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4788阅读
  • 133回复

BA1RB@2009CQWWCW_SOAB H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09-12-01
ba1rb@2009cqwwcw_soab hp总结(中) -- 操作篇

a,分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目前不占天时之利,但合适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以前用w6el prop比较多,这次还是它吧。考虑到通联的所有可能性,预测可以做得稍微激进一些,能发现更多的潜在机会。所以在外部参数上,采用了11月24日的太阳黑子信息,当时的ssn大概在13,sun flux在76左右。在内部参数上,将各波段天线增益,入射角,功率等因素一一输入,其中,功率全部设置成1000w,天线的增益也按照标准的3,4,5,7单元天线的增益进行设置,虽然40米天线出状况了,也按照3单元来设置了。在批量参数上每个洲都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国家,路经上将sp/lp都选择进行分析,批量跑出来以后,形成了一个40多页纸的预测数据表。我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一些与原来想法不太一样的地方,并在我的波段切换计划中记录好,事实证明,有些预测的结果确实引导我找到了窗口时间,并平衡控制了不在一个波段过瘾的那种over run的状况,15米的分析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证。除了下午15米开通非洲时间更精确以外,对于中美洲的数据令我有些意外。数据显示,在ssn为13的状况下,utc0000的15米,甚至10米可能开通中美洲,这对于20米在utc0000的噪声达到s9的情况下,这个结果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喜讯。但最终太阳还是不给面子,连续几天的ssn为0对这个结果有些偏差,从我的操作记录上看,当时的20米几乎无法操作,我将15米天线指向了中美洲的lp方向,最后的结果是,前4小时lp上的15米给我带来了不少南美的电台,中美洲最终没有够着。

下面是截取的当时的预测数据。

w6el prop

                  w6elprop long-path prediction for 2009-11-24

terminal a: 39.00 n 116.00 e ba1rb         sunrise/set: 2312/0854 utc bearing to b: 193.6 deg
terminal b: 4.50 n 73.50 w colombia       sunrise/set: 1048/2234 utc bearing to a: 169.4 deg
ssn: 13.9 flux: 76.0 k: 2       this is a polar path             path length: 24951 km

                      signal levels in db above 0.5
utc   muf   3.6 mhz   7.1 mhz 14.1 mhz 21.2 mhz 28.3 mhz
0000 25.1                 -6 a     -1 a     -1 d
0030 28.2                         -2 a     -2 c
0100 30.6                         -3 a     -2 b
0130 29.4                         -4 a     -3 b
0200 28.3                         -5 a     -3 c
0230 28.0                         -6 a     -4 c
0300 27.2                         -7 a     -4 c
0330 25.9                         -7 a     -5 d
0400 25.1                         -8 a     -5 d
0430 24.4                         -8 a     -5 d
0500 23.3                         -8 b     -5 d
0530 21.9                         -8 b     -5 d
0600 20.3                         -8 c
0630 18.4                         -8 d
0700 16.8                         -8 d
0730 15.4                         -7 d
0800 13.3                         -7 d

周五的晚上,有一个公司的电话会议,开得比较晚,其他的东西准备就比较仓促,在很短的时间内,打印了以北京为圆心的大圆图、字头方向表、announce的参赛电台列表,与bd1byv确认操作间里有cq分区图,晚上驾车来到了基地的操作间。

有一件事情忘了做,就是目标字头的通联时间。当时认为这些东西记在心里就好了,其实这是懒惰的表现,无论功力多高的高手,在48小时的过程中总有精力不集中的时候,当时烂熟于心的规则、计划几乎在一瞬间全部忘记。这种状况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check list,就像玩游戏过关似的,这些check list上的怪物一个不打掉,心里就很不舒服,曾经建议byv去买一个120厘米级别的白板,在白板上做类似的事情,但建议最后没有被采纳。

b,系数
单人比赛最大的挑战就是系数的寻找。你不能象团体竞赛似的,可以安排别的操作员来抓系数,所有的系数都需要亲力亲为。而且比赛起来,时间过得非常快,一不小心就错过了特定地区的窗口时间,一失足成千古恨。即使是窗口时间,也有容易和困难的不同,我们的边上有一堵日本墙,要非常注意时间差,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一般来讲,日本都会比我们更早迎来灰线时刻,在低纬度地区还好,在高纬度地区,由于地球自转轴和地球运行轨道的夹角不同,灰线的时间差也不同,灰线的走向也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同季节的同一灰线时间可能通联到的地区有所不同。扯远了...,回到主题,在加勒比地区,日本比我们的先天条件要好很多,在北京,传播路径几乎是正正地通过极点,而在日本,传播路径有所偏离,不要存在幻想,在日本前一小时能通联的加勒比地区的台等到灰线经过时我们也能通到。我曾经在日本收听过加勒比的信号,跟在北京听起来简直有天壤之别。对于非洲,我们比日本看起来要好得多,好几次我按照预定时间去找非洲的系数,我很快就被点到,而日本台还在苦苦挣扎。
在比赛前,自己做过一个策略,即关注短期qso rate,给抓系数时参考,如过去5分钟的qso rate,还好writelog有这个功能,按照ba7js先前计算的大概qso数目上一个系数大盖值多少个qso,把这个数量换算成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内还未叫通,就要决定放弃这个系数,因为有可能窗口时间不对。这个系数将通过另一个策略 -- 关键波段每小时快速check一下系数的可通联性来弥补。writelog提供了3个s&p的存储,对于觉得肯定能通联到的系数,暂存在s&p里,随时关注一下,通联成功后在存储里删除,这个方法也贡献了好几个系数。
从波段上看,其他的波段没有太大问题,是平衡的结果,40米波段原来我计划是要到110个dxcc左右的,但最终没有达到目标,可能天线反射器短路以后,天线的发射角也有改变,gd,gi,gm这些系数竟然都叫不通,在有一段时间里,只有40米还行,通联的qso在增加,但系数没有增长,而这时上述系数听起来很响亮,但无数遍都不能叫通,比较遗憾。

c,过程
星期六早上7点,从操作室旁边的窗上醒来,收拾了一下卫生,洗脸、刷牙,上厕所,开功放预热,还跑到房子外面运动了一下,星期六的早上,北京大雾,在电台室所在的位置,雾尤其大,除了40米的塔能隐约看见以外,其他的3个塔一点都看不见,心想等一会儿转方向时,真的是瞎转了。等回到屋内开始泡方便面时,抬头一看钟,已经7:45了,靠,赶紧半干半湿地吃完了面,坐到机器前,7:57分,赶趟。
20米的情况不容乐观,在干扰中呼叫了5分钟之久竟然听不到应答,频率上其他的台声音很强,但北美几乎听不到,只好开始扫地,通联那些到这里s9+以上的台,包括0014左右通联到的b7p。这时,想起来15米的long path,在15米上发现噪声系数还可以,呼叫了几次以后,北美和南美的台陆续进来,大洋洲的电台也偶有进帐,但qso rate很低,这样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byv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感叹,然后我们就一起吃饭去了。
下午回来后,我决定要扭转形势,如果没有基数,再多的系数也没有用,特别是有些人光看qso个数,虚荣心作怪,决定下午不管系数了,使劲run一把,没想到俄罗斯人很配合,12点多,俄罗斯台一个接一个进来,几乎都不间断,有些人认为中午1点钟是垃圾时间的论断不攻自破,run了2个多小时,心里不安起来,觉得这样做可能有点过火,于是开始搜索系数,并转换波段看看运气。下午15米对非洲的传播相当不错,到北京的信号都是real s9,两天下午的15米,5h,5r,9j,a2,c9,d2,zs等,基本上都是一遍叫通。到了5点多以后,北京已经很黑了,按照原来的打算,第一天的40米放在晚上8点以后再开战,5点半到8点的时间留给80和160米,因为这个时间是160米和80米对北美的窗口时间,如所预料的一样,除了无处不在的日本台以外,80米通到不少找上门来的北美电台,而160米,也收获了一个北美的系数。到了接近晚8点时数数看已经有700个台了,准备去40米run了,心里还是没底,这个凑合的dp能不能完成任务?开始半小时后,这个顾虑就打消了,虽然f/b不好,但看反映来说,效果还不错,就像钓鱼一样,大的没有,小的也将就。中间插了一小段时间的80米和160米,一直到晚上1点左右结束,结束的时候,看了一下qso数目,大概1000多一点,离预想的qso数目要少一些。第一天晚上1点到4点睡觉,4点起来后,感觉40米不错,懒得去看别的,一直在40米上呆到天亮。这可能是一个错误,如果能在这个时间段适当看一下160米和80米,第二天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了。第二天的早上快到9点,干扰消失,于是在20米上呆了2个多小时,然后转到15米,期间做了一次身体活动,在活动的时候,把机器放在10米,不断呼叫,天线在zl,vk,9m等方向转来转去,20分钟过去了,没有任何回应。
下午吃完饭,决定在20米和15米的时间上进行互换,以覆盖可能的不同系数。这是个冒险的举动,因为这个做法有可能会损失qso rate。第二天的晚上,吸取了第一天的教训,轮流在40/80/160上寻找突破的机会,为了美观及消除干扰,天线几乎全部采用馈管,布线全部埋于地下的管井。对于160米的两根beverage,200米长的馈线也是埋在地下的,彻底地消除由于馈线在空气中而拾取的噪音,没有了ba5tt的那个烦恼。k9ay听起来不象beverage那种悠扬的流水沙沙声,它听起来有点坚硬,甚至有些金属撞击的声音和揉碎纸的声音,害得我一直以为房间里还有别人在活动,几次回头确认没人在。最后的事实证明,除了操作累一点以外,80米的dxcc从10几迅速上升到了50,160米也有一些进账,而40米有好几个很有把握的台都叫不通,有些遗憾。
天亮了,byv过来,我过去开了门以后,继续奋战在20米,在dx summit上把加勒比地区的台过了一遍,基本上都听不到。到了2347,再次去check时,听到6y1v响亮的信号,报过去呼号后,立刻确认,我知道,这是比赛的最后一个系数了。

体力篇,后勤篇,总结待续......
离线BA5TT
发帖
2413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09-12-01
'
ba1rb@2009cqwwcw_soab hp总结(中) -- 操作篇
为了美观及消除干扰,天线几乎全部采用馈管,布线全部埋于地下的管井。对于160米的两根beverage,200米长的馈线也是埋在地下的,彻底地消除由于馈线在空气中而拾取的噪音,没有了ba5tt的那个烦恼。
'

我想知道以下b1z的埋地是怎么处理的?管井是什么样的?象市区地下电缆那样,可以把线抽出来维护?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09-12-01
'
我想知道以下b1z的埋地是怎么处理的?管井是什么样的?象市区地下电缆那样,可以把线抽出来维护?
'
你的理解很正确,byv可以做进一步的解释。管井中还预埋了一些钢丝绳,以方便以后增加线用。
离线BA5CW
发帖
5079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09-12-01
真的是看文章比比赛本身收获大,佩服至极,也是我读过的最好的比赛总结之一
离线BA5TT
发帖
2413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09-12-02
'
你的理解很正确,byv可以做进一步的解释。管井中还预埋了一些钢丝绳,以方便以后增加线用。
'

很大的手笔!我只想到用有线电视馈线做接收馈线。你们居然用馈管,还做管井。太牛了。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09-12-02
'
很大的手笔!我只想到用有线电视馈线做接收馈线。你们居然用馈管,还做管井。太牛了。
'
老大,你不去看市场行情,现在的馈管远比馈线便宜,可能是过剩理论的结果吧。我们买不起馈线,只好用馈管了...
可能我没有表述清楚,接收天线我们也没有用馈管,用的也是有线电视馈线。
离线BG5HIS
发帖
246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09-12-02
向范老大学习!继续等下文。
离线VR2KW
发帖
3110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09-12-02
范老大用那个版本的writelog ?
离线BA3EO
发帖
418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09-12-02
这么好文章一定得收藏,可以写进ham的教科书了.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该作者 69楼 发表于: 2009-12-02
'
范老大用那个版本的writelog ?
'
好像是10.71,里面有k3的选项。原来用的10.54c,只有k2的选项,但选择k2来控制我的k3也没问题。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该作者 70楼 发表于: 2009-12-02
'
这么好文章一定得收藏,可以写进ham的教科书了.
'
献丑了,俺是想到那里写到那里,没有太多的逻辑性。
有空一起沟通交流一下。
离线BA7NO
发帖
4322
只看该作者 71楼 发表于: 2009-12-02
等待体力篇......
离线BG1DRJ
发帖
3682
只看该作者 72楼 发表于: 2009-12-02
认真学习!
一定要顶!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该作者 73楼 发表于: 2009-12-02
ba1rb@2009cqwwcw_soab hp总结(下) -- 体力篇、后勤篇、总结

为避免过分炒作,版主和站长找我麻烦之嫌,这部分简单写两句吧,其实这两个部分都是很重要的。

体力篇:
毫不夸张地说,soab比赛体力的合理分配比系数的抓取可能更重要,很难想象一个神志不清的人能够在48小时之内取得很高的成绩。比赛之前,适逢iaru 1区发起的灾害通信演练,我作为中国区的协调员参加3区的信息发起和传递工作,时间是凌晨2点到6点,第二天感觉到体力比以前要差远了,而且近期的体检结果出来,属于典型的“三高”人群。于是感叹和理解ba5ag的“老男人”的故事了,只不过俺和5ag对“老男人”这个问题的倾向和体会不一样罢了。
又跑题了,我知道我自己是那种压力越大越兴奋的人,以前的比赛中,经常不是我操作也瞎操心睡不着,真正到我上台时状态一般都不好。灾害通信演练后,我仔细研究了人体生理结构和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同时请教了一些精通中医学的朋友,摸索出一些人体精力运行的规律和周期,并在自己身上反复体验,有了一定的心得。以前比赛前的周五晚上的休息一直不好,网上有人说兴奋难以入眠可以从1数到1000,就可以睡着,我自己试验了一下,不太管用,后来,请教了一个现在正在研究催眠术的朋友,他说数数太简单,在数数的同时你的大脑还可以想着比赛的事情,不管用。所以后来我将这个方法改了一下,在星期五晚上12点钟一定要上床睡觉,上床后,我尽量想象自己在一艘飘洋过海的船上,这艘船不是驶向bs7h,而是一个埋藏了巨额国家宝藏的地方,其间,有很多宝藏的线索,但是梳理到一定程度线索就断掉了,于是又从另外一条线索开始梳理,同时这艘船还在不断的摇晃之中前行,当线索断了8-9次后,我已经意识模糊,当我再清醒时,看了看钟,已经是周六早上7点了。感觉精神特别好。所以在星期六中午byv跟我说了那句著名的感叹后,我心里想,等着吧,咱们还有不少本钱。
为了确保后24小时的清醒,前24小时不能透支体力,所以我强制计划了第一天晚上3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如法炮制,这3个小时睡得非常好。以致于周日早上byv来看我时,觉得奋战一夜还是那么精神,有点不可思议。
由于第一天晚上80米的亏空,我决定周日晚上不能再奢侈地连睡3个小时了,为了不漏掉可能出现的系数,这3个小时要分成几个时段来消化,每隔一小时要起来检查一遍系数的可通性。受10米的影响,决定舍弃周日的午餐,睡一个小时,这样晚上2小时就够了,在这2个小时中间,起来一次,多抓到了3-4个系数。
另外,在比赛前的一周之内,要尽量平衡规律生活,使身体处于一个风调雨顺的状态,要抑制肾上激素的过度产生,据传,在bs7h远征开始前的一个月里,我们有的队员肾上激素分泌过多,每天都几乎无法入睡,人都消瘦一圈。还有一点就是比赛之前要节欲2-3天,不管你多么强壮,都要节省一点,有可能一点点的精力富余会造成本质的不同。可以学习7nq安抚老虎的其他若干种方法(参见nq的攻略)。

后勤篇:
后勤是一个容易忽略的点。人是铁,饭是钢,无论你体质多么好,48小时内不吃饭、喝水是不可能的,饮食卫生一定要注意,宁可味道不要太好,也不要因为饮食卫生问题造成非战斗减员,当然b7p人多,厨师比较专业,可以不用考虑这点。
俺从小在南方长大,生活在“怕不辣”的地方,我们当地连炒鸡蛋都要放大量的辣椒。到北京以后,觉得基本上什么东西都没什么辣味。有一次去一个比较有名的餐厅,点了一个标有“极辣”的菜,吃完了以后觉得基本没搁辣椒。去年和bd1byv,bg1qxu去日本大阪参加apdxc,在大阪街头的小酒馆里点了几个辣菜,更加无法忍受...,不好意思又扯远了。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辣椒影响睡眠、特别是晚上吃辣的东西,所以比赛前的几天都没有吃辣椒。
byv是开工厂的,什么地方都收拾得比较干净,操作间比我自己的电台室要干净、整齐多了,而且收拾是定期的,每隔一定时间都可以看到byv拿着笤帚在打扫卫生。ba6it和ba4rf等同志见识过,在操作间的旁边有一个睡觉的房间,房间里有一张单人床,里面还有一个套间,套间里有厕所和洗手盆,起居基本上不成问题,不用像在野外似的要到处找厕所。在电台室里还有一台饮水机,除了能泡方便面以外,早晚还可以弄点热水洗脸和刷牙。
北方的冬天特别冷,晚上一般会达到零下8度以下,因为操作时集中精力在电台上,周围的温度有可能被忽略,我曾经有通宵操作被冻伤的经历。而且一旦着凉,会有感冒和拉肚子的风险,大大缩短可用时间。这次为了不至于造成更大压降,保证功放正常工作,我没有开空调。bd1byv为我找到了2个电暖器,左右各一,在2个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曾经有一段时间没开,立刻感到肚子不舒服,还中途去了一趟厕所。
耳机也放在这里吧。这次使用的是heil的proset,效果不错,但很重,以至于到现在耳朵还有点疼,建议准备两副耳机,一副包裹式的,另一副轻量级的,轮流替换,会减轻耳朵很大负担。
最后说一点,就是椅子和桌子相对高度的设计。48小时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舒服的人体工学设计会提高精力的使用水平,减少无谓的消耗。我在凳子上垫了一个腰垫,感觉作用不小。

总结:
前面罗嗦了一大堆,感谢各位能把这些文字都看完。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个人组的比赛,经验非常不足,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写出来和大家共享,如有帮助则幸甚哉。最后的毛成绩只能说是一般。回想起来过程中种种可以改进的部分,我想,在一两年之内,by的soab组肯定会涌现出超过300万分的操作员,这个人会是谁呢?

====================全 文 完=======================
离线BD1CAL
发帖
118
只看该作者 74楼 发表于: 2009-12-02
范老师厉害!
拜读中!喜欢!
离线BA7NQ
发帖
10256
只看该作者 75楼 发表于: 2009-12-02
'
ba1rb@2009cqwwcw_soab hp总结(中) -- 操作篇
writelog提供了3个s&p的存储,对于觉得肯定能通联到的系数,暂存在s&p里,随时关注一下,通联成功后在存储里删除,这个方法也贡献了好几个系数。
'

writelog最大还可设置为5个s&p的存储,win-test则可以无限个,n1mm没有用过,不清楚。 :)
离线BA5CW
发帖
5079
只看该作者 76楼 发表于: 2009-12-02
建议改名为soab导论
离线BA5CW
发帖
5079
只看该作者 77楼 发表于: 2009-12-02
'
writelog最大还可设置为5个s&p的存储,win-test则可以无限个,n1mm没有用过,不清楚。 :)
'
writelog是四个吧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该作者 78楼 发表于: 2009-12-02
'
writelog最大还可设置为5个s&p的存储,win-test则可以无限个,n1mm没有用过,不清楚。 :)
'
多谢老大提醒,默认是3个,我以为就是3个了呢...
离线BA1RB
发帖
4208
只看该作者 79楼 发表于: 2009-12-02
'
建议改名为soab导论
'
导论不敢当,大家共同分享吧,说实话,俺也从4alc的网站上学了不少东西。
希望大家有东西就拿出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