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竿天线大概是成本最低的天线,更重要的是它节省空间,可以帮助居住城市高楼的爱好者一圆短波收发的梦想。网络上钓鱼竿天线的资料很多。我的鱼竿天线就是根据从网络上搜罗的资料经过多次调试试验制作成的。
简单的说,网络上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三:
1
www.google.com2
www.hellocq.net3 web.qrz.cn (较新的网站)
搜索用的关键词稍微有点讲究:用中文查,要考虑鱼竿的不同写法:鱼杆天线,鱼竿天线,渔竿天线,钓鱼竿天线等各种不同的组合,这样得到的结果较多,可以慢慢筛选。“鱼竿”好象应该是标准说法。用英文搜索,关键词可用 fishing pole antenna, fishing rod antenna, balcony antenna, condo (condominium) antenna等。
鱼竿天线主要是收发两用,但纯接收应该也有相通之处,现把其要点总结如下:
鱼竿天线基本是四分之一波长gp天线或变体。振子长度就是工作频率对应波长的四分之一,计算公式为:(300 / 频率(兆))x 0.25 x 0.95(其中0.95即所谓的缩短率,也有用0.96的)。
如果是要制作21兆的天线,用以上公式计算出的长度即可。可是要用在7兆,四分之一波长大概是十米,架在阳台上目标太大,也不会很牢固。因此便有了“加感”的作法,通俗讲就是把振子用的导线一部分绕成线圈绕在鱼竿骨架上,以此方式缩短天线长度(代价是天线的效率有所降低)。加感部位一般放在下部比较方便,但为求得较好的辐射效果应该往上靠。这里有一个“秘诀”:即天线振子所用导线总长(包括线圈部分拉直后)仍应该大致等于四分之一波长的长度。
在导线总长度确定的前提下,需要耐心试验,配合驻波比表找出加感部分的位置和圈数。驻波比当然是越低越好,但是如果有天线调谐器(天调)配合使用,并非必须要把天线本身的驻波比调到很低(实际上也很难作到)。
还要谈到地网,有时候阳台的铁栏杆本身就可作很好的地网,连在作为馈线的同轴电缆的外层金属网罩上。也可以用一至三根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或稍短于四分之一波长)的导线通过试验确定地网长度。
我的鱼竿天线主要参数如下:玻璃钢鱼竿长度约6.5米。振子部分约5米,在振子中部偏下加感(五六十圈)。顶部联一拉杆天线,主要用于减小目标和调节长度。导线用的是单股粗铜线,线长加拉杆天线共约9~10米(相当于7兆的四分之一波长)。 天线配合kenwood at-50天调使用。
另外,这里还有一篇介绍四分之一波长gp天线的文章,供各位参考:
http://www.cnham.com/article/20011102/20011100000077_1.xml再声明一下:以上短文系根据从网络搜罗的各种资料加上本人的试验情况整理而成,主要供有兴趣者参考,有班门弄斧之嫌,欢迎各位大虾善意批评指正。
(注:上文原发在广播论坛,特转来此处供同好批评和参考。)
原贴在这里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