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考A证申请呼号后的一段时间,UV 车台,手台,数量不断增加,但除了晚上的台网点名和外出户外的时候用一下后,对无线电并没有太多的感觉。直到去年8月份广州考B证,考前培训的时候听到谭老师讲到了摩尔电码通联的神奇,考完回来后查阅了下相关资料,发现摩尔斯电码还真的有点意思,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了这个业余爱好,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到现在差不多学习了10个月的时间。虽然谈不上入门了,但也能抄收一些CW通联,目前还在学习中,也想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下,各位前辈们可以直接无视下面个人的愚见。
1.学习电码第一步是抄收,现在比较方便了,一般使用手机软件。这个过程比较难坚持。我的学习方法是用软件来听抄,我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两个软件第一个是《Morse Player》,第二个是广州的一位老师推荐的《Morse Koch》这个软件,关于这两个软件网上说法不一,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 的,个人感觉不要太纠结使用哪个软件,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我学习的时候分了两步,第一步是学习26个字母,方法是把26个字母加到《Morse Player》软件里,不停的播放。上下班的公交车上听,走路也听。不要急,慢慢来。速度可以从10开始。也有前辈说先不要去背那个电码表,个人感觉是背与不背的都不是很大的问题。前期我是有去记电码表,背完后,Morse Player 每次播放一个就抄收一个,由慢到快。到后期的时候,每播放一个能抄收一个就基本上可以了。当速度练到15左右的时候,就可以使用《Morse Koch》这个软件来练习听抄了,这个软件使用的时候要用笔来抄,Morse Player这个软件是让我们熟悉下电码节奏的感觉。使用《Morse Koch》的时候可以从12开始。开始把间隔加大些,有利于留出抄写和反应的时间。慢慢的再减小,最后到正常的速度。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去7023抄收下其他老师的通联,慢慢的就发现自己能听懂一些了,这样对学习和建立学习的信心比较有帮助。
2.当练习到抄收一般的单个字母和数字都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使用PC端的模拟比赛软件《Morse Runner》,这个软件是模拟比赛场景,听抄的内容包括对方呼号,信号报告和比赛序号,这样一来字母,数字听抄能力都提升。建议刚开始的学的时候可以用练习模式,关于软件使用方法论坛里有好多可以学习参考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建议学习的时候,不要急,刚开始能完成一个QSO就好了。熟悉下过程,同样速度开始也不要太急于快了。坚持和给自己信心很重要。
3.关于发报,有好多前辈说,没有熟悉抄报前不要碰电键,这个有一定的道理。以前我不大明白,现在理解起来应该是,前期的时候没有建立字母的点划反射,这样就容易边发边想。时间长了就像我们说话卡壳一样,可能这也就是前辈说的容易坏手。我当时学的时候,开始学就把练习器,电键那套电码学习工具全买齐了,到后面发现并没有起到太多的做用。个人建议是可以买个电台,现在DIY的电台也多。大多内置有电键练习功能,可以省掉一个练习器。刚开始学的时候总是很想试下发报的感觉,怎么办呢?那就发吧,发了几次就会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发的不顺,发的断断续续的,找到哪方面的原因就克服哪方面的问题,慢慢就进步了。
4.关于电键,选择手键还是自动键呢?这也是个纠结的问题。网上也是说法不一,个人见议是,如果能学的话,最好还是学手键。学习CW的都有一个手键情结。感觉只有手键和CW才是一对完美组合。现在的电台一般都内置了自动键的功能。如果想短时间上台通联的话,学习自动键也是一种方法。总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通联,不要太在意使用的什么电键。因人而异,完全在于个人的兴趣爱好。
5.关于抄收和发报速度,这个问题好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新手害怕抄收到速度快的电码无法抄收,又怕发的慢对方不予理睬。其实这个完全不用担心。如果抄收不了的,直接无视。如果你在CQ的速度慢,对方自然也会放慢速度。比较熟悉电码的前辈一直的追求更高的速度,像我们刚学的速度慢点也没关系,只是业余爱好,能通联就好了。慢慢熟悉了速度自然就快了。
因为住的地方天线无法架设的问题,一直很少通联。只在放假的空当去公园,马路边。用过QRP小电台HB-1A也通联了一些电台。昨天偶然收到一台FT-817ND,QRP的小机器。经过昨晚的折腾,看说明书操作,摸索和请教前辈使用方法。下午就到户外架台小试了一下
架台地址:宝安图书馆边上的空地
设备:FT817
天线:5.6米拉杆+PAC12底坐
功率:2.5W (开始不会调功率,内置电池时默认为2.5W)
架好台后在频率14.010M上CQ,通联到了BH6KOK前辈,对方给了我559信号,我抄收对方599信号,因为天气下雨收摊了,817首通也算是成功。附上几张下午架台的图片。




说的不对请大家多多指点
GE DE BD7KGQ 73 !
[ 此帖被bd7kgq在2017-05-20 23:0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