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25488阅读
  • 1213回复

KP-800MAN 线性功率放大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A8CW
发帖
2483
只看该作者 480楼 发表于: 2009-01-14
嗯这个资料贴的很详细!学习了!
离线BA4II
发帖
27814
只看该作者 481楼 发表于: 2009-01-14
个人认为14兆以下用功放比较合适,只要1.8、3.5、7、14兆输出500瓦即可;21兆以上传播是主要的,传播好时21兆500瓦与20瓦区别不是很大。传播不好时5000瓦也白搭,所以功率输出重点在14兆以下的各个业余波段。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482楼 发表于: 2009-01-14
80做线性放大,p耗不够的,除非是放弃线性将管子静态处于c类。
一般商品的ssb机早期的有用到2个80管子做线性高末,400w输出功率的。主要就是这个管子设计概念比较老,如果做个曲线a类或者偏ab的,动态曲线的中点总会超出p耗的最大限制。(除非是做小功率的。

一般80和81在国产的超声波清洗机和热合机上用得很多,说是80很结实。但是这些设备基本上全是c类的。

80和81原型是前苏联的管子,再溯源rca与其完全相同的管子没有。看设计年代应该是等同于美国40年代初的设计。主要是玻璃管自冷,屏和阴极的结构以及跨导。另外40年代末以后设计的管子很少有g?和p同一段引出的设计。

从80和81的p上屏好耗是很小的,偌大的p大约是600多w。大p带来的问题是输出电容大,巨大。无疑限制了高频的应用。电子管后期设计的思路都是单位面积高屏耗,通过材料和传导方式尽量减少p的面积增加散耗,70年代木80年代初的“末代设计”几乎把p的单位耗散功率提高到每平方厘米500w的水平,很厉害了,这样的设计才能减少p的电容。

再看看业余的线性pa,除了金属陶瓷管和几个中功率玻璃管并联外(如数个572b,811一类),最好的选择就是3-500z一类的管子(价钱现在很贵)。这个管子别看是玻璃管,其实是eimac很晚大约50年代中后期才设计推广的玻璃管,给业余市场为主的应用。当时考虑在p压规范的状态,不用g负压就能做线性放大。管子设计的结构是g丝很密,高跨导,离开ch很近。为减少各极电容,尽量提高ch的单位面积发射和提高p耗。在业余使用qro的情况,也可以再提高p压并且加g负压。所以现在电子管的设计已近尘埃落定,多年不会有新管设计出来了。但是玻璃管在已知型号中,3-500z用在hf的线性放大是非常适合的东西。看过3-500z设计的苦心,回来再比比fu-80,fu81,其实真是无奈的选择,因为要屈服价钱和货源的情况。

至于800w的pa用单个80的管子,其实要做线性的,几乎就很难。除非偏c类,不在乎imd.另外还有一个猛药,索性就用偏c类的,但是增加射频反馈,修正失真。但是这样的设计用单个80的增益已经不够,并且电路调整会复杂,日后换管调整也比较麻烦。
所以建议成本加上不多的情况下,采用2个fu80或者81会比较容易些。不过6bf是执拗的,有奇迹发生是大家都希望的。
离线BA4II
发帖
27814
只看该作者 483楼 发表于: 2009-01-14
'
个人认为14兆以下用功放比较合适,只要1.8、3.5、7、14兆输出500瓦即可;21兆以上传播是主要的,传播好时21兆500瓦与20瓦区别不是很大。传播不好时5000瓦也白搭,所以功率输出重点在14兆以下的各个业余波段。
'

另外,传播有个对等原则。如果您用大功率,会有很多您抄收不到的小功率电台在回答您;老抄不到就会被被人骂“没耳朵”。所以,我很少使用功放!只有在发现稀有台为了突破日本墙,偶尔一用。
离线BG4EBC
发帖
17902
只看该作者 484楼 发表于: 2009-01-14
一直在听课!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85楼 发表于: 2009-01-14
[quote=老干部]

至于800w的pa用单个80的管子,其实要做线性的,几乎就很难。除非偏c类,不在乎imd.另外还有一个猛药,索性就用偏c类的,但是增加射频反馈,修正失真。但是这样的设计用单个80的增益已经不够,并且电路调整会复杂,日后换管调整也比较麻烦。
所以建议成本加上不多的情况下,采用2个fu80或者81会比较容易些。不过6bf是执拗的,有奇迹发生是大家都希望的。[/quote]

可能我的确有点执拗,总想突破点什么,呵呵。

当初我也考虑过使用572b或者fu13之类的管子进行并联工作,但是一来此类型的功放国内外早就有产品了,二来用并联方式工作的电子管也存在问题。

无论是当年go-2k使用3只572b号称输出1kw或者al-811使用3只811输出600瓦,实际上都把电子管应用到了极限,所以才有一场比赛下来要更换全套电子管的事情。事实上在3只电子管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只从成本上说并不是大问题,但是实际上一般功放绝少使用3只以上的电子管做并联工作。因为电子管并联的太多,输入输出电容会大幅度增加,并且如果电子管的特性不一致会使得电子管的寿命减少。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论证,kp-800才最终决定采用一只fu-80做输出。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成本却并不是主要问题。我不太愿意使用并联工作方式,因为对电子管的配对及今后更换电子管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而且正如你所说,fu-80的电容量比较大,采用并联工作则无疑使得情况变的更糟糕。

毕竟是不到3千元的东西,这个价格我想即使放眼全世界,估计也找不出第二个了吧?看在价格的份上,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呢?

是不是?呵呵
离线BD7JAC
发帖
38769
只看该作者 486楼 发表于: 2009-01-14
脸皮厚厚问一句:电子管并联使用是否想晶体管那样需要配对?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487楼 发表于: 2009-01-14
看并联方式了,电子管工艺控制到了,出厂一致性有所保证。大功率的传统(说是传统其实就是现在淘汰的屏调机)都采用rf和af末级采用一样型号的管子。替换规程是新管先低周,用过近千小时后,换到高周使用,此过程是老练稳定的过程。新管看厂家了,最初几百小时参数会变化比较大,后面就相对稳定了。所以新管配对,没太大必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过一般维护制度不仔细的台站也不会很仔细这样做,新管打过冷打高压就直接上机使用的。现在几乎没有电子管发射机应用了(80年代末我们单位最后一个10kw电子管发射机都是做备用的,而且这台那时后已经是psm调制了。目前的机器全是全固态。小时候就很喜欢看电子管的东西,那时缠着我爸要去看电子管发射机,现在那些看过的电子管发射机早报废了)

对于所谓“并联”最好的方式是分布参数放大器,但是在高频大功率几乎没有什么应用,倒是在末前推动的激励级上有所使用。(如国产76的推动前激励)好处是宽放免调。

一般的10kw以上的广播发射机尤其是中波短波的大多数是多管并联的。而电视发射机和fm发射机考虑高频参数问题,尤其是电视发射机还要考虑互调,不会采用多管并联。
离线BA8CW
发帖
2483
只看该作者 488楼 发表于: 2009-01-14
'
另外,传播有个对等原则。如果您用大功率,会有很多您抄收不到的小功率电台在回答您;老抄不到就会被被人骂“没耳朵”。所以,我很少使用功放!只有在发现稀有台为了突破日本墙,偶尔一用。
'

举双手赞成!功放就是这样用的,比赛、dx台、其余时候没意思!特别是21m以上靠天吃饭的更是如此啊!
离线马申明
发帖
34
只看该作者 489楼 发表于: 2009-01-14
'
举双手赞成!功放就是这样用的,比赛、dx台、其余时候没意思!特别是21m以上靠天吃饭的更是如此啊!
'
把身上能举的都举起来赞成!一般常用的也就7兆和14兆,其他的波段一年能用上几次!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90楼 发表于: 2009-01-14
电子管并联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并不是简单的等于两个电子管输出,而是略小于双管功率之和,实际上也可以认为多管并联输出类似于同相功率合成器的应用。

kp-800man目前的阳极高压比较低,只达到fu-80极限工作电压的不到70%。如果把阳极高压加满了,输出功率超过800瓦肯定是不成问题的。通过这段时间的反复实验,起码在500瓦左右的输出功率范围附近,晚间9点的1600v和凌晨2点的1700v,差不多提高幅度为70瓦/100v。我知道这样估测并不准确,但也基本可以做个参考。从1600v提高到2200v,差不多要提高600v的阳极高压,按照我这几天的测试,山寨理论上可以提高420瓦。我想可能达不到,但是提高个200瓦总是没有问题的吧?简单的推算也就基本达到了我预想的功率输出值。

fu-80在24mhz以下的极限工作电压为2500v,也就是说只要阳极高压不超过2500v,那么fu-80就是在额定工作状态下,寿命我想是应该可以得到保证的。这几天接成了gg电路,在28mhz,1700v的阳极高压可以稳定的输出300瓦。也够用了吧?据我所知,al-811即使在超极限的状态下在10米波段也只有300左右的输出功率。kp-800man有这样的表现应该也不算太丢人,至少我是知足了。

今天晚上我已经约了为kp800定做变压器的厂家,准备再定做一只电源变压器。我准备高压绕组定为1800v/1700v/1600v/1300v共四个抽头,我组装机器的时候默认使用1600v的绕组。这样可以产生空载2200v左右的电压,满载时根据经验应该跌到2000v左右,kp-800应该可以在21mhz以下稳定输出600~700瓦的功率,如果有人不在乎把电子管用满,想进一步的提高功率,那么就可以使用1700v甚至1800v的绕组。变压器的容量是足够的,即使在目前最大450ma的阳极电流下,交流端的电压也基本没有明显下降。所以,我认为这个变压器足以应付1kw以下的操作。

电路形式方面,目前看来9成要使用gg接法。虽然输出功率和放大倍数比前面的电路要低,但是起码功率输出的平均性上来说,还是值得的。

以前还真没玩过电子管的栅极接地电路,测试了几天,输出功率总是比阴极接地电路少了50~100瓦,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也许是因为帘栅极被接了地,加上阳极高压比较低,导致屏流大幅度降低?我估计阳极电压提高到电子管的额定值,应该会有改善吧?

一切都等于从零开始,感谢兄弟们和我一起重温电子管世界。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491楼 发表于: 2009-01-14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492楼 发表于: 2009-01-14
找了半天,找到ur5cx的两个81m管子的pa说明,但是看不懂
http://web.geowap.mobi/309-pa81gu.html
离线BD7OE
发帖
3605
只看该作者 493楼 发表于: 2009-01-14
越来越精彩。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494楼 发表于: 2009-01-14
g2的电压要上去呀,看一个ru的用800v的g2,很下的去手的,ip此时上去的话看到少,要是太大,吧g1拉更负一点。
离线BA4EO
发帖
1874
只看该作者 495楼 发表于: 2009-01-14
'
时老大是不是报错价了?
定一台,我要sn 00001的!
单管好啊!希望时老大能够在调谐方法上下点功户,表头除了可以看ip、hv外,也能够看到功率和swr,那就太完美了。
'
6bf的产品编号采用2进制,都是1010的啦 :p
离线BA8CW
发帖
2483
只看该作者 496楼 发表于: 2009-01-14
我赞成使用gg接法!阳压2200v
离线BA6QH/QRP
发帖
11558
只看该作者 497楼 发表于: 2009-01-14
'
另外,传播有个对等原则。如果您用大功率,会有很多您抄收不到的小功率电台在回答您;老抄不到就会被被人骂“没耳朵”。所以,我很少使用功放!只有在发现稀有台为了突破日本墙,偶尔一用。
'
看来是得整个14兆以下500w以上的乌龟用来突破日本墙拼抢dx稀有台耍耍
离线RAIN BD1ND
发帖
416
只看该作者 498楼 发表于: 2009-01-14
今天看了好多arrl 的手册 关于电子管rf amp 貌似多数 都是gg 方式
离线ba3dp
发帖
3281
只看该作者 499楼 发表于: 2009-01-14
还是6bf有面子,让老干部同志讲经不容易啊。我支持kp-800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