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我的q9装机体会:拿到pcb板后首先要仔细检查线路板有没有隐蔽的缺陷。我用电表测量套件中通道版(模拟版)的一处贴片电容器,一只表笔接线路板的安装六角螺柱处(最重要的接地参考点),另一只表笔接即将检查的贴片电容的接地端,结果电表显示断路状态,经仔细查找,发现在另一处贴片电容的白色印字油漆标志掩盖下的地方过腐蚀,造成该处一小片地与大片地呈断路状态,使该电容无接地。可见,排除pcb板的隐蔽缺陷是装机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可能我的套件只是一个个案)。安装元件时要按照先小后大,先贴片后插件的顺序进行。我在安装贴片电容时,每焊好一个电容,都要用指针式电表的10k(或1k)电阻档测量焊接质量,如果焊接质量良好,电表指针会有明显的摆动。安装电阻时也要逐个测量,所安装的电阻经电表检测,其数值要与线路板上标注的数值一致。全部元件安装完成后,要仔细检查有没有遗漏的元件。我的q9完成元件安装后,开机有显示,但是按动菜单功能键,上、下键均无反应,就此我电话咨询时先生,他问:二极管是否焊反,当时我很自信地回答说绝对没有焊反。事后我检查面板时才发现有三只二极管漏装,这三只二极管就是对应于菜单功能键、上下键的,纠正后开机一切正常。安装二极管时要注意极性,二极管上有黑色标志的一端为负极,安装时应焊接在线路板印有二极管符号有短线的一端,另一端为正极。我的q9 在调试发射功率时,总是感觉功率偏小。为解决这一问题,把推动级的变压器次级由原来的二圈中心抽头改为三圈中心抽头,问题未得到解决。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有一只功放三极管的管脚有虚焊,纠正后发射功率大幅上升,7兆发射电流达到4a,14兆发射电流达到4.2a,21兆发射电流达到2a。装机是否能成功,关键要看安装是否认真。只要元件安装没有错误,自制元件能严格按照时先生设计的数据,成功的概率应该是100%。至于机器的调整需要经验加技巧,譬如调整发射功率,在ssb模式下的无话音静态电流不要调的太高,如果该电流调高到900mma时,机器可能会出现自激,其表现形式是按下ptt键,不说话,发射电流就会达到峰值,并且会一直上升,最后导致功放管烧毁。
'
首先恭喜你装调成功,由自己检查出问题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尤其是发现故障原因居然是一些让人想不到的错误。这时候,多半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呵呵。
一个套件的开发过程历经设想,规划,实验,打样,修改,出图,组织等等一系列过程后,一般都不会出现设计上的重大失误,因为对于负责任的设计师来说,重大的失误和缺陷将导致一个套件活动根本就走不到最后出货这个阶段。
我经常说,装套件首先要做到有恒心,有细心。在安装的过程中要做到每一个零件的安装和焊接都准确无误,每一个调试步骤都力求搞懂原理。说明书一定要看,电路图一定要会利用。装成功并不是目的,在装套件的过程中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我一贯反对不看电路图,不看说明书,遇到点问题就怨天尤人,就失去信心。比如检查故障的过程,如果实在看不出错误所在,最不济全部拆掉重来。只要掌握方法,只要学会掌握方法,有什么事情能难到天上去了呢?
从q9的设计考虑,它最多是q8的换代版本,很多地方都和q8很相似。不同的地方大约只有模拟板上变频和中放这两级了吧?也只不过增加了中放的区区4个中周需要调整而已。大多数人装q8都可以一次成功,装q9为什么会有人觉得难呢?在我看来,无非是q9的零件比q8多,安装和焊接出错的概率更高些罢了。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在安装的过程中更加仔细不就可以了吗?这应该不是做不到的,我想困难的大约是心静不下来吧?
机器装好了,好好总结一下装机过程中得到的心得体会。机器是有价的,而学到的东西是无价的。以有价换无价,岂不快哉?哈哈
再次祝贺你装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