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61阅读
  • 8回复

精密电阻分类特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7600
 
发帖
1633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8-04-28
http://bbs.leowood.net/web/leowood/forum/forum_read.asp?id=4042845&page=1&property=0&classid=0



什么是精密电阻?
其实,对于不是搞计量的不需要分的那么清楚,可以大体上认为高精密、高准确、低误差等是一个意思。但是,对于“精度”一词,可以分解成分解成三个要素:
1、温度系数。温度变化是电阻的大敌,温度系数一般用ppm/℃表示,即温度变化1度对应电阻变化百万分之几。100ppm/℃就是0.01%/℃。
2、老化。也就是长期稳定性,一般用ppm/年来表示,也有用%/年来表示的。出厂再怎么准确的电阻,如果老化大,那么很快就变了,也就失去高准确的意义了。
3、初始调整误差,这个其实不太重要,知道偏差是多少,只要不变就没关系,测量时可以修正。因此,在本文里没做进一不讨论。

对于精度不太高的电阻,我们可以不分,笼统的说某电阻精度是多少。比如0.1%精度的电阻,就是一个综合误差,实际上是说,在常温下(比如10℃-35℃)、1年之内,包括所有的误差,应该仍然能保证电阻在0.1%之内。

但是,对于要求高的地方,电阻的具体特性将被测试,这样才好选用。本文就将把常见的高精度电阻器按照温度系数和老化两个指标做一描述。

常见的精密电阻有三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和块电阻。
金属膜电阻是最常见的,但好一些的为精密金属膜电阻,特点是温度系数不大,阻值比较稳定。但由于膜比较薄因此相对脆弱一些,螺旋切割和压接部分容易出问题。
线绕电阻也是很常用的,甚至一度是高准确设备的主打电阻。采用的电阻丝材料现在有三种:
--康铜,比较古老,耐热但温度系数不太好,与铜的热电动势较高。
--锰铜,有精密锰铜,尽管热但温度不太高但温度系数很小,与铜的热电动势小,是广泛采用的线绕电阻材料。
--evanohm,被翻译成埃佛诺姆,是一种镍铬铝铜合金,也可以简称镍铬电阻合金,温度系数最小,材料比较硬,焊接性能不太好。
块电阻,又叫金属箔电阻,国外厂家以vishay为代表,是在陶瓷基片粘上合金电阻层然后无感光刻,不仅采用了镍铬电阻合金材料,而且陶瓷衬底做进一步温度补偿,使得温度系数非常小,很多能做到<1ppm/℃。国产的型号为rj711,性能差一些。
离线代洪波
发帖
480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4-28
学习了,沙发
离线一异
发帖
868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4-28
'
但由于膜比较薄因此相对脆弱一些,螺旋切割和压接部分容易出问题。
'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点不同看法:现在精密电阻都用激光来刻槽了,应当不至于损坏薄膜。
薄膜是压接的吗?不焊接?谁能确定这一点?
如果说引脚和金属箔连接部分容易出问题,我认为出问题的最大可能性应当是金属和(基底)陶瓷的温度系数不匹配造成的。

还有,现在大量使用贴片电阻,贴片电阻焊接部分又是如何和电阻体连接的?
离线BG7TBL
发帖
2965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4-28
2vo的帖!!!
离线BG2VO
发帖
576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4-29
[quote=一异]关于这个问题我有点不同看法:现在精密电阻都用激光来刻槽了,应当不至于损坏薄膜。
薄膜是压接的吗?不焊接?谁能确定这一点?
如果说引脚和金属箔连接部分容易出问题,我认为出问题的最大可能性应当是金属和(基底)陶瓷的温度系数不匹配造成的。

还有,现在大量使用贴片电阻,贴片电阻焊接部分又是如何和电阻体连接的?[/quote]
是这个意思,原文是说精密电阻,脆弱是对“精密度”有损害的意思。
刻槽总有边缘,总会出现毛刺,槽的开始和结束部分也会有似连非连的情况,因此会成为氧化和潮湿的薄弱环节,因此容易造成不稳定。箔电阻现在都是全体二进制切割,要么不切,要么全切,避免了上述问题。

薄膜电阻是沉积在瓷棒上的,我说的正是金属压帽与瓷的膨胀系数不一样,随温度的变化,压力、接触面积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电阻变化。另外,外力通过引脚的作用,包括焊接受热,都会触动这一薄弱环节使得电阻变化。

贴片电阻我不太了解,在那边我也说了。好象是焊接边缘的金属是后沉积(或镀,或粘)上去的,因此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一异
发帖
86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4-29
激光切割毛刺问题应当不大,激光切电阻薄膜通常割采用巨脉冲方式,在一瞬间将金属模蒸发掉。
至于薄膜边沿本身的弱点,的确没什么好办法。
我不是做电阻的,不太清楚具体的工艺。但在我想来,可以在电阻体两端接压冒的地方先镀(真空蒸镀?)上一层低电阻率的金属薄膜,让压冒与此金属薄膜连接,应当可以减少压冒连接的问题。当然,这还有成本问题。
离线BG2VO
发帖
576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4-29
[quote=一异]激光切割毛刺问题应当不大,激光切电阻薄膜通常割采用巨脉冲方式,在一瞬间将金属模蒸发掉。
至于薄膜边沿本身的弱点,的确没什么好办法。
我不是做电阻的,不太清楚具体的工艺。但在我想来,可以在电阻体两端接压冒的地方先镀(真空蒸镀?)上一层低电阻率的金属薄膜,让压冒与此金属薄膜连接,应当可以减少压冒连接的问题。当然,这还有成本问题。[/quote]
这的确是方法。现在块金属电阻也是这样解决问题的,而且引线内部走了180度的弯,同时采用柔连接,焊接和外力影响就更少了。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BG7YDO
发帖
365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4-29
好贴,顶一下。
离线songxiang
发帖
550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10-07
  请问这种是线绕的么?如果是线绕的,10兆欧姆要用很细的线呐!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