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老大,如果陈老大愿意花2000usd吃你一顿菜,你可以帮他做出来吗? [表情]
'
吃顿菜而已,小意思~~呵呵
这里有个讲究,说是工业化生产出来的东西,(我说的是西方,特指欧洲)同样的标准,手工制作的永远比机器生产出来的贵得多。比如一块手表,完全手工制作的价格可能要十倍甚至更多的高于工业化机器生产出来的。如果是为某一个人量身定做的,那价格就不敢想了。
这样的手工产品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了的。当然,这样的产品也不是给一般人准备的。在现在的条件下,没有什么国外顶级套件是不可达到甚至超越的。就是钱多钱少的事情,这个问题以前讨论过很多次。包括k3在内,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上国内达不到或什么零件买不到的。软件?我猜想这里谈的软件有两层意思吧?一,是机器的软件,特指单片机软件。二是配套服务。这两个层次的软件都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难度,k3的机器软件毫无难度可言,包括我们在内的许多国内的单片机爱好者或工程师要编制出达到或超过k3的软件没有一点困难。配套服务更加没有任何技术难度。
问题是为什么国内的套件无法达到这样的标准呢?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经济能力决定了上层建筑。这是极其浅显的商业原则,不过说实话国内ham很多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不能总说在国内卖不上价,那就卖到国外去。卖到国外自然价格可以提高很多,但是也有很多的困难。比如运输,比如售后,比如技术支持,比如技术氛围。欧美国家的无线电套件市场很成熟,个人的无线电套件或自制元件在欧美有近百年的历史。而我们国家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套件或自制元件从上世纪90年代中开始算也不过10年而已,不仅套件市场不成熟,而且用户也不成熟。如果说差距,这些才是关键差距,而绝不是什么技术上的差距。
7~80年代的饭店是什么样子,今天的饭店又是什么样子?这些变化的直接驱动力是什么?很明显,是人民的消费能力的提高带来的。比如ba4rf陈老大和你老兄在10年前用的是什么电台?如果我没记错是ft101吧?当年有很多更好的电台,为什么你们二位不去买呢?当然绝对不是ft101的性能有多好,我猜想是那时候的经济支付能力达不到吧?当然,现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你们的经济能力相对10几年前是大大提高了,于是你们的电台桌上才有了这么多令人垂涎的毒品电台和设备。如果我没想错,你和4rf在经济能力上在国内的ham中算是顶尖的。但是你们自己点一下你们的电台桌上有没有一台k2,k3,哪怕是k1也行啊。为什么没有呢?二位师兄不妨安静的时候好好琢磨琢磨,呵呵。
按照k3的标准,在国内采购元件和定做机箱的各种结构件,如果按照100套的量,硬件成本估算应该在3~4千元。中国人向来不把软件成本当回事情,那就不算软件的成本了吧。那么这样的一个套件按照最低的利润率,把售价定在5~6千元。二位师兄估计国内有几个人会买?
道理很简单,用户的经济能力决定了商品的档次和服务水平。你只愿意出500元,却幻想着得到5000元的商品和服务,这不现实。就如同你只愿意花100元到大排挡吃饭,却要求大排挡服务员穿着红旗袍站在你旁边伺候着一样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