纸带再播放)或电子管大录音机,一旦出现故障我这个新兵就当快机使了,全连都抄收我的手键报。那时我的手键报很标准、正规,速度快慢调整自如。几乎可以和快机媲美,战友们叫我活快机(继续吹,反正吹牛也不上税)。现在老了,发不了那么快了,也有了些随意性,就是故意强调了个性,俗称有了发报有了“调子”,为了对方便于识别、抄收故意延长划与点的长度比列,我现在一般用3.5比1的时间倍率拍发,大家听我的报觉得划长就是这个意思。当时,连队兴一专多能,我培养了一批会通联,会驾驶,会修理的骨干。要求一个人在五分钟之内,不许别人帮忙,架设起一套64米双极天线,发动好油机,做好一切通联准备。修理是指“换管”技师水平,不要求达到专业技师水准!驾驶是会驾驶212小150瓦电台车、解放大150瓦电台车、跃进400瓦单边带车等。另外,主要是训练军区前指通信枢纽各个无线要素快速建立,以替代现有的固定台站。哈哈,瞎吹,想到那喷到哪了!!
离线BA4II
发帖
27814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09-06-28
我的无线电制作情结:
孩提时,我有个表弟特能倒腾些制作,是他把我带到了这个无线电世界,他在树上拉了跟天线,弄个玻璃管(矿石)调整细丝,一会就能从耳机中听到广播,我学他也在屋顶拉了根线,也能了个矿石,当听到自己diy的小玩意发出声音时,真的好兴奋,不过很多广播信号都一起发声,里面中央广播电台、台湾广播混在一起。后来找了个纸管绕了个线圈(后来我在木板上钉了一圈钉子,专门来绕制花篮式线圈,送给朋友不少),并联了个360p的可变电容,各个广播终于可以分开了。一次偶然得到一只苏联生产的半导体二极管,彻底代替了性能不稳定的矿石检波器。后来我淘换到一直苏联生产的坡6哥低频三极管与一只舌簧喇叭,做了个低频功放,终于可以不带耳机听收音机了。最得意的是我买了只苏联生产的坡401高频小功率三极管,使用磁棒线圈,焊了一个再生来复式收音机,高频、低频两只管子,装在一个我精心制作的木盒子里,木盒刷上黄颜色,涂满桐油。重要的是它终于脱离了大的天线,我只让它拖来根30公分的电线当接收天线,拿到学校去,好好在同学面前显摆了一阵,同时也吸引了几个同学喜欢无线电了!68年参军前装好了我的第一台超外差6管收音机,当时记得向在军校学习的二姐要了10元钱,买了昂贵的8欧姆微型喇叭和输出输入变压器。10元钱对于当时的老百姓可是一个人整月的生活费呀,所以相当奢侈啦!后来在部队,利用便利条件制作了大量小电子制作,比如报务训练振荡器,29兆无线对讲机,无线话筒(去掉驻极体话筒串联的偏置电阻,居然变成了灵敏度极高的窃听器。在部队搞怪,专门和战友一起听同事谈对象的声音,想起来有点损),超再生电视信号接收机,714苏联荧光屏卫星电视接收机,汽车火花屏蔽装置,小型油机自动启动附加器,无线遥控车,固定电话远程控制器等。在部队大搞短波天线革新时,我还自制了很多形式的小型天线。我家刚卖起空调时,电压又不行,我自制了市电电压监控空调自动保护器,当时很管用。现在不用了,市电电压很稳!直到退休后仍然喜欢动烙铁,电子书店卖得书只要有觉得好玩的小制作,我肯定要实际diy一番。制作了不少航模用电子器材;成了火腿后,购买了很多diy套件,什么710、830、swl、短波功放,几乎一装即成,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diy套件的提供者!另外自制了很多小仪器、巴仑、驻波表、便携天线等,要感谢在罗cq上提供制作资料的朋友。看来让我轻易放下烙铁有点难了!电子制作使我的退休生活很惬意!!
离线BD2RWR
发帖
1972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9-06-28
'
其他地方转来的老鱼的贴:
报告李老大,解放军军队中的两瓦兵(都是这么称呼),在部队中执行战术通信任务,负责团以下分队之间的通信。他们以话为主,莫尔斯报为辅。训练非常艰苦,就是强行记忆;合格后的每个人都能熟练的看着汉字报文,读4字一组的阿拉伯数码,速度30汉字/分钟。而且还要定期转换密钥,他们可以在换新密钥后,很快恢复原来状态,保证无误通信。几千字都印在他们的大脑中!我83年深入越南境内抓俘虏就带去了一个两瓦兵,所有报文全靠他的记忆,我管他叫“活密码本”。有时我也用电台通莫尔斯报,也是交给他翻译成中文电文。真的,他们很牛!!
过去邮电局的老职工几乎每人都可以背记整本明码字典,这属于他们的工作内容!比两瓦兵的强行记忆还是容易多了!!
报告李老大!我解密一些快30年的基本情况!
79年越战后,越特工越来越厉害,活动范围已经到昆明,甚至北京!
据说军队从巴基斯坦引进两部德国的“炮位侦察雷达”,由于工作频率高,探测精度很高,对方发射炮弹雷达都可以跟踪。可以很快将对方炮群位置精确定位到地图上。当时中国军队在越战中炮群对轰,不占优势,越的130加农炮使用苏式火箭增程弹,中国没有火箭增程弹,造成越可以够到我炮群,我打不到越炮群的尴尬局面,才引进先进雷达,以确定其炮群位置。
这两部雷达,当时属于尖端技术!一部放在华北某军校,用于教学与研究,一部计划运到中越边界试验效果。结果雷达还没有到边界,就被越特工炸毁。破译电报得知越军以为炸毁的是新式通信车。邓大人得到报告大怒,指出坚决以牙还牙!军队立马抽调5个军的所有侦察分队+部分通信兵,组成5个侦察大队,部署到老山至者阴山之间,搞越境侦察、捕俘作战。我那时在某侦察大队一连下连当兵锻炼,参加出境捕俘作战。
邓大人的以牙还牙指示,锻炼了和平时期的部队,也震慑了越军,当时越军的越境骚扰行动有了很大节制。
现在中越又成为友好邻邦了!历史就是这样奇怪!!
'
老战友:炮位侦察雷达是从美国买的,我当时在院校教书,我们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出一个教员,雷达教研室出一个教员都是外语比较好的,其他人员我就不知道了,去美国学习使用,回来后培训在校雷达专业学员,后来去越南还没使用2个学员就牺牲了。当时越南特工也不知道是炮位侦测雷达,他们被俘后交代给一个中国特种车丢了2颗手雷。
离线BG2UKY
发帖
639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9-06-28
向老首长致敬,倾听老首长的故事。现在想想还是在部队的生活充实、快乐。
离线BA4II
发帖
27814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9-06-28
'
老战友:炮位侦察雷达是从美国买的,我当时在院校教书,我们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出一个教员,雷达教研室出一个教员都是外语比较好的,其他人员我就不知道了,去美国学习使用,回来后培训在校雷达专业学员,后来去越南还没使用2个学员就牺牲了。当时越南特工也不知道是炮位侦测雷达,他们被俘后交代给一个中国特种车丢了2颗手雷。后来我的朋友和其他战友一起仿制了一款雷达,比较成功,提升为正高(教授)。
'

谢谢老战友解密,因为这两部炮位侦察雷达名字好像叫--西柏林雷达,所以我误以为是德国产的。后来的老山--着阴山一带,中越战役的开打就是因为它呀!!
离线BG4WYJ
发帖
1085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9-06-28
我这辈子是当不了兵,虽然很向往,大学毕业后想去,父亲就是不准,他也当过兵。呵呵。
现在只能来听老鱼讲故事了。
离线BD2RWR
发帖
1972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9-06-28
'
谢谢老战友解密,因为这两部炮位侦察雷达名字好像叫--西柏林雷达,所以我误以为是德国产的。后来的老山--着阴山一带,中越战役的开打就是因为它呀!! [表情] [表情]
'

名字完全正确。我也是大致记得这件事了。学校牺牲2个学员记忆比较深刻,他们的计算机课是我们统一上的,具体是哪个学员对不上号。我记得当时卖给中国的是迫击炮炮位侦测雷达,大口径火炮的不卖给中国。
离线BA5RW
发帖
48263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9-06-28
牟老师和老余的故事相互映正,一段神秘往事的面纱就这样拉开了……入神ing~~~~~
离线BA4II
发帖
27814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9-06-28
光在这里瞎吹了!忘了我种植豌豆成熟时间,被朋友们摘走40%!好在我也老去偷别人种的菜。哈哈!
离线BH7NAO
发帖
18519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9-06-28
哦 这个帖要顶啊! 把这些划拉划拉 应该请老鱼再补充一下 就是很完善的东西啊
就叫“老鱼讲故事” “听老鱼讲那过去的故事” 俺是忠实fans 最爱听了
离线BA4II
发帖
27814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09-06-28
'
名字完全正确。我也是大致记得这件事了。学校牺牲2个学员记忆比较深刻。
'


谢谢老战友以正视听!
林立果为了给小舰队配发便携电台,要求天线小型化,当时找到通信部。届时全军无线通信部队、研究所掀起一阵“革新天线热潮”!
我是试验者之一,除了自制天线,主要是实验远距离通信性能,我在电台车上待了很长时间,主要是通过莫尔斯电码报送信号情况。部队信号报告不像国际通用的599制,只有1-5五个等级。我也是根据守听经验将信号强度拍发给实验方!对方也给我这边报送信号情况。
那是所属部队送来试验的小型天线五花八门,我都一一试验做了记录。
老战友是天线专家,有很多成果,获得不少奖项,看到您发言,我才来再说说试验天线的往事!!
离线ahhui
发帖
7449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09-06-28
好帖,搬个板凳听鱼老师讲故事。 :)
离线BA4II
发帖
27814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09-06-28
'
好帖,搬个板凳听鱼老师讲故事。 :)
'

哈哈!郑州的老朋友也来了!
说段郑州七十年代末民兵高炮的故事!
有一次我陪同武汉炮兵司令部的付副司令到郑州参观民兵实弹射击。
地点在黄河边,各个大厂的高炮阵地开设的有模有样,非常正规!
实弹射击开始了,只见航模拖了个靶带,从远处进入航线,民兵的双三七高炮齐射,只见靶带瞬间被击落!紧接着第二架航模飞机进入航线,随着一阵隆隆的炮声,拖靶又被干掉。这样精准的射击也就是在这些老炮油子手里是这样!(郑州民兵炮兵每年都有实弹射击训练,炮手的训练程度绝不亚于部队的炮手,n多年了,他们没有间断训练和实弹打靶)。打掉几个拖靶后,靶机分队报告没有拖靶了。见打得这么准,省军区的一个副司令(他是现场指挥,姓什么我忘了)来情绪了。用电话通知开航模靶机来叫打,随着高炮的轰鸣靶机空中开花,然后眼睁睁的落入黄河中!总指挥让开第二架过来,可怜的靶机同样没有逃过炸机的命运,当他让最后一架靶机过来的时候,我确实心疼,就悄悄的对军区炮兵付副司令说,打靶机太可惜了,一架靶机300多元(那是300元也是很大的数目了)。付副司令马上制止了炮打第三架靶机的行动,保住了最后一架靶机。不过我真的很佩服郑州民兵炮兵的准头!当然他们的任务就是保卫黄河铁路桥!平时他们都是在工厂里的工人!
离线BG9DW
发帖
4574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09-06-28
看着余先生的故事,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些难忘的年代。
年少时为国辛劳奔波,年老时业余生活丰富多样,其乐融融!
晚辈学习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