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2724阅读
  • 177回复

真不忍心看着人掉沟里,提醒一下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A6QH/QRP
发帖
11559
只看该作者 80楼 发表于: 2008-04-24
[quote=龙门电台]有人就有江湖啊。我是小年轻。路过。想买套件不会diy。从头学无线电吧。又没什么入门教程。自学算了。我也是用过400瓦74单边带的啊。现在用5瓦的了。郁闷。[/quote]
5w挺好的,为啥要郁闷呀
离线bg7lyr
发帖
290
只看该作者 81楼 发表于: 2008-04-24
有对比、有竞争才能有进步。希望是良性的竞争,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82楼 发表于: 2008-04-24
[quote=刘新阳]石老师能否把这个irf510推挽功放部分的完整电路给一个图?我在论坛上没有找到这个图。想参考一下,谢谢![/quote]

kn900的全套技术资料,均在这个帖子里,请自行下载。

http://www.hellocq.net/forum/showthread-t-129497&highlight=900.关于kn900的一些相关资料和信息发布..html

(这个论坛程序真的比较麻烦,帖子地址怪怪的,我记得以前不是这样的。)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83楼 发表于: 2008-04-24
这个帖子本来就是技术讨论帖子,一不留神成了吵架的口水帖子,真是对不住大家,呵呵。

还是恢复我开这个帖子的原意吧,大家有什么技术心得都可以发到这个帖子里来。

我不希望这个帖子再出现吵架的内容,我对diy感兴趣,其他的都不要在意了吧。
离线刘新阳
发帖
327
只看该作者 84楼 发表于: 2008-04-24
谢谢时老师!
尚有一点不明白,电路图中t2、t3分别标注的是16:1 和 1:9
可是帖子中给出的绕法说:
t2:nxo-100小双孔磁环,取高强度漆包线,初级绕3圈,次级绕4圈。
t3:nxo-100大双孔磁环,取高强度漆包线,初级绕2圈中心抽头,次级绕4圈。
这样得到的是16:1 和1:9 吗?
离线BA5AS
发帖
654
只看该作者 85楼 发表于: 2008-04-24
由于粗心,前两天没留意,今天下午有人告诉我才知道的,吐一吐未必是坏事.时老大也要有点姿态,必境你的用户多,粉丝多,还不准人家发表一点仅属于个人的观点,话只会越说越多,还没听说把对方说怕了的结局.
就算我多嘴.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86楼 发表于: 2008-04-24
[quote=刘新阳]谢谢时老师!
尚有一点不明白,电路图中t2、t3分别标注的是16:1 和 1:9
可是帖子中给出的绕法说:
t2:nxo-100小双孔磁环,取高强度漆包线,初级绕3圈,次级绕4圈。
t3:nxo-100大双孔磁环,取高强度漆包线,初级绕2圈中心抽头,次级绕4圈。
这样得到的是16:1 和1:9 吗?[/quote]

我们给出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是正确的,但是电路中的标注有点问题。

电路图是在kn900发售当中开始整理的,所以直接把kn710的功放文件拷贝下来使用(电路结构完全一样),这个标注就忘记改过来了。不过按照我们明确给出的变压器制作参数,都没有什么问题。大家都是按照我们给出的参数来绕制。

vmos管做功放和双极性三极管做功放在应用上不同。

双极性三极管只要输出功率大致相同,那么输入输出变压器的参数和绕法就基本一样。

vmos管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各个型号的管子它们的输入输出电容差别相对与双极性管之间的差异要大的多。所以,在换用不同型号的vmos管子后,输入输出的匹配条件可能就会有天壤之别。

可以多试验一下各种匹配条件,也可能会找到更好的阻抗比。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87楼 发表于: 2008-04-24
'
由于粗心,前两天没留意,今天下午有人告诉我才知道的,吐一吐未必是坏事.时老大也要有点姿态,必境你的用户多,粉丝多,还不准人家发表一点仅属于个人的观点,话只会越说越多,还没听说把对方说怕了的结局.
就算我多嘴.
'

说的对啊,所以这个帖子我们还是谈技术吧。

昏~~这个帖子本来就是谈diy技术的。
离线BG7KH
发帖
4815
只看该作者 88楼 发表于: 2008-04-25
'
我们给出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是正确的,但是电路中的标注有点问题。
电路图是在kn900发售当中开始整理的,所以直接把kn710的功放文件拷贝下来使用(电路结构完全一样),这个标注就忘记改过来了。不过按照我们明确给出的变压器制作参数,都没有什么问题。大家都是按照我们给出的参数来绕制。
vmos管做功放和双极性三极管做功放在应用上不同。
双极性三极管只要输出功率大致相同,那么输入输出变压器的参数和绕法就基本一样。
vmos管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各个型号的管子它们的输入输出电容差别相对与双极性管之间的差异要大的多。所以,在换用不同型号的vmos管子后,输入输出的匹配条件可能就会有天壤之别。
可以多试验一下各种匹配条件,也可能会找到更好的阻抗比。
'

谈技术也要小心啊.说错话,被人家抓住小辨子可不是好玩的.
离线BA8CW
发帖
2483
只看该作者 89楼 发表于: 2008-04-25
'
谈技术也要小心啊.说错话,被人家抓住小辨子可不是好玩的.
'

对的,对的,引用ba6bf的一句:“只说自己的产品好,但是绝不要说别人的产品差。”
说事就拿自己的说不要去说别人的产品如何如何,这样不好,不利于团结不利于diy环境!
离线HK大飛
发帖
336
只看该作者 90楼 发表于: 2008-04-25
"先声明,我没有一点恶意,纯粹是为了技術。"

對樓主說的:"由于这个电感的存在,使得功率管的动态工作电压得到提高"感興趣,所以做了點仿真。

暫時結果卻未能印証這理論,不知那裏出問題了?

加了電感,會引致很高的集極尖峰電壓的結論卻是可以看得到。

紅線是50歐負載電阻上的電壓。綠/藍色線是q2集極上的電壓。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91楼 发表于: 2008-04-25
[quote=hk大飛]"先声明,我没有一点恶意,纯粹是为了技術。"

對樓主說的:"由于这个电感的存在,使得功率管的动态工作电压得到提高"感興趣,所以做了點仿真。

暫時結果卻未能印証這理論,不知那裏出問題了?

加了電感,會引致很高的集極尖峰電壓的結論卻是可以看得到。

紅線是50歐負載電阻上的電壓。綠/藍色線是q2集極上的電壓。[/quote]

这种模拟器,我通常用它来模拟直流电路,模拟射频功放我是从来不用的(不会用,呵呵)。

还是实验实验吧,我做这种设计通常都是实验值。
离线HK大飛
发帖
336
只看该作者 92楼 发表于: 2008-04-25
'
这种模拟器,我通常用它来模拟直流电路,模拟射频功放我是从来不用的(不会用,呵呵)。
还是实验实验吧,我做这种设计通常都是实验值。
'

這是ansoxx模擬器,一般用來模擬微波段的電路,可能是現今最頂尖的模擬器之一。
离线vr2uet
发帖
83
只看该作者 93楼 发表于: 2008-04-25
[quote=hk大飛]"先声明,我没有一点恶意,纯粹是为了技術。"

對樓主說的:"由于这个电感的存在,使得功率管的动态工作电压得到提高"感興趣,所以做了點仿真。

暫時結果卻未能印証這理論,不知那裏出問題了?

加了電感,會引致很高的集極尖峰電壓的結論卻是可以看得到。

紅線是50歐負載電阻上的電壓。綠/藍色線是q2集極上的電壓。[/quote]

你好,

換個vmos管子可以嗎?
离线bigmon
发帖
1526
只看该作者 94楼 发表于: 2008-04-25
只说自己的产品好,但是绝不要说别人的产品差。

严重同意!!!!!!
离线haisens
发帖
247
只看该作者 95楼 发表于: 2008-04-25
请你用ads2005再模拟一次看看呢?
离线bg2ey
发帖
3235
只看该作者 96楼 发表于: 2008-04-25
'
谈技术也要小心啊.说错话,被人家抓住小辨子可不是好玩的.
'

不是说错,谈技术指标说真话都要付出代价的,我n年前就领教了
所以现在被迫学乖了,明知错了也不敢再说
不过常来这里的ham都是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相信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日久见人心,也见技术。
离线bg2ey
发帖
3235
只看该作者 97楼 发表于: 2008-04-25
跑题了,还是回到kp-15功放吧,我的还没做呢。
6bf:
在输出变压器的中心抽头和电源之间串联的电感,如果用不同的磁环,例如国产的nxo、mxo等,工作在3-30m线性,是不是在匝数上有一定要求,不是匝数不严吧?
离线HK大飛
发帖
336
只看该作者 98楼 发表于: 2008-04-26
'
你好,
換個vmos管子可以嗎?
'

vr2uet您好! have we met?
我沒仔細針對某一部機器研究過,我上面做的模擬只是針對原理上的分析。
根據模擬的結果顥示,只能說如果加了變壓器抽頭上的電感,應要注意有關器件的耐擊穿電壓。

具體的器件型號和特性要求,我想原設計師會比我清楚。
离线HK大飛
发帖
336
只看该作者 99楼 发表于: 2008-04-26
'
请你用ads2005再模拟一次看看呢?
'

ads在裝完iar之後crash了,一直再行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