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WIND
HELLOCQ
UID:22577
UID:120
正是看了以上的方案后感觉没有比现存的crsa buro有何改进之处,所以觉得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无实质的变化,意义就不大了。
其实这项工作最好是由协会来组织。城市协会 to 省协会 to crsa to 省协会 to 城市协会如果crsa不组织,可以先跟各省的协会协调一下,各省协会之间直接交换也行。象偶们这里,偶的国外卡留的地址都是省协会的邮箱,定期到省协会拿卡片就行了。很多省协会都有专人负责协会的工作,所以大家出点钱,由省协会来做比较好。btw: 偶们这里的邮局要求卡片必须当作信来寄。曾经偶寄卡片到qrz.cn,邮局不准当印刷器,也不准当包裹,只能当信......结果偶就直接快递了。
1,把不需要的卡片寄回就需要考虑好增加的邮费。2,如何通知寄卡人?不然寄卡人还在那边等回卡呢。按照国际惯例,即使是费卡,也要退回本人。
不了解厦门的情况,像上海,这么多ham,不要说一个个人,就是协会也没法通知到所有会员。
UID:20646
UID:1733
根据协会网站的公告crsa buro目前只处理国外的卡片 [表情] 。并没有境内的业务 [表情] 。http://www.crsa.org.cn/news_end.php?id=213
首先我们是为需要经济的卡片交换方式的ham服务。我想真正有在qso、一年有近百张卡片的ham并不多,而且ham也分圈,有车友,山友。喜欢qso的估计大家也都基本认识。而且我已经说过,卡片交换网络实行登记制,有需要才来登记,可以通过本地中继,qq、email、通知他们。上海人多可以设置多个城市管理人,
个人认为,因为牵扯到费用问题,实现起来有些难。建议每个城市(特别是火腿集中的省会级城市),设一个集中收卡人,例如北京,假如有个集中收卡人是ba1xxx,那我就可能把10张北京的卡片一次性寄给他, 这样,一张卡片的平均成本就是(1.20邮资+0.20信封)/10=0.14元,这样的价格大家都可以接受,待ba1xxx收到的卡片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他在当地的火腿论坛或地区无线网络上公布,其他最终收卡人再利用火腿聚会或年会的时间去领取。这样做没有金钱往来,只是花些时间,最多搭上点电话费。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发卡就不同了,关键是价格上不是很透明,邮局的小姐高兴了,卡片可以当印刷品来邮寄,遇到刚和男朋友吵架或者是更年期的,完全有理由拒绝作为印刷品邮寄,总之只要一扯到钱上,就会很麻烦,要么收多了自己于心不安,要么收少了自己贴钱,更可怕的是别人的误解。在互联网技术和电信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想到qsl交换还要采用如此原始的手段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强烈建议采用电子方式。
关键问题就在于分区人如何把卡片给当地ham,所谓的聚会给都是理想化状态。现在crsa就是发到当地协会或某ham处,为何还有很多人收不到卡片呢?
UID:20166
UID:47209
UID:24765
UID:39341
UID:41974
UID:4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