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通信干扰系统现状
美军对伊拉克、南斯拉夫和阿富汗所采取的军事行动表明,现代战争中敌方的指挥与控制设施已经成为首要攻击的目标。如果前线部队不能接收命令,指挥官无法与其下级部队保持联络,失败就无法避免。通信干扰系统是用来产生和发射干扰信号,扰乱敌方无线电通信的电子系统,它可以破坏敌方语音通信和数据链,有效切断指挥控制命令的上传下达。通信干扰系统根据运载方式,可分为地面、舰载、机载和投掷式干扰系统。
一、地面通信干扰系统
地面通信干扰系统包括固定、车载和便携式三种,其中最常见的是车载干扰系统。车载干扰系统安装在方舱或卡车内,方便运输和机动,因此可以尽可能靠近被干扰的通信系统。
1.车载通信干扰系统
北约很多国家装备有“犀牛”机动式高频波段探测器-干扰系统,其频率范围为1.5~30兆赫,输出功率为1千瓦。它采用时分技术,具有多信道干扰能力,可对付频率捷变、猝发或每秒数十跳的跳频通信系统。该系统可由一名操作人员控制,以本地模式工作;或者在中央控制设备的控制下,以无人遥控模式由一个或多个分队操作。系统采用12米鞭状天线和v型斜面天线,干扰地波和天波传输。
“野蜂”多信道干扰机是戴勒姆-克莱斯勒宇航公司研制的通信干扰机,频率覆盖范围为20~80兆赫,能够同时干扰10个信道。其综合电子支援措施系统可探测和识别目标辐射源,并选择适当的干扰调制样式。目前,德国采用的是车载式“野蜂”系统,西班牙采用方舱式“野蜂”系统。有报道说,德国的“野蜂”系统于1999年开始改进,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安装在12米可架设天线杆上的宽带测向天线。其他改进内容包括增加辐射源分类与识别功能,以及增加kess任务规划工具。
戴勒姆-克莱斯勒宇航公司最新开发的通信干扰系统具有更宽的频率覆盖范围,可干扰甚高频(vhf)和特高频(uhf)频段,包括卫星通信、移动电话、无人机载数据链路、gps和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其中,sgs2300h、v、u系列产品是用于干扰高频(hf)、vhf和uhf话音和数据链路的方舱式通信干扰系统。它们都集成有自动监视子系统,具有较高的输出功率(平均为1千瓦)和快速跳频能力,可对付现代通信链路。
以色列塔迪兰电子系统公司研制的战术自动通信干扰系统(tacjs)可装载到装甲人员运输车或高机动轮式车辆的方舱内。该系统的频率范围为2~1000兆赫,可单独部署使用,也可以联网到中央控制设施。系统的功率输出可控制(0.5~2千瓦),取决于被干扰的频率大小
2.便携式通信干扰系统
便携式通信干扰系统由于轻便,可以由单兵携带到敌方网络系统附近实施干扰。pacjam便携式干扰系统由英国bae系统北美公司生产,由三个单元组成,包括接收机/发射机单元、电池组单元和天线单元,仅重30千克。尽管一般小型系统的干扰功率非常有限,但pacjam在100~500兆赫频率范围内的干扰功率可达100瓦左右,发射间歇干扰信号可达3小时。
由保加利亚金泰克斯公司设计的r-047 shturets vhf波段阻塞式干扰机为模块化结构,频率范围为20~100兆赫。独立部件包括:发射机、vhf接收机、控制面板、定向或非定向天线。利用这些模块可以组合成多种不同的作战结构。在战场上,它可以通过vhf收发机或有线链路由控制面板进行遥控。
一次性使用的干扰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在部署并被激活后可独立工作。泰利斯公司研制的blb20干扰机仅重4.3千克,可产生20瓦的干扰功率,覆盖20~110兆赫达3小时之久。该设备可自动工作,但必须通过数据注入设备进行编程。
二、舰载通信干扰系统
作战舰艇也可以装备通信干扰系统以破坏敌军的通信。沙特阿拉伯海军的3艘f3000s护卫舰装备的电子战系统就包括泰利斯公司生产的altesse通信波段电子支援系统和trc 281通信干扰系统,altesse系统还能够与泰利斯公司的rrc 274 hf/vhf/uhf波段数字通信干扰机进行链接。
在某些情况下,舰载通信情报系统也可选择干扰功能,如英德拉 dtd舰载scr-390(v)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30兆赫~1吉赫的监视系统,能够与可选用的噪声干扰机或发射欺骗信号的子系统链接。
三、机载通信干扰系统
1.有人驾驶飞机载通信干扰系统
an/usq-113是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上的专用通信干扰系统,90年代末进行了升级,安装有新的接收机、功率放大器和发射机,扩大了系统的频率覆盖范围。除此之外,ea-6b机载的an/alq-99干扰系统也可以进行通信干扰。该干扰系统原是为干扰工作在较宽频率范围(30兆赫~18吉赫)的敌军雷达研制的,但是其波段1和波段2(30兆赫~1吉赫,用于对付俄罗斯的vhf和uhf雷达)也能够有效干扰在vhf和uhf频段工作的通信系统。an/alq-99宽大的频率覆盖范围使ea-6b飞机能够承担ec-130h“罗盘呼叫”通信干扰飞机的部分任务。ea-6b飞机可持续飞行6~7个小时。在执行任务期间,可以进入战场上空干扰定向通信链路。美国空军ec-130h通信干扰飞机的数量较少,在阿富汗战争和近年来的其他军事冲突中一直担任繁重的任务。ec-130h于1982年入役,隶属于美空军第41电子战中队。自服役以来,ec-130h定期进行升级,不断提高其干扰性能和对付多种威胁的能力。目前使用的标准型为block 30型,从2000年开始已经有6架ec-130h改进为block 35型,改进内容是采用数字系统替代原有的模拟系统,并加装战术无线电对抗系统和数字压缩机。
直升机也可以用作干扰平台,最著名的是美国陆军eh-60a“快定ii”直升机。该机是80年代末由uh-60a运输直升机改装而成,机上装有trw公司研制的an/alq-151(v)2型测向、截获与干扰系统。系统使用了安装在直升机机身上的4个偶极天线和1个可展开的鞭状天线,主要用于对付工作在2~80兆赫范围、带宽为8、30或50千赫的调幅、调频以及单边带(ssb)威胁,功率输出为500瓦。eh-60a将于2005年底退役。
2.无人机载通信干扰系统
美军对无人机载通信干扰有效载荷一直持有极大的热情。由bai航空系统公司交付的500余架bqm-147a“敢死蜂”无人机已安装了通信干扰机;美国陆军对rq-5a“猎手”无人机也进行了通信干扰机有效载荷的试验。
法国和德国合作研制的mbda“龙”电子战项目在1995年首次试飞了装有bacarat干扰系统的“美洲鹰”无人机。该系统的双天线安装在机身舱门一侧,在飞行期间从机头下方的垂直位置展开,预计到2010年开始服役。1999年6月,法国国防采办局订购了一批“茶隼”电子战型无人机,将装备泰利斯公司研制的bred vhf/uhf战术通信干扰机。stn atlas公司正在研制基于“台风”攻击无人机的“蚊子”无人机,它将携带eads公司研制的干扰机,以对付工作在20~500兆赫范围内的无线电网络系统。
俄罗斯对无人机载通信干扰系统也非常关注。雅科夫列夫公司正在研制“蜜蜂”无人机的专用机型。它使用gps导航技术,通过1个地面控制站能同时控制多达32架无人机。保加利亚拥有的“小鹰”无人机,有效载荷包括1部aj-045a干扰机,能够从无人机上干扰距离10千米远的无线电接收机。
四、投掷式通信干扰系统
投掷式通信干扰系统可用火炮、火箭炮发射,也可以从飞机上投掷,到达目标上空后,使用降落伞悬挂在空中缓慢下降或是直接降落到地面实施干扰。
俄罗斯splav国家研究与生产公司与保加利亚金泰克斯公司联合研制了一种可安装到122毫米bm-21多管火箭炮内的干扰机有效载荷,可覆盖1.5~120兆赫频率范围。另外,保加利亚金泰克斯公司还生产了可由其国内火箭炮发射的系列干扰机,如可通过122毫米bm-21火箭炮或152毫米火炮发射的lilia系列干扰机,频率覆盖范围为1.5~120兆赫;由122毫米火炮发射的20~100兆赫的starshel 122阻塞式干扰机,以及由152毫米火炮和d-20、ml-20榴弹炮发射的starshel 152干扰机。所有这些可由火炮发射的系统的干扰发射时间均为1个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