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772阅读
  • 52回复

今天拜访远征军抗战老兵(报务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8ah
发帖
2463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1-10-07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离线BA1AK
发帖
1431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1-10-07
历史的见证人。
离线BD9GBE
发帖
528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1-10-07
'
好的,我一定代问一下。
'
我伯父李其善是永昌中学的教师,抗战期间,深感民族危亡,带三名学生,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在新一军军部服役。参加了孙长官办的学员培训班(据说同时还办有军官培训班,是为了消除异己而洗脑的,学员班才是培养后备干部的),抗战胜利后复员回家。国民党溃退时曾接到过召回通知,未去。因参加了叫"党网"的组织,解放后被打成"历史反革命",谴送农村改造。七八年平反返回公职,因为旧政府接收人员,在新中国成立前提采加工作,后享受老干部待遇。2002年去世,若健在,今年应是八十七岁了。世事弄人啊,我想冯先生应该有印象。
离线BD9GBE
发帖
528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1-10-07
我伯父给我讲过个故事,说他们非常仇恨日本人,经常打俘虏。有次他们的发电机坏了,找了个鬼子维修。小鬼子工作很细心,拆下的每个零件都进行标注。最后这个日本人总算把美国货修好了。他很佩服日本人这种敬业精神,日后打俘虏的次数也少了
离线BD9GBE
发帖
528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1-10-07
'
bd3cc与老先生交谈
'
"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一军",老先生是否还记得我军对新一军的评价?
离线BD9GBE
发帖
528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1-10-07
'
老先生还是老烟枪呢!!祝愿老人家一切安好!
'
他们在缅甸时香烟也是配发的。我伯父不抽烟,回国时烟都发霉了!
离线bg1iwk
发帖
3636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1-10-07
好照片。。。。。。。
离线BD2RWR
发帖
1972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1-10-08
祝前辈身体健康,前一段时间我给一个80多岁的共军阿姨做了一个音频振荡器,老人每天在用。
离线bh1cuo
发帖
3101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1-10-0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bg3dbu
发帖
9989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1-10-09
'
一说到报务,就感觉有说不完的话。有博友问,“现在还在用电键吗”?说真的,我也不知道!如今,技术发展太快了,让人有种接应不暇的感觉。
  在70年代,我们使用的电台全部是电子管的,半导体化还是一个追求的目标。我所在的通信连编制3个台,一个50瓦、两个15瓦。50瓦电台的发报机为601型,收信机为7512型,为何叫这个“7512”,因为它有7个电子管、5个波段、12个面板按钮。它主要配备团一级部队使用,属于固定式电台,因此还配有2台26型汽油发电机。15瓦电台又称“81型”,也是电子管,分主机、手摇马达、马达架三部分。按现在的话说属于“便携式”,供野战条件下使用。说是便携,仅一块收信机电池就占了四分之一的体积,重约10斤,全部加起来超过100斤,至少要3个人才能行动和工作。
  除了主机外,报务最重要的工具是耳机,有了它就可以接收信号。红军当年就是半部电台起家,只能听不能发,正是这样,在二次反围剿当中凭着收听到的国军明语通话,为战役胜利创造了条件。报务员的一个基本功是抄报,需要长期的刻苦训练。新报务员集训结束时的标准,是每分钟120码,连续400组,只允许错一个。随着技术等级的提高,速度越来越快,78年考特级报务员,标准是每分钟180码,连续400组。那时有中国特色的电码,1、2、4之间仅有一个点的区分,完全是凭对时间长短的感觉来区分,如果要数点子根本办不到。还有一个项目是抗干扰抄报:除应收信号外,还加一个射频信号、一个音频信号和一个电报信号,合格标准好像是200组,错不超过2个码子。一个老练的报务员,抄起报来不慌不忙,用行话讲叫“压码”,即听到第一个码子并不急于动笔,待听到或听完第二、第三个码子再动笔,这样的好处是有个判断时间,一般人压一个,好的报务员能压一到两个,再多的话意义不是太大,可供表演时开开心,我的指导员戴元丰也是电台台长出身,他短时间可压四个以上,常会抄报在开始时,一边戴耳机一边点枝烟,胜似闲庭信步。我上次发了张工作照,耳机捂得严严的,那只是为了照相好看才这样戴的。其实,老报务员戴耳机不会象影视作品中,将耳机扣在耳朵上,而是挂在脸颊上,就象好的枪手在射击时是两眼睁开不闭眼的。
  发报用的叫电键。一个好的报务员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培训。主流姿势是三个指头握着键钮,分立姿和跪姿,从一点一划开始,直到每分钟能发100码以上。行业标志就是大姆指、食指、中指有很厚的老茧。极少数人是四个指头立在键扭上,发起报来象跳舞,姿势好看,因此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是他。好的报务员至少每分钟要发120码以上,点划均匀、清晰。报务员最怕的叫“坏手”,突然间就不会发报了,手腕手指僵化,大多数人休息一阵子即可缓解,但也有极个别人从此就不行了。还有一种叫“固癖”,一碰到几个特定的码子,就发不好或发不出,一般都是在“4”上有固癖的多,一旦染上这种固癖,常常会陪伴报务工作的全过程。和抄报不同,发报的水平高低,除了刻苦训练和人的聪明有关系外,还有点运气和心理的作用,有的人非常精明,什么技术都好,就是发报不行,再苦练也练不出来,真让人无奈。
  后来在77年前后,部队陆续换装,淘汰了电子管的装备,改换成半导体,团以下的电台叫“小81”,在实际运用中,除了重量有所减轻外,其他感觉都不如“老81”,电子管的机器,发出信号铿锵有力,有金属的质感,给人以厚实平稳的感觉,而半导体机的信号就有种飘忽不定的感觉,音质偏软。因为是在炮团,还装备有通信车,北京吉甫上装上小81,台长的位子上还有一部139型收信机,行起军来按理说是很神气的,但实际上这个位子都会给某位团首长占了,一个团部也就两辆指挥车,团里有5、6个副职,只好到指挥连来“鹊占鸠巢”了。至于电键,直到我转业时,团一级还在使用,而师一级才刚刚装备单边带电台,开始使用键盘了,也只是类似英文打字机的键盘。现在电键是不是全部淘汰了?还得由仍在部队从军的战友回答了。
http://q.sohu.com/forum/7/topic/48362205
'
哪年兵?
离线BD2RWR
发帖
1972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1-10-09
手键还是报务员的必修课之一,单边带增加了跳频、自适应、声码话和数据通信的训练。电传取消了。
离线bh1cuo
发帖
3101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1-10-10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bg3dbu
发帖
9989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1-10-10
'
是转帖 帖子的最下面有链接
'
以为又冒出个老兵油子了,601电台俺在311站时就使它
离线bg3dbu
发帖
9989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1-10-11
'
我伯父李其善是永昌中学的教师,抗战期间,深感民族危亡,带三名学生,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在新一军军部服役。参加了孙长官办的学员培训班(据说同时还办有军官培训班,是为了消除异己而洗脑的,学员班才是培养后备干部的),抗战胜利后复员回家。国民党溃退时曾接到过召回通知,未去。因参加了叫"党网"的组织,解放后被打成"历史反革命",谴送农村改造。七八年平反返回公职,因为旧政府接收人员,在新中国成立前提采加工作,后享受老干部待遇。2002年去世,若健在,今年应是八十七岁了。世事弄人啊,我想冯先生应该有印象。
'
老先生好象去南方女儿家了,等回来再联系
离线BD4WM
发帖
1328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1-10-11
照片中对联“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笔法出自汉 石門頌  
离线BH4rrg
发帖
2820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1-10-11
刘老鹤发童颜啊!!
离线bg3dbu
发帖
9989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1-10-11
'
刘老鹤发童颜啊!!
'
离线bh4sdj
发帖
177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1-10-13
告诉你现在部队还用手键的,至少我这的部队在用,其他部队就不知道了
离线bg3dbu
发帖
9989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1-10-13
'
告诉你现在部队还用手键的,至少我这的部队在用,其他部队就不知道了
'
现役每年有一多半用手键。
离线苏轻狂
发帖
160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2-02-16
顶上来,有后续故事吗?老先生身上能挖掘出不少历史啊,真应该弄个访谈录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