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bg3nhx]如果你这么容易惊讶,那令你惊讶的事情接下来会更多。
不好意思,我还真用过卫星通信设备。但是,我觉得用没用过并不重要,就象在这里大喊发展短波通信的人未必能独立架设短波电台一样。
1、能档住卫星的山同样也能档住短波,卫星不通的地方,短波也不通!!!(这次救灾就显露出来了)
2和3、你知道什么叫应急通信吗?用温总理的话讲就是“不惜一切代价”。
你对应急通信的理解有点偏面.
从文中看出作者是个务实的无线电工作者。青海无线电管理办公室:
http://www.qhrm.gov.cn 来源: 创建时间:2008年5月26日
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级地震。此次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举国悲哀,世界震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各路救援大军迅速展开救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正在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作为一名无线电管理人员,在关心地震灾区情况时,很留意灾区的无线电通信情况。根据报道,在地震过后,灾区的固网通信和移动通信受到极大破坏,外界与灾区通信中断,无法获得部分重灾区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党中央、国务院指挥部署抢险救灾工作。特别是汶川、茂县等多个地区因通信全面中断,加上交通受阻,无法与外界获得联系,成为“孤城”,几十万人民群众生死未卜,引起全国、全世界的担忧。
信息的中断直接影响到抢险救灾工作,出现这种情况令人深思。我省是一个灾害多发省份,在全省各族人民全力支援四川灾区的同时,也应该借鉴灾区的经验教训,认真思考我省在防范自然灾害、处理自然灾害方面的措施和对策。笔者结合四川灾区在救灾应急通信方面出现的问题,结合我省救灾应急无线电通信网络建设谈几点想法:
一、建立多样化的立体应急通信网络。
四川地震灾区在灾后几天,电信、移动、联通、网通等电信运营商的固网通信和移动通信中断,部分受灾县城和乡镇与外界失去联系,灾情不明。虽然抢修人员竭力修复受损网络,但由于灾区地形复杂,余震不断,短时间内恢复难度很大。这对分秒必争的抗震救灾工作影响很大。通过此次地震,大家已经认识到,抢险救灾第一时间最需要的无线通信,通过它来了解灾情,合理配置救灾力量。
在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现有的应急固网通信和移动网通信系统存在着必然的不足。固网通信线路易受损坏,移动网是由固网将若干座无线基站连接而成,同固网一样易受损坏,还有基站断电、受损而造成局部通信中断,并且超负荷则堵塞而无法使用。因此,需要重新认识应急通信网络构成,建立能适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立体应急无线通信系统,提高救灾效率。四川省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灾后,财政部门紧急下达灾区无线电救灾经费,用于建设短波和超短波通信网。
面对四川灾区的经验教训,我省在应急通信网络建设中,应该进一步重视应急通信系统多样化、立体化的建设,配备多种通信方式,以备在处理突发自然灾害中,能根据情况选用适合现场的各种通信方式。特别是要重视救灾初期,固网和移动网通信完全中断的情况下的应急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多种无线方式,选用方便、便携的卫星电话、短波电台等,构建适合需要的无线电通信网络,确保应急通信安全畅通。
卫星移动通信特有的全球性、移动性和方便性,填补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终端无法覆盖的区域,在紧急情况下,会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电话和话费昂贵,一般仅作为应急通信手段,少量配备。四川大地震后,汶川与外界的第一次联系就是通过第一支进入当地的武警部队携带的海事卫星电话进行的。在救灾过程中,中国卫星通信公司为抗震救灾提供通信保障,调集了350部卫星电话送到地震灾区。目前,我省有多个单位配备亚星、铱星、欧星、海事卫星电话等,在特殊环境和紧急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短波通信是唯一不受网络枢纽和有源中继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发生战争或灾害,各种通信网络都可能受到破坏,卫星也可能受到攻击。无论哪种通信方式,其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与短波无可相比。上世纪末,我省建立了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民政救灾、交通保障等短波通信网,果洛州还在县乡也建立了短波通信网,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通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公众移动通信的普及,这些网络的作用被弱化,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大多数都已经封箱入库。在重新审视我省应急通信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重新认识短波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地位,在政府整合应急通信网络资源时,充分考虑这些闲置停用的短波通信设备。同时,也为各级应急部门配备短波电台,作为备用通信手段。在此次四川地震救灾中,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和各地紧急调配了一批短波电台,配备各县救灾指挥部,用于灾区和总指挥部的联系。
我省农牧区有不少乡镇与外界通信联系不畅,遇到灾害,通信很容易中断。各级政府和通信主管部门要重视对这些地区的应急通信建设,为没有通电话的地方和灾害发生频繁地区配备一些带手摇发电机的短波电台,以备关键时刻联系使用。同时,培训一批能操作使用无线电台站的人员。
二、建立应急无线通信设备储备机制。
在四川地震救灾的报道中,有这样一类的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些救援队深入灾区救援,竟然没有携带无线电通信设备,出现官兵“失踪”的情况。在都江堰前往汶川的路上,一支部队行进受阻时,竟用公用电话向上级报告。这些情况说明灾区无线电通信设备缺少,没有能力为每一支执行任务的救援队配备相应的无线通信设备。
在面对突发灾害时,建立应急无线通信网络为抢险救灾提供通信服务,必须要有充足的无线电设备作为基础。为救援队伍配备必须的电台,卫星电话、短波电台供与外界联系,超短波电台供内部联系。在四川地震救灾中,石家庄市无线电协会的人员紧急支援青川救灾指挥部超短波中继台1部,对讲机20部,用于救灾通信联络,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抢险救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无线通信设备,供救灾通信联络使用。我省应未雨绸缪,根据《青海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加强对应急无线通信设备的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并加强对这些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对各单位、部门购置的卫星电话和已经停用封存的短波电台登记造册,纳入应急通信保障物资储备,在发生突出事件时,根据需要,由指挥部临时调用。
同时,应该注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这支民间通信力量的作用。在日本阪神地震、印尼大海啸等灾难中,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应急通信中均发挥出了巨大作用。在四川地震灾害发生后,成都市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网就启用了紧急通讯,参加应急通讯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达200多人,迅速收集灾区各种无线电信息,总共收到100余条情况,并上报救灾指挥部门。我省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近50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可以作为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时通讯保障的后备军,通过平时开展应急通信演练提高水平,爱好者所使用的业余无线电台也可以纳入应急通信保障资源协调范围。
三、配备应急无线电通信指挥车。
面对突发灾害,作为抢险救灾的总指挥部,必须要全面掌握灾区各方面的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救灾计划奠定基础。同时,所发出的命令也要以最快时间传达向各个部门。一方面需要完善的通信系统来保证上传下达,另一方面,也要有功能齐备的通信指挥中枢来整合通信系统,最大限度发挥通信保障能力。这就需要机动能力强、功能齐全的通信指挥车。
在四川地震中,温家宝总理专门登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参54所研制的通信指挥车,详细询问、了解通信指挥车的技术优势和工作情况,并勉励工作人员确保灾区通信畅通。温总理十分重视通信指挥车的重要作用,它在灾区通信保障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多功能通信指挥车可根据需要,担负现场信息搜集、处理、传递任务,可作为处置突发事件以及抢险救灾的通信枢纽。可利用短波、超短波、微波、卫星通信等手段为指挥中领导提供现场图像、语音、数据等多种信息,保证领导掌握事发现场实时、直观、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还可为现场指挥的超短波通信提供中继,从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处理能力。
通信指挥车不仅可在应急救灾时使用,也可在平时作为各种大型活动的通信指挥车,经它为枢纽,临时组建通信网络,调度各类无线通信设备。因多功能通信指挥车价格昂贵,目前,我省地方部门还没有配备多功能通信指挥车,应拔出专项资金,配备此类车辆。
我省在2006年颁布了《青海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于突发事件中,各方面对无线通信的迫切要求,需要结合《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着手制定《青海省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强化应急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我省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为抢险救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