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059阅读
  • 13回复

哪位能给详细的说说四次变频和两次变频接收对整体接收指标的影响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D2QAB
 
发帖
51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3-12-02
哪位能给详细的说说四次变频和两次变频接收对整体接收指标的影响吗?
ic751和ic718比较就可以了。特指ssb模式
现在ft857 f897好像ssb模式都是两次变频的
ic751 ts440是ssb四次变频的
现在的机器是为了降低成本吗?还是现在的机器通过两次变频已经能达到早期机器四次变频的效果?
离线BA7EI
发帖
709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3-12-02
我手中的msr-8000,西门子e401、70-2还有某国产一级收信机均是二次变频,特别是msr-8000性能优异。
离线BD2QAB
发帖
51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3-12-02
我用过ic718接收也很好,但ic751是出于什么用了四次变频呢?或者说有四次变频的必要吗?
离线BD2QAB
发帖
516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3-12-02
离线BD3RJ
发帖
1884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3-12-02
最初由 bg2qab 发表
我用过ic718接收也很好,但ic751是出于什么用了四次变频呢?或者说有四次变频的必要吗?


我觉得不同年代的设计思想不同,我理解的751设计时帖片还没有发展起来,为了得到更好的灵敏度以及选择性所以采用了4次变频,718时帖片技术发展的很完善了,而且有专用的接收模块,所以2次变频也能满足需要。
离线bg4jj
发帖
509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3-12-02
那就是说 时代进步了 事情就简单了   对吗?
离线BD2QAB
发帖
51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3-12-04
多谢以上各位的回复,请大家多说说吧!
离线BD2QAB
发帖
51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3-12-04
up
离线bd6kp
发帖
29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3-12-05
过去的元件大,同一频率放大器倍数不能太高,否则容易自激,四次变频容易解决这个问题,板子做大一点就行了。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3-12-05
据我所知,ts440s也不是4次变频。

ic751a实际上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4次变频,它的2if是9mhz,3if是455khz,而4if又回到了9mhz。751的中频之所以这么安排,其实主要是为了实现一个可变中频特性的功能。具体的说吧,3if的455滤波器是真正提供带宽等指标的滤波器,而2if和4if只是一个配角。2if和4if配合的是同一个本机震荡器qsc(9.455mhz)而这个本振的频率可以在几khz之内的范围变化。再具体点吧:假使qsc的震荡频率是9.455mhz,它和2if的9mhz混频后得到455khz,通过455的滤波器后再和qsc的9.455mhz进行混频后得到了和2if频率一样的9mhz的4if。大家看清楚了无论2if和4if共用的这个qsc的频率如何变化,2if和4if的频率总是不差分毫。但是通过455khz滤波器的3if却随着qsc的频率跟着变化,这样就可以利用455khz的滤波器的频幅特性进行对接收带宽和接收音色进行无级调节。手里有751的朋友可以在机器面板上找到调节这个qsc频率的旋钮,找到了告诉我,呵呵。

这就是ic751使用4次变频的目的,也是很多人对751的中频为什么先降最后又升起来的疑问。

至于使用几次变频的电路,要看具体的电路设计和当时可能达到的电路设计水平以及原器件的性能来决定。

首先,我想大家要清楚为什么要使用多次变频,我猜可能会有一些ham或bcl对此不知其所以然。

一般来讲,为了提高接收机的镜相抑制比和其他中频方面的性能,也为了简化接收机的输入调协回路,大多数接收机的设计者都会使用高中频的设计。举个例子,ft80c这种简单的机器,它的第一中频为47mhz左右,这样大家可以算一下,当它接收15mhz的信号时,其本机震荡器的输出频率应该为62mhz左右,这时候它的镜相干扰点就在109mhz左右。而109mhz和15mhz毫无疑问使用简单的输入调协回路就可以轻松滤除掉镜相干扰。所以,朋友们可以看看ft80c的输入回路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当然,直接做47mhz左右的边带特性良好的滤波器是不可想象的(即使有也不可能很便宜的搞定),这时候把47mhz左右的中频再使它变低一些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又加入了第二变频电路。这就是2次变频了。

所以,通俗的讲,对于多次变频的接收系统来说,为了保证成本和设计难度,第一中频的频率越高,需要的变频次数就越多。当然也有例外,比如bwt133这种军用电台,它的第一中频为90多mhz,而它的第二中频仅仅为500khz,这样做的话,对第二中频电路的性能来说,就提出很高的要求,幸好它是军用电台可以不计成本的进行设计和生产。

对于一次变频和二次变频的讨论,以前在hellcoq和广播论坛上都有过很多次。对于这两种类型的接收系统来说,都是可以达到几乎相同的接收效果,比如灵敏度,比如选择性等等。但对设计宽频段接收机来说,多次变频无疑在设计难度和生产成本上要占很大便宜。一次变频接收机由于受其中频频率的限制,为了得到良好的选择性,只能在天线输入回路上大做文章,手里有国产军用接收机的朋友可以打开机器看一下它们复杂和精密的令人目眩的调谐机构就可以知道了。当然,这里不得不提到我国的早期二次变频的接收机比如239,339,77a等机器,它们虽然使用了二次变频技术,但它们的第一中频设计的太低,所以并不具备现代多次变频接收机的优势,所以在其电路性能分析上应该把它们放到广义的一次变频接收机的范围内进行研究。

多次变频当然也有其缺点,比如组合频率干扰问题,本振噪音问题,使用元件多以及由此带来的电路可靠性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多次变频接收机在高频率系统和宽频段接收等众多领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离线BD3RJ
发帖
18844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3-12-05
楼主说说你用那2个机器的心得
离线BD2QAB
发帖
516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3-12-05
感谢ba6bf的耐心讲解,谢谢!!!
离线BD2QAB
发帖
516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3-12-05
最初由 bg3rj 发表
楼主说说你用那2个机器的心得

我只用过ic718感觉接收效果很好,ic751我还没有用过,沈阳也没有ham有,所有没有比较才问这个问题的。因为对接收机的电路设计原理不是很明白,凭听觉判断又不是很可靠,只有问有经验的ham了。
  用过ts50s,ic718,trc70,当然现在都不在了,感觉各有优缺点,所以盲目了,又得不时的抵制日货,只有日本多买中国商品的时候(最好进口大量中国汽车,日本天皇在广告中向中国汽车耷爪,丰田被一汽收购......)考虑为了中日友好买个7*6了。
  微波炉买格兰仕
  冰箱、洗衣机买海尔的
  汽车买?夏历吧,算是日本人给中国打工产的
  电视买长虹等等多了
  牙膏买中华的
  牛奶买辉山的
  服装上五爱街......
  家里的sony电视坏高压包坏、fuji的数码相机被儿子摔、pansonic数码摄录机买来也没怎么用......到是那个222-1儿子挺喜欢天天拧着练手劲。
  说多了
  :d :d
离线BD2QAB
发帖
516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5-13
'
据我所知,ts440s也不是4次变频。
ic751a实际上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4次变频,它的2if是9mhz,3if是455khz,而4if又回到了9mhz。751的中频之所以这么安排,其实主要是为了实现一个可变中频特性的功能。具体的说吧,3if的455滤波器是真正提供带宽等指标的滤波器,而2if和4if只是一个配角。2if和4if配合的是同一个本机震荡器qsc(9.455mhz)而这个本振的频率可以在几khz之内的范围变化。再具体点吧:假使qsc的震荡频率是9.455mhz,它和2if的9mhz混频后得到455khz,通过455的滤波器后再和qsc的9.455mhz进行混频后得到了和2if频率一样的9mhz的4if。大家看清楚了无论2if和4if共用的这个qsc的频率如何变化,2if和4if的频率总是不差分毫。但是通过455khz滤波器的3if却随着qsc的频率跟着变化,这样就可以利用455khz的滤波器的频幅特性进行对接收带宽和接收音色进行无级调节。手里有751的朋友可以在机器面板上找到调节这个qsc频率的旋钮,找到了告诉我,呵呵。
这就是ic751使用4次变频的目的,也是很多人对751的中频为什么先降最后又升起来的疑问。
至于使用几次变频的电路,要看具体的电路设计和当时可能达到的电路设计水平以及原器件的性能来决定。
首先,我想大家要清楚为什么要使用多次变频,我猜可能会有一些ham或bcl对此不知其所以然。
一般来讲,为了提高接收机的镜相抑制比和其他中频方面的性能,也为了简化接收机的输入调协回路,大多数接收机的设计者都会使用高中频的设计。举个例子,ft80c这种简单的机器,它的第一中频为47mhz左右,这样大家可以算一下,当它接收15mhz的信号时,其本机震荡器的输出频率应该为62mhz左右,这时候它的镜相干扰点就在109mhz左右。而109mhz和15mhz毫无疑问使用简单的输入调协回路就可以轻松滤除掉镜相干扰。所以,朋友们可以看看ft80c的输入回路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当然,直接做47mhz左右的边带特性良好的滤波器是不可想象的(即使有也不可能很便宜的搞定),这时候把47mhz左右的中频再使它变低一些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又加入了第二变频电路。这就是2次变频了。
所以,通俗的讲,对于多次变频的接收系统来说,为了保证成本和设计难度,第一中频的频率越高,需要的变频次数就越多。当然也有例外,比如bwt133这种军用电台,它的第一中频为90多mhz,而它的第二中频仅仅为500khz,这样做的话,对第二中频电路的性能来说,就提出很高的要求,幸好它是军用电台可以不计成本的进行设计和生产。
对于一次变频和二次变频的讨论,以前在hellcoq和广播论坛上都有过很多次。对于这两种类型的接收系统来说,都是可以达到几乎相同的接收效果,比如灵敏度,比如选择性等等。但对设计宽频段接收机来说,多次变频无疑在设计难度和生产成本上要占很大便宜。一次变频接收机由于受其中频频率的限制,为了得到良好的选择性,只能在天线输入回路上大做文章,手里有国产军用接收机的朋友可以打开机器看一下它们复杂和精密的令人目眩的调谐机构就可以知道了。当然,这里不得不提到我国的早期二次变频的接收机比如239,339,77a等机器,它们虽然使用了二次变频技术,但它们的第一中频设计的太低,所以并不具备现代多次变频接收机的优势,所以在其电路性能分析上应该把它们放到广义的一次变频接收机的范围内进行研究。
多次变频当然也有其缺点,比如组合频率干扰问题,本振噪音问题,使用元件多以及由此带来的电路可靠性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多次变频接收机在高频率系统和宽频段接收等众多领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
多年不来了,回想一下以前的老帖才发现很多朋友仍在,6bf都出新机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