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268阅读
  • 4回复

中国通信简史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net2000
 
发帖
45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3-11-23
1931年起,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北、湖南等省先后开办省内长途电话业务。浙江省的长途电话沟通了全省各县。 我国第一条长途电话地下电缆建成。广东建设了广州、香港之间的长途电话地下电缆,有线三十余对,全线长160公里。这是我国第一条地下长途电话电缆

  1931年--1934年, 上海、南京、天津、青岛、广州、杭州、汉口等城市陆续开办市内自动电话局。

  1933年,中国电报通信首次使用打字电报机

  1934年1月起,交通部提出建设"九省联络长途电话"的计划,计划建设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等九省联络长途电话线路,干线总长3173公里,于1935年8月竣工。

  1936年,浙江省电话局首先在杭州、温州间装设德制的单路载波电话机。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载波电话。 -中国第一条国际无线电话电路开通。 1936年,中国上海与日本东京之间开通了无线电话电路。这是中国第一条国际无线电话电路。

  1937年,中国在长途干线上开始装用单路或三路载波机。

  1942年,中美试办无线电相片传真。

  1943年,中国利用载波电话电路试通双工音频电报。

  1946年,中国开始建设特高频(超短波)电路。

  1947年,上海国际电台开放电传机电路。

  1948年,上海、旧金山间开放单向无线电相片传真。

  1950年12月12日,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开通。经由苏联转接通往东欧各国的国际电话电路也陆续开通。

  1950年6月,开始建设的北京国际电台的中央收信台和中央发信台,于1951年相继竣工。这是新中国第一个重点通信建设工程。

  1952年9月10日,北京至上海的相片传真业务开放。 9月24日,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相片传真业务开放。我国首次开通明线十二路载波电话电路。

  1952年9月30日,第一套明线12路载波机(j2)装机,开通北京至石家庄的载波电路。

  1954年,研制成功60千瓦短波无线电发射机

  1956年,上海试制成功55型电传打字电报机 我国第一次开放会议电话业务

  1956年2月28日,北京长途电话局开放会议电话业务。首次会议电话会议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的十省市电话会议。

  1958年,上海试制成功第一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第一套国产明线12路载波电话机研制成功

  1959年,第一套60路长途电缆载波电话机研制成功 ,北京与莫斯科之间开通国际用户电报业务,1月20日正式开放 北京市内电话开始由五位号码向六位号码过渡

  1963年,120路高频对称电缆研制成功

  1964年,北京至石家庄7×4高频电缆60路载波试验段建成,开始试通电报、电话业务。 开始研制晶体管载波电话机

  1966年,我国第一套长途自动电话编码纵横制交换机研制成功,在北京安装使用

  1967年,电子式中文译码机样机试制成功,在上海安装试用

  1970年,960路微波通信系统Ⅰ型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972年,北京开始建设地球站一号站,1973年建成投产。

  1974年,北京卫星地球站二号站建成投产,通信容量为132条话路和一条双向彩色电视。通过印度洋上空的国际通信卫星与亚非各国和地区开通直达电路。 -研制成功石英光纤。

  1978年,120路脉码调制系统通过鉴定。 -研制成功多模光纤光缆。

  1980年,64路自动转报系统(dj5-131型)研制成功

  1982年,首次在市内电话局间使用短波长局间中继光纤通信系统。 -256线程控用户电报自动交换系统研制成功并投户使用。 -我国自行设计的8频道公用移动电话系统在上海投入运营。

  1983年9月16日,上海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 -4380路中同轴电缆载波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1984年4月8日,我国的dfh-2(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定点高度为35786公里,4月16日定点于东经125°e赤道上空。通过该星进行了电视传输、声音广播、电话传送等试验。我国开始在长途通信线路上使用单模光纤,进入了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

  1984年5月1日,广州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程控中文电报译码机通过鉴定并推广使用。首次具备国际直拨功能的编码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hj09型)研制成功。

  1985年,上海贝尔公司组装第一批s-1240程控交换机,广州与香港、深圳、珠海开通电子邮件。 深圳发行了我国第一套电话卡,共3枚,面值87元。 我国正式经国际卫星组织的c频段全球波束转发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北京至南极无线电话通话成功。这是我国电信史上最远距离的短波通信。

  1986年,7月1日,以北京为中心的国内卫星通信网建成投产。2日,我国第二颗实用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第一台局用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ds-2000)研制成功。

  1987年,第一个长距离架空光缆通信系统(34mb/s)在武汉至荆州、沙市间试通。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此为中国人使用因特网之始。

  1987年11月,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首批用户有700个。 -我国第一个160人工信息台在上海投入使用。

  1988年,第一个实用单模光纤通信系统(34kb/s)在扬州、高邮之间开通,全长为75公里。 北京高能物理所成为我国最早使用因特网的单位。它利用因特网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1988年3月27日,我国分别发射了实用通信卫星。

  1988年5月9日,北京、波恩国际卫星数字式电视会议系统试通。

  1989年,第一条1920路(140mb/s)单模长途干线在合肥、芜湖间建成开通

  1989年5月,我国的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通过鉴定,并于11月正式投产使用。1989年6月,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首先实现了移动电话自动漫游。

  1990年7月,上海引进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800mc集群调度移动通信系统。140mb/s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研制成功。

  1991年,一万门程控数字市内电话交换机通过鉴定。1920路(6ghz)大容量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和一点对多点微波通信设备通过鉴定。

  1991年3月,第一个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模型网在北京完成联网试验,并于通过了技术鉴定。622mb/s光纤通信数字复用设备(五次群复用设备)研制成功,3月通过了技术鉴定。

  1991年11月15日,上海首先在150mhz频段上开通汉字寻呼系统。

  1992年7月,我国第一个168自动声讯台在广东省南海开通。

  1993年9月19日,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通信网于在浙江省嘉兴市首先开通

  1994年10月,我国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容量为5万门。

  1998年5月15日,北京电信长城cdma网商用试验网--133网,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投入试验。

  1999年1月14日,我国第一条开通在国家一级干线上的,传输速率为8×2.5gb/s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通过了信息产业部鉴定,使原来光纤的通信容量扩大了8倍。

  2002年1月8日,中国联通"新时空"cdma网络正式开通。中国联通计划在未来3年内逐步建成一个覆盖全国、总容量达到5000万户的cdma网络,成为世界最大、最好的cdma网。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从5月17日起在全国正式投入gprs系统商用。这意味着,现阶段世界范围内最先进、应用最成熟的移动通信技术---gprs在中国实现大规模应用,中国真正迈入2.5g时代。
离线bg6mt
发帖
371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3-11-26
这些历史资料非常好!
离线bg4ijy
发帖
111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3-12-02
值得去了解的
离线BG4AIH
发帖
409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3-12-02
离线BA6AA
发帖
363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3-12-03
好!请问楼主哪里有全本的?请一次发过来,我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