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173阅读
  • 152回复

发现一篇老文章《打破灵敏度的迷思》,不知道对SSB接收是否同样有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5-06-06
'
再延伸一下(走题了): 为什么我们的套件设计者都不喜欢加在接收agc?不喜欢在功放加alc?
'

可能我们的共同点都是有过10多年业余电台操作实际经验的吧?呵呵
离线BA5AG
发帖
4257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5-06-06
'
由于710的整机增益比较高,所以在机器处于最高增益的时候,接上谐振天线在晚上的40米段噪音还是满大的。机器设置有手动的中放增益控制,根据频率上噪音电平大小调到合适位置,效果尚可接受。
不接天线的时候,噪音自然很低了,但是这似乎又没什么实际意义,呵呵。
'
用了两块1350,增益自然很高了,但是1350的噪声比较大,而且停产多年...
离线硅两瓦
发帖
2089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5-06-06
我认为一个套件的成功在于是否适合各个技术层次朋友diy,是否适合不同收入阶层的朋友,是否能在性能和价格上取得比较好的平衡。能为爱好者学习无线电技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供一个平台。
  因此,我认为套件的调试并不是越简单越好,学习技术就是在调试中收获的,安装“一装就响”的套件充其量最多就是学学焊接技术而已。。。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5-06-06
'
用了两块1350,增益自然很高了,但是1350的噪声比较大,而且停产多年...
'

mc1350的性能的确比不上最近生产的中放专用ic,但似乎噪声并不是十分的大,起码是可以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的.如果我没记错,美国卖到天价的k2套件似乎也是用mc1350做的中放.
离线BA5AG
发帖
4257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5-06-06
套件和人一样也要分档次的,你硅两瓦那么高档次的,当然不应该来做一装就响的,但是还有很多初学者,还有很多站在门外想踏一只脚的,这时候,给个一装就响的就很合适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5-06-06
[quote=硅两瓦]我认为一个套件的成功在于是否适合各个技术层次朋友diy,是否适合不同收入阶层的朋友,是否能在性能和价格上取得比较好的平衡。能为爱好者学习无线电技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供一个平台。
  因此,我认为套件的调试并不是越简单越好,学习技术就是在调试中收获的,安装“一装就响”的套件充其量最多就是学学焊接技术而已。。。[/quote]

调试简单现在也成了罪过了,呵呵.

离线BA5AG
发帖
4257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5-06-06
'
mc1350的性能的确比不上最近生产的中放专用ic,但似乎噪声并不是十分的大,起码是可以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的.如果我没记错,美国卖到天价的k2套件似乎也是用mc1350做的中放.
'
对了,你两个1350中间过了什么?lc?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5-06-06
'
对了,你两个1350中间过了什么?lc?
'

用晶体滤波器作为负载.两个1350分别在晶体滤波器的一头一尾.
离线BD7FP
发帖
2528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5-06-06
'
可能我们的共同点都是有过10多年业余电台操作实际经验的吧?呵呵
'
对有经验的老手来说,将机器的灵敏度调到合适的位置可以得到较好的接收效果,也可以通过控制话音音量来保持输出功率,不过在实际通联中很多朋友做不到。在频率上经常遇到用套件出来的朋友,信号强弱变化很大,因此就感觉到发射机的alc,接收机的agc并不是鸡肋。要想将机器搞得完美一些,加上这些东西还是好一些吧。
离线BA5TX
发帖
4053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5-06-06
'
套件和人一样也要分档次的,你硅两瓦那么高档次的,当然不应该来做一装就响的,但是还有很多初学者,还有很多站在门外想踏一只脚的,这时候,给个一装就响的就很合适
'

如果你认为某个套件对你来说太简单了,你不选择它就是了 我以前也搞过成品组件与散件套件,两块板子之间连接几根线就可以使用的成品组件,还是有人反映连不起来... 有的动手能力较好的火腿,拿到套件不到半天时间就装调好并配合139收信机出来做通联了
离线BA5TX
发帖
4053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5-06-06
'
对有经验的老手来说,将机器的灵敏度调到合适的位置可以得到较好的接收效果,也可以通过控制话音音量来保持输出功率,不过在实际通联中很多朋友做不到。在频率上经常遇到用套件出来的朋友,信号强弱变化很大,因此就感觉到发射机的alc,接收机的agc并不是鸡肋。要想将机器搞得完美一些,加上这些东西还是好一些吧。
'
看来kn711可能会有alc与agc ,还得要加上att
离线BA5TX
发帖
4053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5-06-06
'

不接天线的时候,噪音自然很低了,但是这似乎又没什么实际意义,呵呵。
'
不接天线的时候8欧喇叭两端大约有20多毫伏的噪声........
离线bg2ey
发帖
3235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5-06-06
我孤陋寡闻,请教各位最小可辩信号强度和灵敏度是一个概念吗?
离线BA7EI
发帖
7096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5-06-06
'
我孤陋寡闻,请教各位最小可辩信号强度和灵敏度是一个概念吗?
'
你别谦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6934-1995
短波单边带接收机机电性能测量方法


6.3 基准灵敏度
6.3.1 定义
系指在规定的频率和规定的调制下,接收机音频输出端获得标准信纳德或者标准信噪比时的输入信号电平。
6.3.2 测量方法
  a. 按图3连接设备。发射类别j3e、a3e、a1a、a1b用单信号源,r3e和h3e用双信号源。

////////图片传不上///////






                  图3 测量接收机特性的框图
1—射频信号发生器g1;2—射频信号发生器g2;3—射频信号发生器g3,按需设置;4—匹配网络和混合匹配网络按需设置;5—待测接收机;6—频带限止滤波器,按需设置;7—音频试验负载;8—音频频率计或计数式频率计;9—失真系数仪,按需设置;10—音频电压表;11—音频频谱分析仪或音频选频电压表,按需设置;12—音频信号发生器,测量a3e的频率响应时用。
  注:仪表8、9、10、11的输入阻抗z1必须满足:z1>>rl。
b. 将一标准输入信号加至 接收机的输入端。
c. 调节接收机射频增益(或音量控制),以获得基准输出电平。
注:对于用于移动通信的单边带接收机,有的没有射频增益控制功能,则调节音量控制,以获得基准输出电平。
d. 调节标准输入信号电平以产生标准信纳德或标准信噪比,记下这时的输入信号电平(电动势)。
e. 步骤d所记录的电平就是基准灵敏度,用微伏或分贝微伏表示。
本标准规定基准灵敏度指标可用输出信噪比的测量结果表示。即将标准输入信号电平调节在接收
gb/t 6934-1995

机规定的基准灵敏度值时,测量出其输出信噪比。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bg2ey
发帖
3235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5-06-06
呵呵,
有效的灵敏度指标是一个相对值,在不同的信噪比条件下会有完全不同的值。
用一个毫无实用意义的最小可听信号强度来标定灵敏度指标是一种夸大宣传。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虚假广告。对于初学者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恶意误导。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5-06-06
这让我想起来前几年到商店里看一些手提的小录音机,喇叭上面用很大的字体赫然标着300瓦,500瓦,甚至上千瓦的功率值。每当看到这些惊人的数字,我都哑然失笑。

无线电是一个很科学的东西,尤其是我们给出的参数指标更要严谨慎重,在测试指标上如果也要玩文字游戏,尤其在现在的爱好者越来越多的接触到专业知识之后,那么就很可悲了。

我无意拿任何套件做比较,只是希望我们这个圈子里少一些浮夸,多一些客观真实。
离线BD5HQA
发帖
189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5-06-06
'
用晶体滤波器作为负载.两个1350分别在晶体滤波器的一头一尾.
'
好熟悉的结构,呵呵。不知您为何对环混如此不信任?我到觉得710混频用环混在增益分配上会更加合理,哪怕用2ap9,1n60都会使整机的动态范围和本低噪音明显改善。
离线BD6CR
发帖
5950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5-06-06
欢迎任何的公开的坦诚的技术探讨,我将对过激言论或不合适的言论进行删除,也许比较主观。谢谢大家的配合!
离线硅两瓦
发帖
2089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5-06-06
'
套件和人一样也要分档次的,你硅两瓦那么高档次的,当然不应该来做一装就响的,但是还有很多初学者,还有很多站在门外想踏一只脚的,这时候,给个一装就响的就很合适
'

我的档次很低,水平更谈不上的.我说的不一定每个人都看明白,看明白的人是有的,但不一定回帖,因为知道我想表达些什么就可以了,说得太直白会挨砖头的.请理解"一装就响"不代表低档次,它可以是很高级的东东.
    衷心向5区ham致敬,多出几个bd5ik造福diyer.......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5-06-06
'
好熟悉的结构,呵呵。不知您为何对环混如此不信任?我到觉得710混频用环混在增益分配上会更加合理,哪怕用2ap9,1n60都会使整机的动态范围和本低噪音明显改善。
'

错了,哥哥~~我对环混很信任,呵呵.

但是,我是作为一个项目的设计者,我要对整个项目负责.
我来谈谈我坚持不使用环混的理由吧,但是这种谈话仅代表我个人的技术观点,不涉及其他任何人.

二极管环型混频器毫无疑问是各种常见混频器中动态范围最大的一种类型,这一点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深信不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环型混频器在成品电台中却极少被采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而且您应该还可以看到,这种二极管环混的造价并不太高,甚至远远比一只mc1496和upc1037要低.您难道没有一点疑惑吗?传说中这么优秀的混频器为什么在大多数商品电台中沦落到坐冷板凳的景遇呢?

另外,您说的动态大和噪音低,可是您如果仔细考虑一下这种二极管环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性以后就可以知道,其实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柄双刃剑了.换句话说,二极管环混的很高的负增益在很大程度上才带来了动态大,噪音小的表面现象.而为了弥补这种变频器的负增益,在二极管环混前后要额外的加上放大器,才能被实用于电路中.

事实上,促使我坚持不采用很有噱头的二极管环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二极管环混不适合初学者手工制作..即使是象使用二极管变频电路的国产军机10瓦单边带来说,作为军工产品要求的一致性,在电路中也要做复杂的电容平衡补偿才能勉强达到40几个db的载波抑制比.而业余条件下的电路能达到这种要求吗?从环混的结构上来看,环混的载波抑制比指标几乎全部依赖于二极管的一致性和输入输出线圈平衡性.第一个要求对套件组织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而第二个要求对初学者来说不如说是天方夜潭.连载波抑制比在业余条件下都很难做的很高?还能谈得上隔离度吗?还能谈的上大动态范围吗?

上面只是我个人的技术看法,不一定是准确的.我要说的是,每个设计师都有每个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和考虑的重心.某一项指标高,不代表所有的指标高,更不能说明只有使用了某某器件才能达到高性能.

一家之言,不可对号入座.谨与同好们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