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39阅读
  • 4回复

文章推荐:如何踏入数据通讯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D3RJ
 
发帖
1884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7-08-31
no.34 1995 nov p32~35, by林茂荣paul lin, bv5oc p.o. box 23-575 changhua


大多数业余家在想到要如何让无线电与电脑如何结合在一超时,马上会想到的就是包封通讯,这又有何不可呢? 过去10年当中,在业余无线电领域内,包封通讯可以算是最热门的数据通讯模式,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包封通讯爱好者,难道他们错了吗? 绝对不会。

就极高频或是超高频而言,包封通讯已经构成了区域性的通讯网路,但是一提到包封通讯应用在高频上,马上会让人想起这是一种错误的选择,除非是在电波传导高峰期,否则包封通讯很难好好应用在高频上。

提到高频,后来针对包封通讯在高频应用的缺点,而发展出了多通讯模式,这包括有amtor、pactor、 clover、及g-tor,另外还有传统的rtty。 这些英文字母就好像是一堆英文字母混成的肥皂泡沫一样,其实,这些数据通讯模式并不复杂,现在我们就透过软体操作,以及硬体介面的简单说明,来揭开各种数据通讯模式的面纱,同时你也可以明了到,目前这些数据通讯模式可以应用的范畴。


对收发机的要求

近代发展出来的收发机,基本上都可以满足操作数据通讯的要求,一般使用amtor、pactor、 clover、及g-tor等数据通讯模式时,要考虑到收发机的发射与接收的切换速度,这速度要够快才行,例如做amtor的远距离通讯时,收发机的切换时间要低于30毫秒,近代的收发机特性表上,应该都会附有这项资料。

如果你有兴趣操作rtty,那就必须要考虑到收发机是不是可以承受长时间、高负载的持续发射,因为rtty不像是莫耳斯码(cw)或者是单边带(ssb)话务,这些模式的发射总期间都很短。 大多数的收发机都宣称可以全功率的高负载工作,有些则不行,但是不论如何,进行像rtty这类高负载的数据通讯时,最好能够把发射功率降下来,不要全额输出。

老式的收发机大多数是没有能力承受高负载发射,同时收发的切换速度也不够快,要在许多老式的收发机上做amtor、pactor clover、及g-tor等通讯,根本不可能。 至于切换速度没有特别要求的rtty,只要注意别超出规定的输出额定功率,老式的收发机倒是还有办法应付。

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收发机的收发切换速度,如何选择收发机呢? 这里有个大概的原则,那就是,如果你要操作数据通讯,而且要有足够的收发切换速度,那么就要买最近5年内生产出厂的收发机,这类收发机,不只收发切换够快,频率的稳定性也好。 如果你打算只是钟情于rtty,那么只要是最近二十年生产的收发机,应该都可以适用才对。


慎选电脑机种

以前看到的业余无线电应用软体,总是以美国的commodore、 atari、apple等机种的电脑为主,甚至是最近的sstv发展也是一样,但是目前情况已经改观了,业余无线电的应用,已经改成以ibm个人电脑为主流了,但这也不是意味着其它机种的个人电脑就不行了(唯一例外的是clover,它一定要配用ibm或相容的个人电脑),如果有了个人电脑,再配上一个任何的终端程式,那么可以说往数据通讯的路已经走一半了,实际上,任何的个人电脑应该都可以让你一起走进数据通讯的道路,然而下面有一些考虑因素可供你参考。

输出入介面(i/o):是不是有多余的rs-232介面阜? 因为一般的数据通讯总是要用到串列介面阜。

软体:是不是有方便的终端程式可以使用?

记忆体:有多大的可读写记忆体(ram)可用? 记忆体越大越好。

资料储存:是否有方便的储存媒体? 最好有软碟或是硬碟之类的储存媒体。

干扰:电脑本身产生的射频讯号会不会干扰到收发机的接收? 个人电脑产生的射频干扰可能会演变成一种头痛的问题。

支援:如果你的电脑突然当机,是否有人可以提供支援,修理你的个人电脑?

最好的个人电脑要配合妳的目标及预算来购买,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数据通讯,先别急着大步跨出丢,一步一步来。


类比/数位介面

要让你的个人电脑可以和收发机之间有个管道可以沟通,最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介面,这介面必须能够接受个人电脑的数据讯号,然后把它转换成声频讯号,或者是断续的开关动作,来供给收发机。 目前除了clover需要以介面卡直接插在个人电脑母版上之外,其它数据通讯都可以利用所谓的数据终端处理器,它就像是一部数据机一样,很像是个人电脑与电话线之间的数据机。


数据通讯终端处理器

在业余界展开了数据通讯之后,过没多久就有人质疑,为什么包封通讯要一套介面,而rtty又要用另外一套介面,为什么这许许多多的数据通讯模式,不能把介面做在一块?

之后,不仅生产厂商把包封通讯及rtty做在同一介面里,同时也延伸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数据通讯模式,这就形成了现在所称的数据通讯终端处理器(mcp),这已经成为业余数据通讯爱好者的标准配备之一了。

就像是包封通讯的终端控制器一样,数据通讯终端处理器,内有独立的微电脑晶片、记忆体。 要操作这数据通讯终端处理器,只要透过个人电脑给它一道指令就可以了,你可以让数据通讯终端处理器做包封通讯、 rtty、amtor、或者是其它数据通讯模式,有些甚至包括有传真(fax)、慢速扫瞄电视( sstv)、航海气象(navtex)等。

而数据通讯终端处理器的出现,也使得一般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操作数据通讯就像是上路边摊那么方便,这种真正的方便还真容易叫人上瘾!


数位讯号处理

现在你已经知道什么是数据通讯终端处理器了,下面接着还要告诉你一项更新更令人振奋的新科技,就是数位讯号处理,这是一种完全以数位科技为基础的讯号处理方式,不论什么样子的数据通讯模式,都是完全以数位编解码的方式处理,其主要特点是有很大的可塑性及适应性。

一般以数据通讯终端处理器为主的数据通讯模式,要更新或是添加新模式时,就必须把里头存放主程式的ic换下来,但是假如新的数据通讯模式需要不同的硬体线路来配合,那怎么办呢? 这种事在以数位讯号处理ic为中心的数据通讯终端处理器就不会发生,借着数位讯号处理器,你随时可以增加新的数据通讯模式,只要配备新程式就可以了。 因为数位讯号处理数据通讯终端处理器,完全是以软体来处理数据通讯的,不需要额外的硬体线路来配合。


rtty

用技术观点来看,rtty可以说是许多数据通讯模式的老祖宗,例如amtor通讯及ascii通讯等,但是以一般的常识来看,rtty使用的是鲍多码,而amtor及ascii使用的码都不一样。 一般来说,rtty在陆地上的有线系统,是以每秒多少爻(bits per second)来论精确的传送速度的,但是一般还是习惯以「鲍速」来表示,例如一般电话线路用的数据机,还是以2400及9600鲍速为大宗。 至于amtor的格式虽然不大相同,传速以鲍速计算的话是100,而传统的rtty通讯,鲍速则是45.45。 更详细的讨论请参看cq-7 p.96~104 ,「往业余无线电数据通讯之路」。

rtty通讯不像amtor那么复杂,它是很接近cw通讯的,由于没有侦错及除错功能,所以选择好的通讯条件做rtty是很重要的,如果rtty受到衰落现象影响,是会完全接收不到rtty内容的。


呼叫

一般的rtty呼叫程序是,打开收发机做好准备以后,发出"cq cq cq de bv5oc bv5oc bv5oc k k k",或者是类似这样子的格式,通常以这样子的格式连续发出二次或是三次,这可以由电脑的软体来做,只要把内容预先存好,要发出这样的呼叫,只要在个人电脑上按一个键就可以了。


回应

一般传统的回应格式是3乘3,对方呼号三次,己方呼号三次,例如要回答nl7j的呼叫:" nl7j nl7j nl7j de bv5oc bv5oc bv5oc。有时在发射正式内容之前,会打出一连串的"ry,发出ry的好处很多,因为ry在电子讯号上,是一连串的等量"h"、"l",容易听出来,同时"ry"也可以让对方调整rtty设备。 不过还是要谨慎使用"ry",如果讯号强,或是qso过程一切顺利,就不要随便发出"ry",同时,一整串的。 "ry"也可以存放在记忆体或是缓冲器内,可以由电脑以单键动作产生。 一呼应之后,随后的对话就简单了,事实上,如果你监听过rtty通讯的话,一定会发现许多与cw通讯一样的用语。

如果每一天同样的cw、或是话务通讯,已经提不起你更大的兴趣,那么rtty可以说是最好的出发点了,透过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可以让妳感受到业余无线电的多样性。

与一般的cw及ssb通讯一样, rtty通常是用来闲聊,当然也有刺激一点的通讯比赛、通讯奖状、及远距离通讯活动等。 与现今的数据通讯相比较,早期的rtty通讯设备,很多是机械结构为主的,机械声、润滑油味道、配合不徐不缓的rtty声,很能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amtor

如果说rtty具有怀旧之情的吸引力,那么可以说是高频的amtor数据通讯把业余通讯带到电脑时代里。

amtor已经不像是rtty一样的来回交手通讯,因为amtor采用同步通讯,而且因为特有的格式,所以操作amtor时,你的收发机是快速的收发切换,因为真正的amtor通讯,很像是一种快速的猜拳游戏,赢的手指指向自己,输的指向对方,两者除了互送讯息之外,本身还有很基本的侦错动作,由于这种特性,你几乎不会错过在高频内的amtor通讯的「吱巫-吱巫-吱巫」叫讯号。 如果电波突然受到衰落现象的影响,那么这吱吱叫声就持续不停,直到传对了资料为止。

这虽然没有像rtty那么具有怀旧的吸引力,但是可以有正确的资料传送,这对于通讯而言,不论是传送资料甚至是电脑资料档案,正确性是最重要的。

前面提过的任何rtty通讯活动,也都能以amtor进行,但是对于amtor的侦错传送能力,可以用来做「邮箱」服务,那很像是一般的bbs;经由amtor,你可以把信件放在邮箱内,当信件的收信者进入邮箱后,便可以取得邮件,当然这不限于信件,也可以是档案资料。

至于amtor用得最多的,要算是国际高频网路上使用的aplink,这些aplink电台又可以和当地的包封通讯网路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通讯网或者是紧急通讯网路。 有个例子可以来说明:当波斯湾战争燃起时,经由躲在被占领的科威特边境的一个aplink电台,就曾准时地把数以百计的讯息中继到战区外。


pactor

pactor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的,开始之后便欣欣向荣,目前pactore经有取代amtor之势,而成为高频数据通讯中最受欢迎的模式。 与amtor或包封通讯一样,pactor也使用握手式的系统来传送可除错的讯息,接收到的讯息是正确的话,对方以ack码反应,如果讯息是错误的,对方会传回nak码。 amtor及pactor的声音非常类似,不过,pactor声音会长一些。

pactor的技巧关键,在于运用了记忆式的自动要求传送,当数据通讯终端处理机截收到的讯息因错误而不完整时,数据通讯终端处理机会记下错失掉的资料,当对方再次传送过来时,就可以把这些讯息补上,大多数情况下,记忆式自动要求传送系统,只要一次或是两次的重复传送,就可以把讯息补齐,因为重复传送的次数越少,通讯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大多数情况下,pactor的传送数度比amtor还快很多。

pactor也可以根据电波传导状况自动调整,如果电波传导状况良好, pactor的传速是200鲍速,而电波传导状况差,pactor会把传送速度降到100鲍速。

就是因为有记忆式自动要求传送及自动调整传送速度,所以pactor在高频的表现非常出色,同时pactor也支援ascii码,可以传送任何字母、符号,而不像amtor,因为编码的关系,受到很大的限制,例如,amtor绝对无法传送程式档案或复杂的资料,而pactor就可以办到。

目前大多数的aplink系统,除了使用amtor之外,也可以接受pactor模式,除此之外,以pactor做bbs的也不少。 虽然数目不多,也有人利用pactor在空中闲聊。


clover

以性能而言,clover是所有高频数据通讯中最佳者,clover引用了多种的调制技巧,根据传送情况可以调整输出功率,及许多其它特性,因此使得在电波传导状况很坏的情况下,clover依然可以照样做通讯。 除此之外,clover也是最有效率的数据通讯,在所有高频数据通讯模式中,clover是目前效率最好的数据通讯模式。

虽然clover出现的时间并不晚,几乎与pactor同时出现,但是clover受欢迎的程度好像并不与它的性能成比例,最主要的原因是clover硬体的要求很严格,比如收发机的稳定度要求很高,而且, clover的介面卡也很昂贵。

要做clover通讯,唯一的方式,就是向hal公司购买pci-4000介面卡,这一片介面卡式设计给装在ibm相容个人电脑上的扩充槽的,与收发机的介面很简单,一条线接到收发机的麦克风插孔,另一条线则接收发机的声音输出讯号,从喇叭输出或是录音输出都可以。 如果频率稳定性够的话,几乎任何收发机都可以操作clover通讯。

与amtor及pactor一样,clover也使用握手式的沟通方式彼此交换讯息,但是clover也把收发机的输出功率看成是通讯的一部份,也就是clover会随着传送讯息的成功率,电波的传导状况等,自动调整收发机的输出功率。 clover的成串讯号长度可以变化,但是clover讯号总比amtor或是pactor还长。

clover刚上市时,每片pci-4000介面卡高达美金1千元,而且这片介面卡只能操作clover,后来介面卡价格渐软,下降到700或是800美元左右,而且后来这片介面卡也添加了其它数据通讯模式,如rtty、 amtor 、及pactor等。 clover介面卡单价下降,而且添加了其它数据通讯模式,也许你可以发现目前已经有更多的clover声音出现。 目前clover以使用在洲际问的bbs讯息传送为主。


g-tor

目前的高频数据通讯中,g-tor是最新的数据通讯模式,这是由kantronics公司发展出来的,这种新的模式,也在前年初的该公司产品中(kam plus mcp)正式使用。

gtor是golay-coded teleprinting over radio的缩写,golay-coding是由m.j.e golay发展出来的自动侦错系统,这系统也被探险太阳系之外的先锋号太空船使用,这在太阳系之内的航行,必须传送数以亿计位元的资料回地球,必须要有很强的侦错系统,才能避免传送的讯息受到任何干扰及杂讯的影响。 因此在很类似的环境下,高频上使用此自动侦错技巧,似乎是最完美的选择。

操作g-tor就像是amtor或是pactor一样,而且在高频上你听g-tor、amtor或是pactor的讯号,好像没有什么两样,仔细比较之后,你会发现到,g-tor的叫声比pactor还长一些。

与pactor一样,g-tor也支援所有ascii码,而且还可以把它转换成二进位档。

和amtor及pactor比较,g- tor的优点是传送效率更高,就算是在电波传导状况很糟糕的情况下,平均而言,g-tor的传送速度大约是pactor约二倍,而在某些状况下,也可以比美clover。

也许你已经有了kam plus可以进行g-tor数据通讯,不仅kantronlcs一家公司,其它的数据通讯终端处理机制造商也有兴趣添加g-tor模式,虽然目前g-tor有渐受欢迎的趋势,但是不是有机会与pactor一较长短,还很难说,尤其是最近的数据通讯终端处理机发展迅速,谁也抓不准未来的数据通讯趋势。
离线qswc
发帖
226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8-31
沙发呀!
离线BD6KF
发帖
112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8-31
讲的很好,学习了.早就佩服楼主的知多识广.为什么都是外国的,有没有中国人编的的操作软件.就是最简单的也可以,rtty用vb或c语言好编吗?我很想用就是不想用外国的.
离线BG8SF
发帖
468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9-02
香港词看起来别扭!
不过挺好!
离线BG1EAO
发帖
95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9-08
好文章,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