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79阅读
  • 9回复

读人民邮电出版社的中文ARRL《天线手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D7IHN
 
发帖
1313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9-09-01
今天收到《天线手册》,甚欢。翻看,未懂之处颇多,好事,相信多看能长见识。其中也有觉得肯定有误的内容,经8sf建议,把错误指出来也许对再版修订有帮助,所以有此一贴。当然,主要还是想和有兴趣的朋友探讨问题。批判不是目的,继承才是目的。反正弄这个是业余爱好,慢慢磨。
离线BD7IHN
发帖
13138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9-01
第120页关于3.5mhz和7mhz的skywire环天线的尺寸,竟然是一样的。书上说3.5mhz的skywire环天线环总周长是273英尺,但根据同一页里提供的公式l=1005/f(其中l是以英尺为单位的天线周长,f是以mhz为单位的频率)倒算出来,273英尺的天线频率是4.73mhz,不仅离得较远,而且完全不在业余段内。按公式算出来天线周长该是287英尺,相差有4米之多。前后文没对天线周长和环总周长这两个概念予以定义,不知道是否说的同一概念。
离线BD7IHN
发帖
13138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9-01
第121页左栏第6行提到的“可滑动的绝缘子”,实际上就是图5-26(b)说的“不固定绝缘子”。这里说的“可滑动”或者“不固定”都不是说的绝缘子,而是说的天线振子。晕了吧? 我是明白他的意思了。

图5-27各图中标注的天线高度都没有翻译,不熟悉英文的人未必能理解“at 30'”表示“高度30英尺”。
离线BD7IHN
发帖
13138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9-01
看图显示,虽然正方形的skywire环天线各边等长,形状上是对称的,但在各个波段上,各方向上的信号辐射强度并不对称,例如0度和180度方向上辐射强度并不相等,似乎象八木天线那样还有前后的分别。我猜是由馈电点在哪条边上来决定的。如果馈电点设在靠近正方形角的位置,效果不知怎样。

这个skywire天线其实离我们不远,本坛曾经有较多的讨论的,具体见http://www.hellocq.net/forum/showthread-t-149412&highlight=7jsq+%cc%ec%cf%df.俺的短波天线:水平loop.html
离线BG8SF
发帖
468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9-01
楼主看得很仔细,发现很多错漏啦!
离线bh1iig
发帖
42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9-01
看来要等第二版出了才能买,前辈辛苦了
离线他山
发帖
8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9-02
'
看来要等第二版出了才能买,前辈辛苦了
'

第二版能不能出,或者什么时候出,还得看出版社的考虑。但不管如何,大家来一起学习和捉虫,哪怕最后做成一本勘误表也好啊。

73s
离线他山
发帖
81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9-02
'
第120页关于3.5mhz和7mhz的skywire环天线的尺寸,竟然是一样的。书上说3.5mhz的skywire环天线环总周长是273英尺,但根据同一页里提供的公式l=1005/f(其中l是以英尺为单位的天线周长,f是以mhz为单位的频率)倒算出来,273英尺的天线频率是4.73mhz,不仅离得较远,而且完全不在业余段内。按公式算出来天线周长该是287英尺,相差有4米之多。前后文没对天线周长和环总周长这两个概念予以定义,不知道是否说的同一概念。
'

人在海外,他山现在自己还没有出版的手册呢。

第一个问题关于3.5mhz和7mhz的skywire环天线的尺寸,竟然是一样的,他山翻了一下原文,确实发现是编辑时,采用copy方式疏忽大意导致7mhz的数据没有修改所致。他山在此深表歉意。

关于第二个问题,这里与赵兄探讨一下,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他山个人的理解,环天线的谐振频率算法与直线振子的算法是不同的,他山曾经在多年前设计制作框yagi天线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差异。书中给出的公式是非常近似的经验公式,他山认为对于hf-uhf都是近似准确的。书上说3.5mhz,他山的理解是指80米这个波段,并非指3.5mhz作为中心频率,而这个波段的中心频率,应该是美国频段的3.5-3.9mhz的几何平均值,也就是3.6946mhz,您将它代入公式,正好得出l=272.02英尺(原书是272)。而您说的273英尺的天线频率是4.73mhz,他山不知您是怎么得来的,如果即使您将它当作直线振子(事实上不应该)来换算频率与波长关系,273英尺的直线天线计算出来的波长也应该是3.6267mhz,同时您此时也可以看出与环天线的计算是有差别的吧

73 de bg7igg
离线他山
发帖
81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9-02
'
第121页左栏第6行提到的“可滑动的绝缘子”,实际上就是图5-26(b)说的“不固定绝缘子”。这里说的“可滑动”或者“不固定”都不是说的绝缘子,而是说的天线振子。晕了吧? [表情] 我是明白他的意思了。
图5-27各图中标注的天线高度都没有翻译,不熟悉英文的人未必能理解“at 30'”表示“高度30英尺”。
'

关于这个问题,他山由于自己还没有这本手册,刚才终于收到朋友帮我发来的原稿邮件,他山仔细看了一下,是这样理解的,一起探讨一下:
虽然图5-26表达的意思是一种绝缘子能与穿过的导线(天线)相互滑动,另一种是绝缘子能与穿过的导线(天线)基本固定的,其实赵兄要理解为天线相对绝缘子的滑动或固定,也是可以的,只是原英文的写法为fixed point insulator 与“floating insulator ,因此他山当时考虑到尊重原文词义,且译为 固定的绝缘子 与 不固定绝缘子(可滑动的绝缘子),如果将这两名词主语改成是天线振子,是否妥当呢?

欢迎更好的建议和译法。

73s
离线BD7IHN
发帖
13138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9-02
谢谢7igg的回帖。

我是因为看到同页的图5-25上标了3.5mhz环天线l=287',不是273',所以才想到自己用公式去算一下。不过,我的计算器现在也得不出4.73mhz的结果了,估计前面是犯了什么低级错误。现在算出来,273'对应的频率是3.68mhz。不好意思啊,误导观众了

确实,我理解这个floating insulator 处的天线振子相对绝缘子是可滑动和不固定的。我前面帖子说的“我是明白他的意思了”指的就是我真的明白了天线这个部分的结构。

原文如果是fixed point insulator,我觉得翻译成固定角绝缘子可能更好,另外两个绝缘子就可以相应地翻译成滑动角绝缘子,用绝缘子的位置作为绝缘子的定语。根据前文,读者头脑中应该有了天线是一个正方形的印象,正方形有四个角,如果文中能根据天线振子和绝缘子之间是否固定或者设计成可滑动,而定义成固定角和滑动角。那读者更容易对上号。

我原帖里面想表达的另一个意思是,对同一件物体在前后文中应该用同样的名称,即使读者对名称一时理解不了,多出现几次,在不同的环境下去理解,可能就能理解了。但如果用了不同的名称,读者不一定就能知道它是指同一件物体,这样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读懂。例如第123页图5-31中,图上标注使用了“50'扁平偶极天线”,图的注解中使用了“50英尺高的平顶偶极天线”。因为有注解关系在里面,所以我还能知道这两个名称说的是同一件物体。而如果没有这层对应关系的话,读者未必能理解这是同一种天线,因为扁平和平顶还是有区别的吧。实际上,我猜这里指的是一般常说的水平偶极天线。如果是的话,何不干脆就说是水平偶极天线呢?

对于不熟悉英文的读者来说,中文本的出版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看书的编前语,7igg承担的翻译工作最多,辛苦了。祝工作顺利!

73 de bd7i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