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圆周率到底有何意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吕超同学经过连续24小时零4分的艰苦努力,背诵圆周率达到小数点后第67890位,打破了“背诵圆周率”吉尼斯世界纪录。当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新闻的时候,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众所周知,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本身并没有多少深入研究的价值。到目前为止,专家利用超级电脑已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约100 万兆位。通常只要能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就可以应付一般的计算需要了。如果一定要了解小数点后的更多位数,查阅相关数据资料也是很方便的。据报道,此次挑战“背诵圆周率”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活动现场安排有8位见证人、14位医护人员、30多名工作人员,可谓“兴师动众”矣!学校医院还拿出了一份《关于吕超同学挑战背诵圆周率吉尼斯世界纪录医疗救急方案》,准备了氧气、50%的葡萄糖液体、平衡盐、氨基酸等。背诵过程中还使用了尿不湿和葡萄糖、咖啡、巧克力来解决上厕所和进食等生理问题。如此劳民伤财,让一个研究生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去机械地背诵那些枯燥的数字,有什么实质内容呢?!这样的背诵又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有人说,吕超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击败”背诵圆周率至小数点后数字位数的保持者———日本一个学生,为国争了光。但
类似这样的 “打破”与“刷新”,究竟与“爱国”能有多少关系,它的科技含量与现实意义能有多少。翻翻吉尼斯世界纪录就知道,它侧重的是大众性和娱乐性。如果对这些纪录的“挑战”是爱国的话,那么,我应该把胡子留下来,“挑战”全世界胡子最长的。
不可否认,最近几年,我国对吉尼斯世界纪录情有独钟,
一些人更是走火入魔,为了在吉尼斯纪录上留下名字,不惜劳民伤财,刻意“制造” 一个又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者,
以满足“世界第一”的虚荣心。为了刷新这个吉尼斯世界纪录,吕超从4年前开始背诵圆周率,近1年来加紧准备———堂堂的研究生,不把精力用在学问上,而是穷其精力来背诵一串无尽的数字,不是对自己时间和智力的浪费吗。
趁着年轻,记忆力出众,还是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用在做学问上吧,何必和“圆周率”较劲,做毫无意义的事情呢?
郑重说明上面文章不是我写的,呵呵。
来源:2005-11-25 11

12 新华报业网
http://www.xhby.net/xhby/content/2005-11/25/content_1043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