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489阅读
  • 1回复

情报,神舟飞船测向找寻装置是青岛生产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ocool
 
发帖
2074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6-12-19
“神五”与青岛紧密相连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升段船箭分离后进入预定太空轨道这条指令是从青岛航天测控站的主控机房里发送上天的———入轨指令从这里发出

  经过一昼夜的跟踪测量控制,“神舟”五号飞船终于飞出了观测范围,青岛航测站对船体的跟踪测量控制任务全部圆满完成!测控大厅内的每名同志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大家从座位上站起来,相互祝贺着,看到彼此红红的双眼时,都会心地笑了。从15日凌晨4时进入任务状态以来,大家已经24小时没有合眼了。

  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15日上午9时11分,完成上升段的测控任务以后,青岛航测站测控大厅内紧张的气氛顿时缓解下来。稍作休整,青岛航测站继续执行飞船运行段的跟踪测量控制任务。

  技术室系统组组长郑大鹏介绍说,这次跟踪测量任务,青岛航测站担负着飞船上升段、运行段、留轨段的实时测控任务,接受记录飞船遥测、外测数据及其它下行数据,并且和东风中心、北京中心、西安中心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同时将遥控指令和注入数据发送给飞船。从准备到正式开始,该系统组的每一名同志不分昼夜,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其实自“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后的半年来,他们一直在为这次跟踪测量任务作充分的准备工作。

  第13圈我控制着跟踪天线

  15日23时,青岛航测站参试人员准备开始返回段的测控工作。

  当飞船运行到第12圈时,跟踪测量设备在16日凌晨1时22分捕捉到了飞船。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该站天线的仰角低于规定正常测量要求的5度。手动跟踪了2分钟以后,本圈的任务即告结束。

  第13圈对飞船是至关重要的一圈。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根据各测点发送过来的外测数据,精确计算出飞船轨道和返回制动的参数,生成注入数据,在本圈注入飞船。飞船上的计算机根据注入数据进行导航和制导计算。第13圈的数据能否及时准确地注入飞船,直接决定飞船在第14圈后半段能否正常返回地面。

  青岛测控站担负着这项重要任务,控制天线系统组单元跟踪的是年轻的陆军中尉周涤宇。他慢慢地操纵着手控遥杆,抑制不住内心的紧张。16日2时54分,误差显示单元出现稳定亮点,周涤宇在判断目标进入天线探测范围的同时大声上报:发现目标。他沉稳地按下自动跟踪按钮,天线控制单元进入稳定跟踪状态,仅用了10秒钟就完成了双向频率捕获和距离捕获。2时59分以后,青岛测控站遥控设备连续发出了20余条指令,数据注入成功。这些指令和数据,为轨道舱留轨利用和推返分离做好了准备。

  3时03分,飞船越过了青岛测控站的监测范围,该站本圈的任务圆满完成。

  军地合作再接再厉

  昨日中午,航测站餐厅内气氛异常热烈,墙壁上的大幅红纸上是“请战书”、“军令状”和中央军委发来的“贺电”,全体官兵在此举行了简单而热烈的庆功宴,庆祝该站圆满完成测量任务。站长陈进武和政委袁银富在宣读贺电后表示,对青岛市政府在这次测量任务中提供的有力保障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同时表示,全体官兵一定再接再厉,完成好今后的测量任务。

  飞船已经顺利返回了地面。但是现在,青岛航天测控站的官兵们仍然不能休息———此后的半年时间里,他们将继续保持对留轨舱的间歇跟踪测量控制……本报记者王萍本报实习生李梓平

  近60名海大毕业生参与“神舟”五号发射,他们表示:能参与“神舟”五

  号发射工作,非常自豪和激动———我见证了“神五”上天

  这两天,中国海洋大学校园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因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回收,还因为在这次让中华民族自豪的发射过程中,有海大的近60名毕业生参与其中。这些海大学子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辛勤的工作,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做出了贡献。

  记者了解到,1983年,中国海洋大学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输送了第一个毕业生。几年来,海大每年都为该基地输送人才,截至今年,海大共为基地输送毕业生近60人。

  李清彬:历史的见证者

  从1994年就到酒泉工作的李清彬已经算是一个老兵了,一年前,他从一线调到基地后勤部,在此次发射过程中他的任务是保障后勤。所有“神五”发射正式受邀的客人在航天城的饮食起居,返程机票和送站他都要管。

  作为较早一批来酒泉的海大毕业生,李清彬见证了酒泉的发展壮大:“我一来就在发射场工作,这个‘神舟’五号发射场,从它挖第一个坑开始,直到一栋栋建筑物拔地而起,我都参与了,可以算是历史的见证者之一。”当火箭顺利发射并回收后,李清彬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欣慰,“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别看我现在是二线,但我们这里有句话:‘二线为一线,全力搞实验’,所以我们所做的一切,也算是为‘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作出了贡献。”

  尹洁:疲劳之后才感到兴奋

  “神舟”五号是15日上午9时整正式点火升空的,这一发射时间的确定,说起来与海大毕业生尹洁不无关系。她和另外一位同事负责火箭转运与发射过程的气温监测。1998年从海大气象专业毕业到基地的尹洁在试验技术部气象室已工作了5年。从“神舟”一号发射开始,她就和同事们一起负责气象情况的分析研究。为了确保此次发射成功,尹洁和她的同事们普查和统计了最近三十多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气象资料,尤其是15日到17日期间的气象数据预报,这些资料都要在尹洁这里汇总,由她来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向领导提出建议。

  “在火箭升空的那一刻,我除了高兴之外,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块石头落地了。”尹洁坦言在“神舟”五号发射的前期准备中,她和同事们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临近发射的几天里都一直没有回家,“15号我回家后倒头就睡了,一直到晚上才醒。疲劳和紧张过去后,想到自己能为这次发射做一点事情,那种感受大概只能用兴奋来表达吧。”

  王欣:升空的那一刻价值得到体现

  王欣从1994年就来酒泉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发射,他都在现场。在这次发射中,他具体的工作也是最有危险性的———给火箭助推器添加燃料。为了保证添加质量,带有辐射性的400多吨燃料在添加时,要由王欣和他的同事们在现场监测。在谈到他当时为何选择来酒泉时,他说:“当时来酒泉工作是感觉非常神圣的,毕竟是把宇航员送上天。但这么多年来的工作告诉我,任何神圣的事业都离不开一点一滴平凡的工作。很多人当初怀疑我们来这里能否体现自己的价值,但我想当‘神舟’五号升空的那一刻,谁也不会再怀疑我们价值的体现。”

  还有负责通信保障的邵华、司令部作战试验处的张健、负责火箭发散前垂直检测的王洪志、发射基地指挥控制站的孙明星……

  据记者了解,多年来,海大一直鼓励毕业生到西部艰苦地区工作,对选择去西部工作的毕业生,学校采取了免除助学贷款并发放奖励金等措施。海大校长管华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大学子们为“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所作出的贡献,不仅是海大的骄傲,更是青岛的骄傲,虽然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很平凡,但正是有了他们的这些点滴平凡,才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才有了这次成功的发射。本报记者赵笛

  由青岛研制和生产的电子测向定位仪在“神舟”五号的发射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电波传播研究所:回收飞船立大功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11楼,见到副总工程师李清亮时,他正在紧张地与远在内蒙古的科研人员联系着。就在上午,飞船成功返回地面一个小时后,他便接到在主回收场执行任务的研究所专用通信部副主任苗建苏打回的电话:整个回收过程非常顺利。记者“趁机”对苗建苏进行了一次电话采访。

  记者:我是青岛日报记者,首先向你和电波所其他科研人员表示热烈祝贺。

  苗建苏:谢谢。我们正在从主回收场返回呼和浩特的路上,飞船发射成功了,大家都非常兴奋。

  记者:请谈谈今天早晨回收时的情况。

  苗建苏:我们在这里共布置了5台测向定位仪和5位技术人员。今天早晨6时18分,返回舱一进入大气层,我们的定位仪便发现了目标,准确地加以定位。随后,仪器发出的信号引导着地面搜索车队开始移动。6时23分,返回舱落地。紧接着,仪器便测出返回舱落地后的位置。约20分钟后,搜救队伍就找到了返回舱。然后,就是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了。

  记者:这么说,电子测向定位仪为以最快速度找到宇航员发挥了关键作用,是吗?

  苗建苏:是的,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五套仪器设备工作均正常,而且我们创造了一个新记录,从发现返回舱到救出宇航员只用了半个多小时,时间为历次最短。

  记者:在现场亲自参与飞船回收,一定很激动吧?

  苗建苏:高兴、激动,都有了。看到飞船从发射到回收过程顺利,而且第一次亲眼目睹整个回收过程,作为青岛的科研人员,我们太幸运了!

  与苗建苏通话后,李清亮副总工程师告诉记者,由该所自主研制和生产的电子测向定位仪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主要用于飞船地面回收系统,分布在主回收场、副回收场和应急回收场多个地点,其主要作用是对飞船的返回舱进行搜索定位,准确找出宇航员的落点,以便引导车队尽快开展搜救。仪器在地面回收场采用车载方式,在海上回收场采用船载方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地面车载设备,包括医监医保车上的设备都是由电波所研制的。

  结束采访时记者获得一个消息:中华全国总工会昨天隆重表彰在“神舟”五号飞船载人飞行试验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等9家单位榜上有名。李清亮高兴地说,科研人员们回来后,所里打算好好地庆祝一番。本报记者张子倩

  “青半所”与中国航天业的渊缘,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始,由“青半所”生产的二极管就伴着“东方红,太阳升”的乐曲神游太空;从“神舟”一号到昨天成功发射的“神舟”五号,都有“青半所”为其配套的产品———半导体研究所:一心创新为航天

  昨天上午,当记者匆匆赶到位于福州北路10号的青岛半导体所时,偌大的生产车间里正在举行一个简短而热烈的庆祝仪式。身着白色工作服的科研人员聚拢在高科技仪器旁,手指伸出一个大大的“ v”字,胸前簇拥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副所长王建纲告诉记者:“从早晨的电视新闻中得知‘神舟’五号圆满成功,作为参与飞船工作的科研单位,我们感到无尚光荣!”

  青岛半导体所向来少为人知,只因这是一家专用集成电路研究所,主要以军工产品研发生产为主。近年来,半导体研究所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单位逐渐发展成一家现代化、高水平科研院所,迅速跻身国内同行业前列,成为我国航天工业产品重点配套单位,而且在各地方所、厂中排名第一,每年都承担着大量国家航天重点项目专用混合集成电路科研任务。

  王建纲告诉记者,“青半所”与中国航天业的渊缘,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始,由“青半所”生产的二极管就伴着“东方红,太阳升”的乐曲神游太空;从“神舟”一号到二号、三号、四号,直至昨天成功发射的“神舟”五号,“青半所”为其配套的产品从小到大,数量从少到多,水平不断提高。

  说到兴奋处,王所长拿出一个小巧的飞船模型介绍起来。“在整个载人飞船和火箭上面,共有七八个部位采用了十几种产品。在飞船的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温度控制系统中,在驾驶舱内的控制系统中都有我们生产的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而这些全部是由青岛科研人员自主设计、研制和生产的。”

  王建纲介绍说,“青半所”近年来的发展得益于不断的科技创新,得益于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得出厂产品均具备了高可靠性和高质量。全所科研人员约200人,去年的总资产已近亿元规模;由他本人主持设计的国防重点工程配套项目达100项,其中几十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此,国家有关部委每年拨款1000万元扶持科研,这对于一家市属科研院所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离线hocool
发帖
20748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12-19
  采访期间,王建纲回忆起去年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参观“神舟”四号发射的情景,要知道,在全国为飞船配套的2000多个厂家中,仅有30多家单位获此殊荣。“这是“青半所”全体科研人员努力拼搏的结果,也是党和国家给我们最大的荣誉。”王建纲回忆说:“当时室外气温达到零下22度,我们在离发射现场一公里的地方,大家都非常激动。倒计时了,我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感受到‘怦怦’的心跳,心脏仿佛马上要蹦出来一样。在几百双眼睛的凝视中,火箭轰鸣着缓缓飞向太空,地面上一片欢呼,那种自豪感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今天,“神舟”五号的成功又让半导体所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王建纲一再告诉记者,“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不仅是半导体所的光荣,也是青岛科技工作的荣誉。他表示,今后要和科研人员一起矢志不渝地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不辜负国家、青岛市对“青半所”的期望,为我国载人飞船特别是建立空间实验室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贡献。本报记者张子倩

  他们研制的58台套精密测试仪器参与了飞船的测控保障工作———

  中电41所:为“神舟”五号保驾护航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回收,让坐落于青岛开发区香江路上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1研究所沸腾了。这些一向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这两天格外激动人心,因为他们研制的58台套精密测试仪器参与了飞船的测控保障工作。“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有他们的一份力量!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1研究所,主要从事微波、毫米波、光电、通信等门类电子测量仪器和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开发和生产。诸多产品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历次“神舟”号特别是“神舟”五号的发射准备工作中,41所先后两次为承担“神舟”飞船任务的各有关单位,提供了四种58台套微波测试仪器,它们分别是:微波频谱分析仪、微波噪声系数仪、微波信号源、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

  这些精密的测试仪器,被承担“神舟”飞船任务的各有关单位,用于工程研制及测试保证。例如噪声系数仪用于测量关键器件的噪音性能,网络分析仪用于分析信号的幅度大小和相位。在“神舟”五号的发射过程中,在首都北京航天指挥中心,在“远望一号”、“远望二号”、“远望三号”、“远望四号”测量船上,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各测控站,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到处都有41所测试仪器的身影。

  为了保证测试的精确度,保证“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万无一失,电子41所派出技术人员,于今年6月对所有提供在用的微波测试仪器进行了巡检服务,对测试仪器的状态进行了彻底的检查,保证了测试仪器的良好测试状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庆节前夕,在“神舟”五号发射前的倒计时状态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青岛测控站在联试过程中遇到了问题,41所及时提供了一台微波标量网络分析仪,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确保了青岛站对飞船的正常测控。

  此外,在前四次“神舟”系列无人飞船的发射过程中,41所研制的产品也参加了航天工程飞行试验,并圆满完成任务。

  据了解,41所的这些仪器,除了应用于航空航天外,还广泛应用于电子对抗、通信、导航、频率检测、器件测试、数字通信、电磁兼容等领域。其中手机测试仪、网络测试仪的通讯测试功能,就应用在我们的身边,为航天科技造福于人类做出了直接贡献。范明明

  魏世杰(曾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研制,多次获得国防科工委表彰奖励):这是载入史册的日子

  我国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消息传来时,曾经参加过“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科研工作者魏世杰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他立即拿起电话和老战友、老同事们进行交流,他对记者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了我们中国人的梦,弥补了老一代科研工作者的遗憾,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今年62岁的魏世杰是参加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研制的科研工作者,多次获得国防科工委的奖励。1989年从核工业部九院调到青岛市黄岛区科委工作。1996年退休后,利用自身优势开始了青少年科普教工作,多次荣获青岛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魏世杰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仍然通过各种渠道关注着航天事业,关注着载人航天。他说,当年我国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全国人民备受鼓舞,但是由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尚不具备,载人航天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成了我们科研人员的一大遗憾。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我们终于成功地实现了载人航天的飞行,这不仅是中国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我觉得,如果说“两弹一星”还只是我国科研技术生根发芽阶段,而成功地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就是科研实力开花结果的时刻。“与研究‘两弹一星’时相比,我国的技术实力已经是今非昔比,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一定会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我们期待祖国在航天领域取得更大的成果。”陶修杰姜祥杰

  在2003年春节央视“回家过年”节目中,我们认识了因参与“神舟”四号发射而推迟了婚期的青岛老乡杨仁宝。而今,作为一名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指挥员,杨仁宝荣幸地再次参与了“神舟”五号的发射工作———

  杨仁宝:我自豪,我是一名航天人

  作为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轨道数据计算岗位上的一名军人和科研人员,杨仁宝和其他为成功地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科研人员一样,亲身参与到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工作中,用自己的切身体会见证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当记者16日下午3时30分联系到杨仁宝的时候,他刚刚睡了两个小时,语气中有倦意却难掩兴奋。从15日清晨4时开始,一直到16日的中午,杨仁宝和他的同事们一直没有合眼,从飞船被运送到发射架、准备发射、点火升空、在轨运行、飞行变轨、天地对话到控制中心发送返回指令、飞船制动点火、返回大气层、成功着陆,每一条信息、每一个数据、每一条指令都确保了飞船飞行的万无一失,正是诸如此类无数细致入微的工作使此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得以完成。

  杨仁宝说,作为一名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指挥员,当飞船升空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们始终保持冷静,因为我们知道,只有飞船成功返回,宇航员安全着陆并回到我们中间,我们才能松一口气。

  杨仁宝介绍说,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集指挥通信、信息处理、监控显示、控制计算、飞行控制等功能于一体,担负着“神舟”五号飞船的遥测数据接收、处理和显示,遥控指令和数据注入实施,轨道计算和确定,飞船返回控制监视和搜救指挥等各项任务,是名副其实的总指挥部。

  杨仁宝说,飞船发射之后,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宽敞的指挥大厅里,120台微机的显示屏上跳动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四块大屏幕显示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运行曲线,三维动画把一组组数据描绘成形象逼真的图像投影于巨幅屏幕上。来自9个地面测控站和4条海上测量船的测控数据,正源源不断地汇聚到这里。上百名身着海蓝色防静电工作服的技术人员,目不转睛地监视着荧屏上一行行流动的数字,飞速地敲击着计算机键盘。偌大的指挥大厅内除了手指敲击微机键盘的轻响,便只有指挥调度员向测控站下达指挥口令的声音,现场气氛紧张而有序。

  杨仁宝谈到了英雄杨利伟。他说,15日傍晚,杨利伟的父亲杨德元、母亲魏桂兰、妻子张玉梅、儿子杨宁康来到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19时58分,妻子和儿子与太空中的杨利伟通话。杨仁宝当时就在现场,他从杨利伟父母的眼神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老人对儿子的一份牵挂,他说,那时他想到的就是:一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确保飞船飞行正常,让宇航员能定时定点安全地返回地面,回到同事中间,回到家人中间。

  杨仁宝虽然参加工作刚刚一年多,但却有幸参加了两次“神舟”飞船的发射工作,在参与“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工作时,杨仁宝推迟了婚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说:“从“神舟”四号飞船到“神舟”五号飞船,可以说完成了从试验到实战的飞跃,我为中国骄傲,同时更为自己是一名航天人而自豪!”

  “神舟”五号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宇航员杨利伟安全返回。此时,杨仁宝的工作也告一段落了。16日中午时分,结束了31个小时紧张工作的杨仁宝在北京航天中心宇航员公寓见到了回到北京的宇航员杨利伟。“我们把宇航员顺利送入太空,又看到他从太空安全地回到我们中间,我由衷地感到高兴。现在我就想好好休息,过几天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我还想参加‘神舟’六号的发射测控,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尽自己的力量。”电话的另一端传过来杨仁宝坚定的话语。本报记者陶修杰

  陈金龙(原海航副师职飞行员,全国“两弹一星”功勋人员):

  载人航天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一脉相承

  原海航副师职飞行员、全国“两弹一星”功勋人员、现在离休在家的陈金龙一直密切关注着我国这次载人航天发射。他得知飞船发射的消息后,把自己关在家里看电视,一直看到杨利伟顺利返回北京航天城。“看到咱们国家发射载人飞船圆满成功,我心里的自豪之情真是难以言表,咱们在航天领域又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夺取了攀登人类科技高峰的新胜利。虽然不能亲自参与,可我的心情跟以前参加任务时一样的激动和振奋。”谈到“神五”的成功发射,陈金龙心情非常激动,他认为,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航天技术是真正的高科技,关联着整个国家的基础工业和信息技术产业,此次发射成功一定会促进我国的科技水平实现新的飞跃。“千年梦想今朝圆,全国上下无不为之欢呼雀跃,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更加足了。载人航天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一脉相承,只有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不断创新,我们的科技水平才能日益进步,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强大,在世界上的声音才能更加响亮,前进的步伐才能更加坚实。”

  陈金龙是我国第一代舰载直升机飞行员。他曾经翱翔海空30多年,安全飞行2700多个小时,先后驾机完成我国首次潜艇水下发射火箭飞行实验测量弹着点、舰载机首次出岛链等多次重大任务。1999年,陈金龙在北京出席了全国“两弹一星”有功人员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