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297阅读
  • 20回复

请教BALUN应该如何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powermax
 
发帖
463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5-04-12
是同一方向绕过去还是绕到一半换个方向绕?有人说后者是错误的,我还是看不明白
离线powermax
发帖
463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04-12
离线BD4XY
发帖
1281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04-12
'
是同一方向绕过去还是绕到一半换个方向绕?有人说后者是错误的,我还是看不明白
'用的是什么型号的磁环?
离线BA0BZ
发帖
2318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04-12
看看R7000的黑匣子的内部构造
'
是同一方向绕过去还是绕到一半换个方向绕?有人说后者是错误的,我还是看不明白
'

原文
http://www.hellocq.net/forum/showthread.php?t=20110&highlight=7000

r-8的用料要重,一共用了4枚ft-240-61(外径2.40',μ=125,al=170)磁环。
离线bg7jmz
发帖
988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04-13
请教楼主:
巴伦接天线端并的51k电阻是基于什么道理?
发帖
1169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04-13
没看出来方向换了...
离线powermax
发帖
463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5-04-13
'
请教楼主:
巴伦接天线端并的51k电阻是基于什么道理?
'
对不起,这种我也说不上来是什么原理
离线powermax
发帖
463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5-04-13
'
原文
http://www.hellocq.net/forum/showthread.php?t=20110&highlight=7000
r-8的用料要重,一共用了4枚ft-240-61(外径2.40',μ=125,al=170)磁环。
'

开头我也认为是对的,我是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的。
http://www.hellocq.net/forum/showthread.php?t=91086 这里面有不同意见。
离线BA0BZ
发帖
2318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5-04-13
'
开头我也认为是对的,我是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的。
但http://www.hellocq.net/forum/showthread.php?t=91086 这里面有不同意见。
'

您把r7000的扼流圈仔细观察一下,正对你的观察方向的磁环端面的孔作为基准,绕线方向进孔(基准面)算正绕,出孔(基准)为反饶,所以这个磁环的绕线匝数(对磁环产生有效磁通)为4+5=9匝,而绝对不是4-5=-1匝。

对于磁环电感、环牛一类的东西,用简单的变压器同、异名端判断就可以了,不必要“上纲上线”到用“安培定则”
离线BG1KGM
发帖
351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5-04-13
'
您把r7000的扼流圈仔细观察一下,正对你的观察方向的磁环端面的孔作为基准,绕线方向进孔(基准面)算正绕,出孔(基准)为反饶,所以这个磁环的绕线匝数(对磁环产生有效磁通)为4+5=9匝,而绝对不是4-5=-1匝。
对于磁环电感、环牛一类的东西,用简单的变压器同、异名端判断就可以了,不必要“上纲上线”到用“安培定则” [表情]
'

roger , hard to understand ,try my best
vy 73
离线bg8bz
发帖
301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5-04-13
为什么巴伦接天线端并的100k电阻是基于什么道理?
离线BA6JW
发帖
2775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5-04-14
'
为什么巴伦接天线端并的100k电阻是基于什么道理?
'
瞎猜,是不是泄掉天线上感应的静电
离线BG6INC
发帖
691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5-04-14
一根同轴电缆,怎么也看不出怎么进行了平衡到不平衡的转换???
离线BG6INC
发帖
691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5-04-14
扼流式平衡器,(1:1)阻抗变换。

主要原理:
同轴线内导体的外表面电流和外导体内表面的电流大小相等,流向相反是平衡的,外导体的外表层感应的电流由于高频趋肤效应的存在,对于内部平衡传输不构成任何影响(屏蔽) 。
当结构被破坏后,外导体内外表层的电流会相互混合,破坏原有的,存在于内导体的外表面和外导体内表面的平衡电流,因此要最大程度的扼制同轴线外表层表面电流的存在。

choke baluns (扼流平衡器)
主要功能是通过成对的绕制线圈,在导线的外导体的外层形成相当大的感抗,使电流不能在同轴线外表层表面传输,而这种感抗(由于屏蔽作用的存在)不影响内部平衡电流的传递。

绕法大同小异:多是偶数圈,线圈最好紧密排列,线圈半径根据同轴线的最小转角半径而定,长度和圈数看实际效果


这些资料不知道是不是介绍那种绕几圈后在反绕的巴仑???
离线BG1KGM
发帖
351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5-04-14
'
瞎猜,是不是泄掉天线上感应的静电 [表情]
'

醒目!
经你一提,越看越象,消除两个振子间的感应静电压,除此真不知100k 的小电阻能干吗。
中和电容,降低q值,都不太象。
离线BG1KGM
发帖
351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5-04-14
这些资料不知道是不是介绍那种绕几圈后在反绕的巴仑???[/quote]


上面的几个图,没有是反绕的,咋一看,像是两组绕线互逆,其实对于磁环的横截面来说,绕线保持着相同的转向(顺时针或逆时针), 注意这里是磁环的横截面而不是 磁环的大环。所以这几个图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至于为什么要如此设计,还没有找到说法。

1:1扼流平衡器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磁环,一个是空气。具体绕多少圈由于用料,使用频带的不同,都是按根据实际效果而定的。

(balun)平衡器的种类据说成型的有上百种,组合起来上万种,你说的可能存在,需要时间去搜索,有新发现我们来共勉。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5-04-14
绕几圈后穿到对面再继续绕的目的是减少入端和出端间的空间耦合。由于balun的共扼变换,入端和出端的模不同,最好隔远点,但实际上业余用可能也没什么区别。
离线BG1KGM
发帖
351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5-04-14
[quote=老干部]绕几圈后穿到对面再继续绕的目的是减少入端和出端间的空间耦合。由于balun的共扼变换,入端和出端的模不同,最好隔远点,但实际上业余用可能也没什么区别。[/quote]
抄收,下来学习体会。
离线powermax
发帖
4634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5-04-14
在第一个图中,如果balun的芯线接到馈线的屏蔽层,balun的屏蔽层接到馈线的芯线。会怎样?
离线BA0BZ
发帖
2318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5-04-15
[quote=老干部]绕几圈后穿到对面再继续绕的目的是减少入端和出端间的空间耦合。由于balun的共扼变换,入端和出端的模不同,最好隔远点,但实际上业余用可能也没什么区别。[/quote]

第一个图,如果饶的更密一些,更满一些,在高pwr和高swr的场合很容易出现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打火击穿现象!

输出端并联的电阻的作用很好理解,这种扼流型的balun和标准三线1:1强制平衡型balun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输入端和输出端都不是dc短路的,这就势必造成dp天线的一个臂是处于dc浮地状态(机器已经良好接地),在北方干燥多风地区可以积累很高的静电电压(n年前我用的239接一条20米倒l天线曾经发生过在大风扬尘天气打手摸不得,用试电笔搭上去氖管可以连续发光!),对于人身和机器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虽然一些机器配备了辉光放电(典型dc着火电压不超过300v)管做过电压保护,试想几秒种或者零点几秒种一次放电管着火的静电泻放下接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