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算法确实有点难,我之前只做过100多k的,取的天线电流和电压的相位(过零比较),有针对性的进行调节。
但是频率升高后,这种方案不是太可行,首先比较器要求比较高,而且精度比较难保证,特别是测量相位差,可能需要fpga,所以要保证算法快,就会有一定的牺牲!
我不知道真正的成品天调里面大致是一个什么过程,单靠驻波感觉算法比较难搞!
'
高频负载匹配过程可以相当于解一个常系数二元二次方程组,可以理解成ax^2+by^2=0,如果系统的参数已知,也就是常系数a 和b已知,那么可用通用解的办法计算出结果,应该有两个或更多不同解,这两个解都可以满足负载完美匹配到50欧,这两个解至少有一个解使用电路中的电容或电感实现,这个自动匹配就实现了。
我们常说的驻波值是个标量,只能相当于a和 b的其中一个系数,那么用标量驻波值就不能用上面的方法解方程组,但可以用数值法去解,也就是排列组合,遍历搜索,对分搜索,找到这个解,这个过程理论上也是在控制过程已知,对过程系统辨识或者状态观测的方法。一旦找到的方程解那么两个系数的另一个,也就是驻波的复量,相位角也就能计算出来了。
如果追求a和 b都是已知,用第一种方法去解,那么就要去测量驻波的相位角,不建议用计算法去测,用硬件解调法。我见过一个方案,用a/d变换取数据,然后用 dsp去计算解调,这个方法眼前不现实,可能将来软件无线电成熟底成本后能可行。
不管用什么方法解方程,实现这个解的电容和电感有 l 型, t 型,tt 型,这些方法都可以去满足方程的解,这些方法的解的区别是频率响应特性不同,还有就是每种器件的内部分配的电压和电流不同,有的器件可能路过高压区,有的器件可能路过高电流区,我们有理由根据成本去考虑匹配的方案,使得器件不承受高压,不承受高功率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