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181阅读
  • 54回复

2000W电子管功放自动调偕视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D7IS
发帖
9878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1-06-12
楼主你不是要害人吗
离线BD4XR
发帖
8746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1-06-12
用超声波马达声音更小。
全时手动吗?
离线关则勇
发帖
8862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1-06-12
'
用超声波马达声音更小。
全时手动吗?
'
是的,有两种工作方式,自动和手动。
离线zgj
发帖
3883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1-06-12
全时手动是指的在自动工作时,可以手动干预而不会使系统出现问题
离线关则勇
发帖
8862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1-06-12
'
全时手动是指的在自动工作时,可以手动干预而不会使系统出现问题
'
正是这样的。
离线BD1BSH
发帖
397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1-06-12
来张新机照片鉴赏下。。。o(∩_∩)o~
离线bg4ffm
发帖
1297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1-06-12
真快啊,牛~~~
离线BG4KYA
发帖
7848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1-06-13
和我们本地出的木工刨床一个声音~~~嗖嗖的!
离线bg4agr
发帖
1544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1-06-13
有记忆功能吗,这个视频时首次调谐还是记忆的频率?
全功率调谐还是会降低功率调谐
看上去真爽
在线BA7CK
发帖
76067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1-06-13
腐败。。。
离线BA5DX
发帖
3797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1-06-13
'
热烈祝贺关老师取得的好成绩!! [表情]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天津生产的6至8千瓦单边带就有一套自动天线调节系统,我们在某军区发射台机房,当时看着那几个伺服电机欢快的旋转,密切关注设备上大大的驻波表,很快就将驻波调下来了,都佩服死机器的设计师了!大家可要记住,那时计算机并不普及啊!
'
ic-at500 就是没有cpu的自动天调
离线fuyunfan
发帖
2121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1-06-13
恭喜7jaa关老师大做即将面世~!!哈哈
离线关则勇
发帖
8862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1-06-14
'
热烈祝贺关老师取得的好成绩!! [表情]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天津生产的6至8千瓦单边带就有一套自动天线调节系统,我们在某军区发射台机房,当时看着那几个伺服电机欢快的旋转,密切关注设备上大大的驻波表,很快就将驻波调下来了,都佩服死机器的设计师了!大家可要记住,那时计算机并不普及啊!
'
谢谢老师的祝贺
离线BA7QT
发帖
6921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1-06-15
真是太毒了!!!!
离线BD7JAC
发帖
38454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1-06-15
强大的毒品横空出世,祝贺。
离线bg2rld
发帖
610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1-06-15
嘿嘿嘿,老关,别显摆了,快去干活...
离线关则勇
发帖
8862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1-06-15
'
嘿嘿嘿,老关,别显摆了,快去干活...
'
好的
离线BA7QT
发帖
6921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1-06-15
这是俺的奋斗目标!
离线wanglei72
发帖
368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1-06-18
很强大,很专业
很强大,很专业

自动匹配的理论是很成熟的,工艺实现确是相当复杂。有几个问题需要探讨:

-机械结构要求有一定的精度,旋转的角度与可变电容电感的量值要有对应关系。当然这是较高要求了,为了实现精确的匹配,实际情况也不是必须的。

-实现匹配的指标数据采集方式,如果仅是测试驻波来实现自动匹配,那么用驻波计算出来的匹配方案不唯一,也就是计算之后的结果都要机械结构去试探是不是正确的,多个计算结果都要机械结构执行一次,比较每次的驻波结果,这样匹配速度就打折扣了。其实机械结构试探也是测试数据的一个方法。如果测试的驻波是复数的,也就是带有相位关系的驻波值,这样解数学方程就可以得到唯一解了,可以确定的给出机械定位数据,这个过程也要测量频点频率数据,频率也要参与计算的。

-计算方法,上面说的计算是理想的计算方法,也就是有复数驻波变量,频率变量,确定的匹配网络参数,归纳出严谨的计算方程。也可以不用那么严谨,可以按照匹配网络结构,确定匹配动作路线,边执行机械结构边测量相应的复数驻波的变化轨迹,达到逼近最优结果。


-匹配网路如何实现匹配空间全覆盖,每一种匹配网络方案都有匹配的死区,不同的频点、不同的感性、 容性负载就有可能顾及不到的情况,可能使得匹配达不到指标,匹配计算结果可以给出改正匹配方案的建议。


-匹配的精度,cw发射情况下,可以实现很理想的驻波,实现1.1的驻波以下都是可以的。调制情况下,或者谐波很大,驻波精度就打折扣了

-放大机的输出稳定空间,放大机很有可能只在很局限的负载空间里是稳定的,也就是匹配过程中,放大机会自激,这时测量的任何驻波和频率数据都是假的,计算出来的结果是错误的,机械结构会象疯了一样乱动。

-最简单的自动匹配方案是,匹配网络的两个可变的电容或电感变量按照排列组合遍历收索。老式的机械的自动匹配都是这样实现的。这个最实用,最稳定,匹配速度最慢。


大家一起探讨
离线关则勇
发帖
8862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1-06-19
'
很强大,很专业
自动匹配的理论是很成熟的,工艺实现确是相当复杂。有几个问题需要探讨:
-机械结构要求有一定的精度,旋转的角度与可变电容电感的量值要有对应关系。当然这是较高要求了,为了实现精确的匹配,实际情况也不是必须的。
-实现匹配的指标数据采集方式,如果仅是测试驻波来实现自动匹配,那么用驻波计算出来的匹配方案不唯一,也就是计算之后的结果都要机械结构去试探是不是正确的,多个计算结果都要机械结构执行一次,比较每次的驻波结果,这样匹配速度就打折扣了。其实机械结构试探也是测试数据的一个方法。如果测试的驻波是复数的,也就是带有相位关系的驻波值,这样解数学方程就可以得到唯一解了,可以确定的给出机械定位数据,这个过程也要测量频点频率数据,频率也要参与计算的。
-计算方法,上面说的计算是理想的计算方法,也就是有复数驻波变量,频率变量,确定的匹配网络参数,归纳出严谨的计算方程。也可以不用那么严谨,可以按照匹配网络结构,确定匹配动作路线,边执行机械结构边测量相应的复数驻波的变化轨迹,达到逼近最优结果。
-匹配网路如何实现匹配空间全覆盖,每一种匹配网络方案都有匹配的死区,不同的频点、不同的感性、 容性负载就有可能顾及不到的情况,可能使得匹配达不到指标,匹配计算结果可以给出改正匹配方案的建议。
-匹配的精度,cw发射情况下,可以实现很理想的驻波,实现1.1的驻波以下都是可以的。调制情况下,或者谐波很大,驻波精度就打折扣了
-放大机的输出稳定空间,放大机很有可能只在很局限的负载空间里是稳定的,也就是匹配过程中,放大机会自激,这时测量的任何驻波和频率数据都是假的,计算出来的结果是错误的,机械结构会象疯了一样乱动。
-最简单的自动匹配方案是,匹配网络的两个可变的电容或电感变量按照排列组合遍历收索。老式的机械的自动匹配都是这样实现的。这个最实用,最稳定,匹配速度最慢。
大家一起探讨
'
        您老哥是这方面的专家了,您了解得非常深入,还要请您多多指导.
但有时我们也要推翻一些传统的观点,接受一些新的观念,.......关于这方面的一些东西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和国内的爱好者共同分享,..... 在此还是要感谢那些支持和帮助我们的朋友,您们的支持直接推动了国内业余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放眼世界吧,走出我们思维中的那个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