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第一次实际看到k2是在今年清明的上海展会上,的确比较晚。性能无法衡量,但是把玩以后,觉得有一些特色,还是不错的,当然比想象中的要差。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永远是得不到的才是最美好的。
回顾一下ba6bf说的多年前的帖子,大家好像也没太大的偏颇,只是有一些以讹传讹之嫌而已。比如2rh说的柯林斯的滤波器,这是子虚乌有的,这个在多年前就说过了。不过6bf实际测试过以后也承认了,他原以为的一些问题,实际上也并不存在问题。
欣喜的看到,我们的购买力越来越强,眼界越来越宽,水平也越来越高。
'
是的,我在03年的帖子里的一些疑问,实际证明有些是不成为问题的。比如灵敏度的问题,从k2的电路分析,整机的增益不高,所以当时就有点怀疑它的灵敏度可能不会太高。但是拿到k2后,用标准信号源经过测试,灵敏度是足够用的。
经过这几天的试用,我感觉到k2的设计团队是真正的ham组成的,它的设计理论其实很草根。和咱们论坛里一些专家相比,k2的设计团队相当务实,并没有做非常严谨的理论计算。k2的一些软硬件设计概念和我做过的套件非常类似,比如中频带宽的调整和bfo的关系。但比我的设计更加深入,由此可见k2的设计者对业余diy非常的熟悉。
k2的软件设计的有点矛盾,操作界面很容易上手,但是调整界面就相当的不人性化。对于很多不熟悉单边带原理的人来说,进行k2的各种软件调试,是具有很大困难的。而且调整环境设置很混乱,操作过程繁琐生涩。
但不管怎么说,通过这几天对k2的把玩和研究,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也解决了很多以前隐约意识到,但一直没想通的问题。03年前后,跟你赌气说要做100套达到k2标准的套件,你还记得吧?现在看来,幸亏你没敢接茬,否则按照我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对电路的理解程度,我可能已经输了。
k2的神话很显然是我们出于一种微妙的心理而对美国人的迷信造成的,这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在此以前我对k2的误解也是有问题的。总之,大多数人高看了k2。而我,是小瞧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