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25196阅读
  • 1213回复

KP-800MAN 线性功率放大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20楼 发表于: 2009-01-09
'
春节前电路和变压器是否可以定型?
'

目前这种阴极接地的电路已经基本定型了,不过我最近还想把fu-80接成三极管用栅极接地的形式试验一下,看看效果。

变压器没什么好说的,会把交流电压提高到最高1600v,然后在1300v和1500v做两个抽头。

这几天主要是确定调谐线圈的抽头位置,这地方有点麻烦。电子管放大器由于是高阻抗元件,调谐器的q值远高于晶体管放大器。在14mhz以上往往偏离半圈就有可能找不到调谐点了,而在低波段差上半圈,输出功率就达不到要求。好久没深入研究电子管放大器了,这些需要我慢慢的适应进去。

而且由于电子管放大器的特点,在输出功率改变的时候,还需要对tun和load电容进行微调才能达到最大功率。这都是和晶体管放大器的使用完全不同的地方。
离线BD7JAC
发帖
38762
只看该作者 421楼 发表于: 2009-01-09
6bf也这么晚,是否可以找个滚筒式的可调电感调谐到需要的各频点,然后测试此时的电感量和q值,然后再从调谐线圈取抽头?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22楼 发表于: 2009-01-09
'
6bf也这么晚,是否可以找个滚筒式的可调电感调谐到需要的各频点,然后测试此时的电感量和q值,然后再从调谐线圈取抽头?
'

倒是有一个滚筒电感,周末抽时间拿出来试试,呵呵。

不过电感量可能不够大。
离线马申明
发帖
34
只看该作者 423楼 发表于: 2009-01-09
'
这几天主要是确定调谐线圈的抽头位置,这地方有点麻烦。电子管放大器由于是高阻抗元件,调谐器的q值远高于晶体管放大器。在14mhz以上往往偏离半圈就有可能找不到调谐点了,而在低波段差上半圈,输出功率就达不到要求。好久没深入研究电子管放大器了,这些需要我慢慢的适应进去。
'
谐振点应该能找到,只不过q值变了,直接影响的是滤波度.
'
而且由于电子管放大器的特点,在输出功率改变的时候,还需要对tun和load电容进行微调才能达到最大功率。这都是和晶体管放大器的使用完全不同的地方。
'
屏级恒压源:输入功率变化引起整机用电消耗变化,屏级电压的波动,此时屏级输出阻抗变化。
负载段阻抗:天(假负载)馈(跳线)系统的直流电阻的参与。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24楼 发表于: 2009-01-10
[quote=马申明]谐振点应该能找到,只不过q值变了,直接影响的是滤波度.

屏级恒压源:输入功率变化引起整机用电消耗变化,屏级电压的波动,此时屏级输出阻抗变化。
负载段阻抗:天(假负载)馈(跳线)系统的直流电阻的参与。[/quote]

我的试验结果好象不仅仅影响滤波效果,而是直接影响输出功率,所以匹配线圈的抽头位置找的很辛苦。干了好几天才勉强确定到15米波段的位置,10米波段的位置估计更加敏感。

想想春节后几十台机器要装,虽然大致确定了各波段位置,但是微调的工作应该也会很头疼,呵呵。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25楼 发表于: 2009-01-10
汇报一下最近几天的工作。
这几日都在确定调谐线圈的各波段抽头位置,目前确定了以下波段,并初步测试了输出功率。
阳极电压:1700v
帘栅极电压:600v
抑制栅极:0v(前几天尝试加上了16v的电压,似乎对输出功率并没有帮助,但是线性好了很多)

40米波段:550瓦
30米波段:510瓦
20米波段:480瓦
17米波段:450瓦
15米波段:400瓦

随着波段的提高,输入功率也逐渐的提高才能达到电子管饱和输出。阴极接地电路的弊端就是这样,实在没办法解决。估计要解决这个问题,非要用栅极接地的电路才行。可惜,没这方面的经验。

这几天的测试还发现电子管的屏极串联的消振电感会随着波段的提高发热量急剧增加,在40米波段用了7匝,到14mhz的时候减到4匝。今天测试21mhz要减到2匝才能保证不发热,我看很多电路上都是在50~200欧姆的电阻上直接绕上几圈,也没特别说明会发热。真搞不懂为什么?难道是因为我用的是普通碳膜电阻的原因???

上述的功率测试均是在fm模式下进行,有个哥们说如果按照峰值功率来算,几乎达到设计值了,呵呵。

我猜测,如果把电压提高到2000v或2200v,各波段输出功率提高2~300瓦应该不在话下。

这几天期末考试,没有监考任务的时候就在琢磨kp-800man。

累并快乐着,至少到目前为止,高电压还没让我尝到电击的苦头,哈哈。

小心驶得万年船。
离线BG9HJ
发帖
665
只看该作者 426楼 发表于: 2009-01-10
时老师辛苦了!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427楼 发表于: 2009-01-10
一样的静态条件,gg的输出会比ch-g的要大一些,推动也要大一些。gg的电路直接把输入送到输出了。

并且gg的比ch-g会稳定很多,换管也不用调机的中和。(gg在hf用一般管子都不要中和电容的。)
离线BA4IO
发帖
1865
只看该作者 428楼 发表于: 2009-01-10
距离出第一批不远了~~~~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29楼 发表于: 2009-01-10
[quote=老干部]一样的静态条件,gg的输出会比ch-g的要大一些,推动也要大一些。gg的电路直接把输入送到输出了。

并且gg的比ch-g会稳定很多,换管也不用调机的中和。(gg在hf用一般管子都不要中和电容的。)[/quote]

道理都懂。

关键是没弄过,不知道各极怎么连接。我估计国内也没几个人把fu-80接成gg方式吧?呵呵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430楼 发表于: 2009-01-10
80管子的结构不适合做gg的。成品的gg电路发射极都是用一些专用的gg结构管子为多,g1引出线是同轴的,把p和ch隔离开,g就是直接固定在底板上或通过盘型电容退耦接底板。p在管子上方如输出的lc或者是腔体。ch在底板以下。如此隔离就会很好,冷中和在fm以下根本不要调(甚至没有结构中和件)。

0bz很推荐的30s1是采用g2接地的直流回路,2组电源。其实也是用g2做隔离的两个回路。

所以按照管子设计选择电路比较靠谱,fu80不是很适合gg。
离线BD7JAC
发帖
38762
只看该作者 431楼 发表于: 2009-01-10
很多年前只玩过电子管收音机,前几年健伍的922看看过,这次在这帖子学到了不少电子管的技术,还有就是以前bd7iww的那个帖子。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32楼 发表于: 2009-01-11
21mhz以上的功率还是提不上去,今天晚上索性把低段搞了一下。

改变了一下电子管输出调谐电路形式,按照13年前我“独创”的电路重新搭了一个,呵呵。

把3.8mhz弄出来了。

目前80米波段输出功率大约和40米波段一样,约为550瓦左右,电子管效率为76%,输入功率差不多在20瓦。

事实上,现在电子管的输出回路是连续可调的,我看看输入回路是不是可以做成连续可调,嘿嘿。如果可以的话,就有点牛逼大了。 :d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33楼 发表于: 2009-01-11
还有件事情我可能要跟大伙先说明一下。

由于我对fu-80的估计有点过于乐观,按照目前的阴极接地的电路形式,21mhz以上的功率最终有可能达不到让人满意的程度,甚至在10米波段会很令人沮丧。

虽然我还在努力寻找把fu-80接成三极管使用栅极接地的参考电路,但是由于我承诺在春节后开始安排生产并陆续开始发货。所以,我给kp-800man定下的试验日期为春节那一天。也就是说,在春节前我还是会努力把这个问题解决。但是一旦到了春节还没有解决,那么我就仍然按照目前的样机实验电路开始安排生产。kp-800man也将会在那一天正式定型。

这事情我提前跟大家打个招呼,如果大家认可这个安排就请继续等待。如果不认可,怎么选择大家可以自己拿主意。
离线bd2bt
发帖
1116
只看该作者 434楼 发表于: 2009-01-11
那就先把低波段搞到设计值上。俺想玩玩低波段。
离线BA3CE
发帖
1652
只看该作者 435楼 发表于: 2009-01-11
fu-80(gu-80)就是24兆管子,很难在15米以上还有很高的增益。包括比较流行的572b,811等玻璃管都是如此,到了15米就开始功率严重下降。我当年做过几台fu80的机器,也遇到了同样问题。但如果改为栅极接地情况会好些,但是电路改动很大。
除非使用fu-728f等这样金属陶瓷管才可以保证整个hf段功率增益比较均匀。
我那四台机器照样订货,没有问题,这个是我预料到的。
'
还有件事情我可能要跟大伙先说明一下。
由于我对fu-80的估计有点过于乐观,按照目前的阴极接地的电路形式,21mhz以上的功率最终有可能达不到让人满意的程度,甚至在10米波段会很令人沮丧。
虽然我还在努力寻找把fu-80接成三极管使用栅极接地的参考电路,但是由于我承诺在春节后开始安排生产并陆续开始发货。所以,我给kp-800man定下的试验日期为春节那一天。也就是说,在春节前我还是会努力把这个问题解决。但是一旦到了春节还没有解决,那么我就仍然按照目前的样机实验电路开始安排生产。kp-800man也将会在那一天正式定型。
这事情我提前跟大家打个招呼,如果大家认可这个安排就请继续等待。如果不认可,怎么选择大家可以自己拿主意。
'
离线RAIN BD1ND
发帖
416
只看该作者 436楼 发表于: 2009-01-11
其实对于高波段来说 对功率 比地波段要 小 低端的天线很难做的增益很高 在10米 搞7单元的yagi 不是什么难事 对于40而言 随着天线的增益下降 要加些功率 才可以达到效果 什么东西都不是很完美 毕竟这管子比较的廉价 先做一边 弄到位就差不多了
离线fenglin
发帖
226
只看该作者 437楼 发表于: 2009-01-11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BA8CW
发帖
2483
只看该作者 438楼 发表于: 2009-01-11
我继续定,这个是我预料到28m以上不可能出大于500w的功率,fu80特性就这样的,况且是单管又在20w推动下!如果其它波段都能在800w就很满足了哈!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39楼 发表于: 2009-01-11
今天白天继续试验输出回路,刚才调出了3.8mhz,7mhz,10mhz,14mhz。

这4个波段的输入输出特性基本相同,各波段输出功率均大于500瓦(fm模式),输入功率均在15瓦左右。电子管效率均高于70%,还算不错。

白天我们这里的市电电压比较低,上面的功率均是在阳极电压1600v左右测量的。凌晨2点左右可以到1700~1800v之间,到时候我再测量一下输出功率。

目前使用的输出电路效率和调整简便性要好于传统的pi电路,我在完善一下把电路传上来给兄弟们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