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老弟的博文写的很好,其见解引起了爱好者们的共鸣,同时也令我不由自主地
想说几句。
快键(臭虫)作为手键的一种升级,的确在发报中提高了通报效率、降低了报手
劳力,成为报务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从传统报务专业讲,并不是要求职业报手都
必须掌握使用快键的。据笔者所知,过去部队训练报务员绝大多数没有快键发报项目,
主要是以手键发报为主,也许这是根据当时军事通信特点和装备所决定的。(因为我
没当过兵,所以对此不敢妄加评论)。而在我相识的一部分老运动员和职业报手中,
掌握快键发报、且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有很多,因为第一、二届全运会的快速收发报
竞赛中有快键发报项目。虽然这些人已老矣并扔下专业多年,但对当今爱好者们来说,
仍可称得上是师爷、师奶了!
作为前辈们的徒弟,我曾有幸跟着他们学习并掌握了快键发报技术,记得当时按
规定课时结束考核成绩是:平均速度170码/分、错号2个,列为全队第二名(考核快键
发报标准是:5分钟连续拍发五字码发文、记平均速度、5个错号以内为合格)。在这
以后,由于其他原因不得不终止了训练,遗憾的是所学技术也没派上用场。自重返业
余无线电队伍后,又使我重新拾了起来,出国前断断续续恢复性地练了练,也没达到
历史训练的最好水平。
在cw通联中,我之所以一直没使用快键通话,是因为我喜欢用快键发报文玩,自
发自听,当发的顺手时,振荡器里传出那连续不断、行云流水般的摩尔斯“嘀-嗒”声,
犹如自己在演奏一部钢琴曲,我时常忘掉一切自我陶醉在"乐曲“之中......当然,在频
率上用均速在140码/分以上的速度会话,一是怕很多朋友听不懂,二是怕被误认为有
意“显摆”儿,故转而训练当作健脑保健操用之,因为我非常清楚练习用快键发高速报,
是防止老年痴呆症最有效方法之一,所以回国后我仍要坚持训练下去。
谈到快键的发报训练,我本人是按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完成学习、训练的,顺序是
手抄报-手键发报-机抄报-快键发报。现在有很多业余爱好者并不是按着传统的教
学方式学习收发报的,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练习,对此,
我无可非议。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各村儿地道都有自己的高招”。但对于爱
好者来说,千万不可认为快键就一定比手键容易掌握!从我本人理解,快键在低速拍
发时还算容易控制,而在高速拍发报文时就不容易了,首先是需要高度的精力集中,
其次是大脑在视觉配合下的压码,而后是小脑对键柄的控制能力和手指间的摆动,这
其中都有着很高的技巧要求,训练中稍不注意或大脑“走识”儿,就会导致你发报中错
号连篇,远远超出规定的要求,让人听起来感到磕磕绊绊的,连自己听着都别扭。所
以没有相当时间的训练是很难达到上述考核要求的!
从业余ham学习快键目的上讲,我个人体会是分二方面,一方面是追求省力、简
洁,另一方面是想达到快速、流畅。如今,业余cw通联很少抄收电报报文了,大家可
以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偏重练习通联简语、英语方面的会话,以备今后频率上遇到cw
高手时,能够迅速、流利地完成一个qso。
其实,我有很多时候都在想,在7023kc乐园里应常有几位老报手通联时保持高速
发报不变,新手上来旁听时云山雾绕,吓得不敢同高手会话,无形中逼着他们在下面好
好用功练习,当自己练到认为能听懂对方简语会话并操持快键熟练地回答时,那么,他
们的cw技术水平就有了很大提高。但这么做一是容易打击新手们的热情;二是怕被误
认为老手们高傲。因此,我一直没敢采取上述方式通联。今后不妨可以试一试,当然也
需要新手们正确理解,其目的是督促cw爱好者们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尽早地加入老
报手们的行列。
本想只说几句,却罗罗嗦嗦地讲了一大堆儿,也不知大家是否喜欢听?就当是茶
余饭后的消遣吧,有不对地方或不同意见欢迎拍砖!
7x0gt
20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