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kn-q8,也是成功的。随感觉效率低了些,但不是管子的毛病,而是应该继续提升输出功率,整到15-30w的时候那个电路的效率一定不低。时老师留的余量太大,要么就是机壳太小, [表情] ...
'
q8和q7一样,末级电路的效率都比较低,这里有单管工作点较高的原因,也有激励功率的因素。
我一般推荐使用irf管的时候尽量采用推挽输出,这样工作点可以允许取的稍微低些,比如kn900的末级的效率就做的相当高。当年很多人都会发现,在整机电流为3a左右的时候,kn900就可以轻松的输出20瓦以上的功率,而这个3a的电流还包括了单片机,lcd,dds以及功放的推动级消耗的功率。算起来真正消耗在末级两只irf510上的电流也不过2a多一点而已,推算末级的效率也在70%以上。
08年我发布的kp-100功率放大器,13.8v下输出100瓦的时候,整机电流也不过13a左右。这个效率比起专用发射管似乎也不能算低的,如果设计在24v的时候,我相信效率还要更高些。
总之,我的观点是业余diy不必事事循规蹈矩,因为回过头来看我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凡是循规蹈矩的同学,最终大多一事无成。相反,许多调皮捣蛋的同学,长大以后有出息的反而占了多数。
但是,我还有一个观点。不循规蹈矩,并不代表可以胡来。世间的事情总有一个原则,而业余无线电diy也同样如此。随着实践不断的深入,理论上的指导也会越来越重要。刚开始的时候经验可以代替理论,而当diy深入到没有人可以提供经验的时候,则相对系统的理论学习就必须开始了。否则,业余diy的水平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业余水平上。
但不管怎么说,我反对的是凡事不讲实践,只空谈理论的专家。须知理论是实践的典型总结,理论反映了一定的实践问题,但是决不是可以代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