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温度拐点,就是在某个温度附近,温度系数是0,即曲线的斜率为0,即那个点的切线是水平的。拐点这一词是借用数学意义上的,但严格说又不一样(数学上的拐点为二阶导数为0,而这里只要求曲线1阶导数为0)。现在拐点这个词都用乱了。
在0温度拐点温度上,少量的温度变化则频率不变,因此这是一个很好的特性。
根据晶体的切法不同,0温度拐点温度也不一样。常温下工作的晶体(比如tco或者手表里面的晶体),该温度被设计成大略20度到30度之间。
对于恒温晶振,由于必须比最高的可能环境温度还要高(考虑到机壳被晒或者有其它加热源以及通风不良),比如恒定温度可能会取65度,因此晶体切割的设计就应该以该工作温度为0温度拐点,这样才能在工作是,对控制温度的不准确度要求降低,或者说在同样准确的控制下,得到好得多的温度特性。事实上,好的恒温晶振在调试时,都是要细调恒温温度寻找到拐点,因为每个不同的晶体尽管切割尽量保持一致,但事实上不可能完全一样。
第一图,来自《时间统一技术》91页,从这个曲线上看,曲线a在-15度下和65度下是0温度系数点,曲线g在0度下和70度下是0温度系数点,尽管这些点频率有偏差,但很容易调整过来没关系。其他三条曲线的0温度系数点在25度附近是常温用的。但曲线g很好,看来常温和恒温下都可以用。
第二图,来自老的清华大学的《晶体管电路》二册754页,恒温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