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ui-view和agwtracker都是对图片文件 定义两个点来定位显示的。
所以是一个图片文件+一个同名的.inf文件。
业余条件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屏幕抓图来制作,但是这样的问题就是不能抓大面积的图,而且不能指定抓那一层,(google地图是分层的)。
下载了一个谷歌卫星下载器,抓图是最方便的,可以自定义下载区域,可以指定下载的地图图层,最后还可以拼接成一张完整的大图,和生成四个角的坐标文本文件,不过是度分的格式,只要换算成度分秒的格式,然后保留左上和右小的坐标就可以了。非常的方便。
拼接成大图后就是校正生成.inf文件,最简的办法就是将图片拖到ui-view里面,就会提示输入左上角和右小角的坐标。当然就可以可以选择两点定位。(按住ctrl键+鼠标左键)定义两个点。
这样一个图片文件+一个inf文件就组成了一个ui-view和agwtracker的地图文件(最重要的是可以給手机使用了)。
下面是inf文件的范例。大家只要修改里面的坐标(改成自己图片文件,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坐标)、并且把文件名改成自己的图片文件名就可以了。
该软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自动循环下载机制
●地图在线浏览
●框选新建任务
●生成映射区块
●多线程高速下载
●自动打包功能
●无图片区隔离
●浏览下载结果
●图片属性查看
●导出拼接图片
1.adsl拔号支持
经测试,下载谷歌卫星地图已不再封ip,普通有线宽带(非adsl或3g)用户可以放心下载了。
2.地图在线浏览
在确保ip没有被封的情况下,您可以在“在线地图浏览”视图中通过“平移”、“放大”和“缩小”工具在线快速浏览全球卫星图片。
3.框选新建任务
在“在线地图浏览”视图中,您可以通过“框选下载区域”工具在视图中框选需要下载的区域,并可以通过锚点调整范围,在选区中双击可新建下载任务。
新建下载任务时,可以如果勾选“卫星地图”,则会新建下载卫星地图的任务;如果勾选“标签”,则会新建下载标签图片的任务;如果两者都同时勾选,则会分别新建两个下载任务。
在该对话框中如果要以“度分秒”方式录入坐标范围,则点击对应的“度”按钮即可。
为便于数据浏览,可将低级别全部勾选。
4.生成映射区块
新建任务并选中之后,将会在“下载映射区块”视图中生成映射区块,一个区块对应一张256x256的小图片。如果您选择的最大级别是17,那么小于等于17级的图片都会生映射区块,这样便于用户通过缩放浏览的方式来检查下载情况。
5.多线程高速下载
在“下载任务列表”视图选择需要下载的任务,并在工具栏上点击“开始下载”开始下载图片,每个任务默认开启5个下载线程,并以从中心到四周的发散式排列下载。其中,“黄色”的点是当前下载的点;“绿色”的点是下载成功的点;“红色”的点是下载失败的点,对于失败的点可以暂时不处理,当完成一轮下载之后,再次点击“开始下载”可以再次下载这些失败的点。
新建的任务将会在“下载任务列表”中显示,可以通过工具栏上的“开始下载”、“暂停下载”等按钮对其它进行需要的操作。
6.自动打包功能
从服务器上下载的源数据是瓦片式的256x256的小图片,系统会将所有下载的各级图片自动打包到一组二进制文件中(*.dat和*.idx),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数据的管理传输。
7.无图片区隔离
当我们下载数据时,有些地图是没有高清晰图片的(如果城乡交界处等),为了不去下载这些没有图片的区域以提高下载效率,可用“隔离下载”功能隔离这些区块。
8.浏览下载结果
与“下载映射区块”视图相对应,“下载结果浏览”视图中可以浏览所下载的各级图片,当然,前提条件是每级图片都已经下载完整。
9.图片属性查看
无论是在“下载映射区块”视图或“下载结果浏览”视图中,您都可以通过“属性查看”工具查看图片的属性,如坐标范围、图片代码等。
10.导出拼接图片
确认下载结果完整后,在“下载结果浏览”视图中,可以通过“导出|拼接图片”功能,将所数据包中的图片导出为大图片、行列式瓦片图片或金字塔式瓦片图片等。
转自:
http://bbs.godeyes.cn/showtopic-19315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