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394阅读
  • 63回复

天线铝塔已完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D7ISO
发帖
1317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5-05-26
'
看图吧!我们的设计图。
'
塔高9米,天线3波段3单元天线重量30kg,立杆重量20kg-30kg,安装时塔上会有两个重量级人物算200kg ,你帮助设计一个塔,便宜的话深圳这里还有人要定购
离线BA7MY
发帖
672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5-05-26
好 专业的是不错 但是不知道贵不贵
离线bg7jmz
发帖
9888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5-05-26
'
塔高9米,天线3波段3单元天线重量30kg,立杆重量20kg-30kg,安装时塔上会有两个重量级人物算200kg [表情] ,你帮助设计一个塔,便宜的话深圳这里还有人要定购 [表情]
'
抗压强度没什么问题。关键是抗弯和抗剪。请给出天线招风面积,上部八木的重量和等效的重心,架设高度(对地面,不是楼面)。深圳是台风地区,要考虑横向风荷载和地震水平加速度产生最大剪力。
离线BD7ISO
发帖
1317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5-05-26
'
抗压强度没什么问题。关键是抗弯和抗剪。请给出天线招风面积,上部八木的重量和等效的重心,架设高度(对地面,不是楼面)。深圳是台风地区,要考虑横向风荷载和地震水平加速度产生最大剪力。
'

天线wind load=9.1sqft
天线主梁长度5.6米
天线海拔高度120米
离线关则勇
发帖
8862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5-05-26
这样的塔如果装上八木天线台风来时一定怕怕d
离线关则勇
发帖
8862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5-05-26
[quote=关则勇]这样的塔如果装上八木天线台风来时一定怕怕d[/quote]
一定要多加些拉线呀!
离线bg7jmz
发帖
9888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5-05-26
'
天线wind load=9.1sqft
天线主梁长度5.6米
天线海拔高度120米
'
iso:八木所在水平面离塔顶多高?
    塔自重多少?二段塔身总高9米没错吧?
    塔身立柱四根铝合金型材的角铝断面边长多少、厚度多少?
我手上找不到铝合金的型材材料力学参数,过几天把结论告诉你。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不知道要计算,但估计的尺寸只大不小,99%都大大超出实际的理论用料。你只管放心用,我回头算出来给你看看,全当吃颗定心丸。
离线bg7jmz
发帖
9888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5-05-26
'
天线wind load=9.1sqft
天线主梁长度5.6米
天线海拔高度120米
'
iso:八木所在水平面离塔顶多高?
    塔自重多少?二段塔身总高9米没错吧?
    塔身立柱四根铝合金型材的角铝断面边长多少、厚度多少?
我手上找不到铝合金的型材材料力学参数,过几天把结论告诉你。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不知道要计算,但估计的尺寸只大不小,99%都大大超出实际的理论用料。你只管放心用,我回头算出来给你看看,全当吃颗定心丸。
离线BA7MY
发帖
672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5-05-26
老大 不要搞错啦 这是2个塔 4米 5米 架设4付天线
离线bg7jmz
发帖
9888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5-05-26
'
天线wind load=9.1sqft
天线主梁长度5.6米
天线海拔高度120米
'
天线高度只要塔高+塔顶到八木平面的高度之和就行了,用来计算风荷载对塔底的弯矩。深圳地区按照国家标准:风荷载按0.8kn/每平方米,活荷载系数1.4,与海拔无关.另:深圳地区风荷载的作用远远大于你的天线那点重量在地震时水平加速度带来的影响,所以不再考率.只按风荷载计算就行了.
离线BD9DM
发帖
3253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5-05-26
'
天线高度只要塔高+塔顶到八木平面的高度之和就行了,用来计算风荷载对塔底的弯矩。深圳地区按照国家标准:风荷载按0.8kn/每平方米,活荷载系数1.4,与海拔无关.另:深圳地区风荷载的作用远远大于你的天线那点重量在地震时水平加速度带来的影响,所以不再考率.只按风荷载计算就行了.
'

到底是专家pf!
离线bg7jmz
发帖
9888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5-05-26
'
到底是专家pf! [表情] [表情] [表情]
'
酒地迈克,别哄我开我心了.
狗屁专家!大学四年,学的就是这个.这点再不会就好比上短波报呼号不会字母解释法!
离线关则勇
发帖
8862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5-05-26
'
老大 不要搞错啦 这是2个塔 4米 5米 架设4付天线
'
原来是两个塔,我还以为是一个塔呢,4-5米那就没问题.
离线BD7ISO
发帖
1317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5-05-26
这可以是1个塔9米,2个塔5米和4米。
jmz塔高按5米计算。
角铝是4x4cm,厚3mm。
塔结构:30x30cm,间隔60cm。
天线离塔顶1米。
roataor距塔顶2米。
三面拉3-4mm钢丝绳。


风可能是一方面问题(天线高度120米),主要问题是防雷(深圳是雷区 ),有这方面专家请指导!
离线bg7jmz
发帖
9888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5-05-27
结构满足强度要求,计算结果见附件.



附件:iso的铝合金天线塔强度计算

条件:

1、      铝合金比重按2.7克/每立方厘米;
2、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没有找到,按纯铝计算(实际上铝合金强度比纯铝高,计算结果是偏于保守的),按照 700公斤/每平方厘米,金属材料各向同性,抗拉抗压一样;
3、天线自重30公斤;
3、转向器自重按50公斤计算;
4、天线招风面积9.1平方英尺=8454平方厘米;
5、塔身截面30x30平方厘米;
6、结构截面4x2.31=9.24平方厘米;
7、 按照在同一高度上钻孔进行螺栓联结且每条角铝的“l”面上各钻一个直径10毫米孔考 虑:角铝最薄弱处截面为4x(2.31-2x0.3x1.0)=6.84平方厘米
8、塔身横向、斜向拉杆尺寸不详,计算中不考虑超静定结构带来的强度提高作用。
只考虑此部分自重对结构的压应力,自重估计按四根主角铝重的2倍计算。结果便于保守;
8、风荷载按深圳地区情况套用建工部房屋设计规范取800公斤/每平方米;风振系数1.4。
9、地震荷载按照天线自重的0.2倍g (重力加速度)计算,与风荷载相比影响太小,不再计算;


下面是计算结果(括号外是5米的,括号内是4米的):

正常使用时:

塔的最大轴向压应力在底部,其值为:11.7(11.0)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施工阶段,考虑四条对边中相对二边塔顶各站一人时:

塔的最大轴向压应力在底部,其值为:32.5(31.8)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当只有一侧站一人时:

站人一侧最大轴向压应力28.7(28.0) 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另一侧最大轴向压应力24.2(23.7) 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当二人都站在一侧时:

站人一侧最大轴向压应力45.7(45) 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另一侧最大轴向压应力36.7(36.4) 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台风季节时(10级):5米塔

风荷载:8454x0.08x1.4=946公斤
塔底最大弯矩:946x(500+100)=567600公斤厘米
结构抗弯刚度i=4x9.24x(15/2)(15/2)=2079

拉应力(离迎风面近的一侧567600/2079-11.7=261.3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压应力(离迎风面远的一侧567600/2079+11.7=284.7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4米塔

风荷载:8454x0.08x1.4=946公斤

塔底最大弯矩:946x(400+100)=473000公斤厘米
结构抗弯刚度i=4x9.24x(15/2)(15/2)=2079

拉应力(离迎风面近的一侧473000/2079-11=216.5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压应力(离迎风面远的一侧47300/2079+11=238.5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结论:本结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除由于根部固定强度不足在台风时被连根拔起情况外,塔身结构不会出现破坏。
离线BA7MY
发帖
672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5-05-27
那还可以 性价比不错 作为ham使用 绝对够了
离线BD7ISO
发帖
1317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5-05-27
非常感谢jmz的专业定心丸

现在只要解决防雷问题就更加安全了。
离线BA5DX
发帖
3803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5-05-27
请问对角的那根支撑试对称装好还是装邻近的两面?或者是对称的但是每隔一层换两面装?
离线BA7NQ
发帖
10257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5-05-27
'

结构满足强度要求,计算结果见附件.
塔的最大轴向压应力在底部,其值为:11.7(11.0)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施工阶段,考虑四条对边中相对二边塔顶各站一人时:
塔的最大轴向压应力在底部,其值为:32.5(31.8)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当只有一侧站一人时:
站人一侧最大轴向压应力28.7(28.0) 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另一侧最大轴向压应力24.2(23.7) 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当二人都站在一侧时:
站人一侧最大轴向压应力45.7(45) 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另一侧最大轴向压应力36.7(36.4) 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台风季节时(10级):5米塔
风荷载:8454x0.08x1.4=946公斤
塔底最大弯矩:946x(500+100)=567600公斤厘米
结构抗弯刚度i=4x9.24x(15/2)(15/2)=2079
拉应力(离迎风面近的一侧567600/2079-11.7=261.3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压应力(离迎风面远的一侧567600/2079+11.7=284.7公斤/平方厘米<700公斤/平方厘米
结论:本结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除由于根部固定强度不足在台风时被连根拔起情况外,塔身结构不会出现破坏。
'

晕!!!看都看不懂,好专业,这里真的是藏龙卧虎啊!
离线BD7ISO
发帖
1317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5-05-27
'
晕!!!看都看不懂,好专业,这里真的是藏龙卧虎啊! [表情]
'
是否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将塔横放,塔两端为支点,可以承重700kg :rolle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