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WIND
HELLOCQ
UID:2
bv6hj新研制的工字型80米天线,下振子离地面1米,效果非常好.
UID:18170
有具体的介绍吗?是不是变形的flag?
是force12的vertical dp,
UID:20721
UID:7709
UID:95
UID:66
UID:24
UID:2009
对,对,俺用的就是这个。
UID:22
我手头上有两个磁环,外径31.5mm,内径22mm,厚7mm,表面标着100的字样,很多年前在天路达购买的,不知是nxo-100还是mxo-100。
老兄再仔细量一下,是37*23*7mm吧,截面是7*7mm的正方形,al值为67nh/匝。是不是有黄色的圆圈里面有闪电标志?北京798厂出品的。
你用三线并绕吗?多少圈?我刚才用1mm的漆皮线三线并绕,绕了11圈,表现最好的是30米段。
al=0.067uh/匝是理论计算值,曾经用10个该型号磁环在1.8mhz 下用rf-1测量得到的平均值基本与理论值吻合。11匝少了,在160m工作电感量不够,传输特性不好,建议使用14~16匝(对应1.8mhz下低阻抗侧感抗约150~200 Ω),可以应用在160~30m。1.0的漆包线没有必要,其实用5类网线拆下的单芯塑料皮电线(awg 24#)就很好,3根合并(不要绞合)绕。
刚好手头上有1mm的线,凑合试,刚好能够绕16圈,80米表现最好,160-40米都不错,30米勉强可以。请问4线并绕的isolated grounds 9:1 和3线并绕的9:1有什麽分别?
4线并绕的9:1是初级和次级隔离的变压器(地可以公共);3线并绕的是自耦变压器,实际传输特性没有明显的区别。作为传输线变压器的设计,绕组线材特征阻抗最佳值为变压器一次阻抗和二次阻抗的几何平均值,对应这个变压器(50:450Ω)就应该用150Ω特征阻抗的传输线,3线绞合紧密了以后一般特征阻抗在60~90Ω之间,频率高端的特性就比较差了……
经过几天的思考,俺觉得俺的天线效果不好的一个很大可能是——“地”太差了,地网下的沙和沙漠上的差不多,一脚一个很深的脚印……海边的沙还是沙,不是海水……
图片:ANT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