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战争的开始 -- 我们将来要如何打仗
借助和b7p的炒作,今年的cqwpx搞得比以往都要火热。从第一天唱歌和听歌的情况来看,我们心里已经知道结果了,就像ba4alc说的,我们参加m2,跟ms差别不大 -- 能够同时run起来的时间很短,特别是第二天,基本上2个台都没有主叫。虽然我们没有赢得第一场战役的胜利,但是从竞赛中寻找适合自己特色的竞赛方法,在天时、地利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何赢得战争,才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这样,在时机一旦成熟的时候,我们将赢得决定性的胜利。在这里写一些感想给中部及北方的竞赛团队分享。
稳定能战的队伍。这个我们一直排在最前面。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竞赛的胜利,一个热情高涨的团队是必须的,第一天人多非常正常,坚持到最后能超过5-6个人就算非常成功。操作员应该要更加敏捷,在目前的设备下,闷头通联绝对得不到高分,只在dx spot上和频率上找系数也无法得到高分,根据比赛规则,合理利用如波段变换限制,发射接收限制等制约,结合传播状况,不断保持高度警惕,配合团队合作,才能获得最大收益。这次我们操作辅助台的bg1qiw, bh1csv, bg1gxh, bd2vww表现突出,源源不断地输送系数过来,使得我们在仅有的2000多个qso中,获得了1000多个系数。
传播的分析。在这次比赛前,预测太阳活动还是比较高的,sfi时不时地冲破100,比赛期间的sfi都在110以上,导致了北方比较高的muf。这对于我们挑战b7p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第一,从规则上来看,字头是不分波段的,这样,我们在其它波段努力就不会出现cqww那样10米上我们比b7p少那么多的字头,第二,低波段的分数比高波段要高,这一点很多人认为对北方有利,但是我认为,在春分过后,雨季之前,这个优势将不复存在。这次40米的表现也应证了此点。20米波段是这次最奇怪的一个波段,一方面,20米开通的时间变长了,大多数时间20米上都有噪音,不再像前几年那样有些时段20米接不接天线听起来一样,但是,这次20米的qso数量少得可怜,从一开始的状况就能看出来,到吃午饭20米都不上百,这在以前是极其罕见的,另外,有些字头在接收天线上能听清楚,在发射天线上反而听不见,天线的高度和覆盖的圆环地区并不完全重合。我相信,固定方向,不同高度的八木天线必将成为竞赛台的标准配置。在这次操作中,外籍操作员一直不太相信高波段南北有这么大的差异,他花了很多时间去听b7p高波段开通时我们这里的通联情况,并试图看一下我们这里的状况,每次都失望而归,我相信,在某些波段,我们也不是没可能达到b7p的状况,只不过我们的投入状况要大很多,事先的功课要做足。他在80米呆了很长时间,去听欧洲的状况,甚至想试试160米,被我们劝止了。40米这次的传播也很奇怪。我们唯一可能有转机的就是40米的高速通联,但事与愿违,40米一直稀稀拉拉,特别是在第二晚,我们基本上放弃了主叫,一直在频率上搜寻,欧洲没有大规模的开通,美国也是有一个没一个。老外时不时地问一下有没有380v的电源和2*2kw的合成功率放大器,说这个是目前战胜b7p的最重要的法宝...。由于这次大多数时间是扫地,加勒比地区好像开通的时间段较多,原来无法通联的时间也有获得加勒比电台的机会,这对于最近的dx hunter来说是个好消息,可以填补原来不容易的空白。
设备、天线上也有很多改进的地方。在下一次竞赛之前,我们会有一些新动作,欢迎关注。
非常感谢在本次比赛中支持b1z的各位同好和网友,欢迎来到b1z基地参观指导,共同切磋,提供绿色饮食、好酒(地主规定比赛中戒色不戒酒)。ba7ck,请联系bd1qxu将我们的下注转给友队。
下一场战争,我们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