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68913阅读
  • 2180回复

如何建立自己的时间和频率基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2VO
发帖
5764
只看该作者 260楼 发表于: 2005-07-27
'
万年历是否真的万年准确?
这个问题看上去奇怪,不过作为研究日历算法还是应该想一想。我没有查阅太多资料,也不知道下面的计算对不对,所以贴出来供有兴趣的朋友们讨论吧。
我们学计算机软件的可能都在第一学年打印过日历表,因此知道计算闰年的方法是:
闰年=布尔量((年被4整除 或者 年被400整除) 并且 年不能被100整除);
我们用这个公式计算闰年,并打印任何一年的日历表。
可是我查了一下资料,年是地球绕日一周的时长。目前的观测结果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
这就出问题了:
由于每年多出5小时48分46秒,所以人们就规定每4年一闰年。这样每年又导致负44分56秒的误差。为了更精确的计年,人们还规定能被100整除的年不要再闰了,这样每400年只有97个闰年,误差降到了每400年2小时53分20秒(没有精确验算计算,但我想不会错得太远)。因此就出现了上面的布尔表达式。我们见到的万年历都是这样计算的。
可是按照这个误差,8个400年就又差将近一天了,那么公元3000-4000年之间必少一个闰年。
那我们的万年历还能准吗?具体是哪一年少呢?谁又知道历法有没有规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地球自转不均匀的误差被utc的闰秒解决了,但我们自己规定的计年误差如何解决呢?是不是还没开国际会议呢?还是我不知道详细的资料?
俺不明白咧! [表情] [表情]
'

您这个问题以前我也追究过,记得当时一年是365.24219x天,那么4年一闰,尾数就成为1/4-0.24219 = 0.00781。
然后100年1不闰,误差就成为1/100-0.00781 = 0.00219。
再来400年再闰,误差就成为1/400-0.00219 = 0.00031。
这正是3000-4000年少一个闰年!
可以这样来:
1年=365 + 1/4 - 1/100 + 1/400 - 1/4000 - 1/16000
误差就减少为几十万年不差1天了。
这样,闰年法就是:被4整除的闰年,但又能被100整除的不闰年,但又能被400整除的还要闰年,不过能被4000整除的再不闰年,同时被16000整除后的第400年也不再闰年。
不过,地球的转速不稳定,正像闰秒没有规律一样,闰年即便有了更细的规律,到时候也需要打破的吧?


又及:1年到底有多少天?
根据1960年的定义,历元1900年回归年的31556925.9747分之一为1秒,因此当时1年为31556925.9747/86400=365.2421988天。后来的原子秒定义也是根据这个来的。由于好几年没有闰秒,说明现在的1年与当时的1年差别不大。以后即便2年一闰秒,那也就是1年=365.242205天,对这个闰年法没什么影响。我的推断是否有问题?
离线bd1es
发帖
2096
只看该作者 261楼 发表于: 2005-07-27
感谢2vo老师,算得太细了。可是我还是不知道人为规定与计算是否相符?

本来这个帖子想贴到time.ac.cn,可是他们的服务器不能生成验证码了,发不上去,哈哈。可能是总有人给他们捣乱,他们就这样dos了。

再次感谢您,您的公式我要收藏了!

73

'
您这个问题以前我也追究过,记得当时一年是365.24219x天,那么4年一闰,尾数就成为1/4-0.24219 = 0.00781。
然后100年1不闰,误差就成为1/100-0.00781 = 0.00219。
再来400年再闰,误差就成为1/400-0.00219 = 0.00031。
这正是3000-4000年少一个闰年!
可以这样来:
1年=365 + 1/4 - 1/100 + 1/400 - 1/4000 - 1/16000
误差就减少为40万年不差1天了。
这样,闰年法就是:被4整除的闰年,但又能被100整除的不闰年,但又能被400整除的还要闰年,不过能被4000整除的再不闰年,同时被16000整除后的第400年也不再闰年。
不过,地球的转速不稳定,正像闰秒没有规律一样,闰年即便有了更细的规律,到时候也需要打破的吧?
[表情] [表情] [表情]
'
离线bd1es
发帖
2096
只看该作者 262楼 发表于: 2005-07-27
我理解增加闰秒的调整就是不想改变天的完整性。那么我推想专家们也不想改变年的完整性。我认为您的推断完全正确。

只是这年的计算误差是人为的,那么不知多少年后人们可能会改变日历的计法,或者根据行政文件调整来调整去的。


'

又及:1年到底有多少天?
根据1960年的定义,历元1900年回归年的31556925.9747分之一为1秒,因此当时1年为31556925.9747/86400=365.2421988天。后来的原子秒定义也是根据这个来的。由于好几年没有闰秒,说明现在的1年与当时的1年差别不大。以后即便2年一闰秒,那也就是1年=365.242205天,对这个闰年法没什么影响。我的推断是否有问题?
'
离线BG2VO
发帖
5764
只看该作者 263楼 发表于: 2005-07-27
'
感谢2vo老师,算得太细了。可是我还是不知道人为规定与计算是否相符?
本来这个帖子想贴到time.ac.cn,可是他们的服务器不能生成验证码了,发不上去,哈哈。可能是总有人给他们捣乱,他们就这样dos了。 [表情] [表情]
再次感谢您,您的公式我要收藏了!
73
'
嘿嘿,正式的公式就是y*365+[y/4]-[y/100]+[y/400],但我想在后面来个-[y/4000]还是很顺理成章的,这个系列的特点就是后面的分母一定能被前面分母整除,而且符号要相间变化。因此,再来个-[y/16000]就有些不对了(符号没变)。
([]为取整)
离线BG2VO
发帖
5764
只看该作者 264楼 发表于: 2005-07-27
'
我理解增加闰秒的调整就是不想改变天的完整性。那么我推想专家们也不想改变年的完整性。我认为您的推断完全正确。
只是这年的计算误差是人为的,那么不知多少年后人们可能会改变日历的计法,或者根据行政文件调整来调整去的。 [表情] [表情]
'

是啊是啊,如果不闰秒,早晚日夜要颠倒;如果不闰年,早晚春夏秋冬要轮回。
离线BG2VO
发帖
5764
只看该作者 265楼 发表于: 2005-07-27
'
您太谦虚了,学生怎么能指教老师?
我个人提一点不成熟的建议:锁相环用mc1451xx系列的,元器件数量少切外围电路简单!元器件等材料成本必须只占总销售价格的66%以下(以免您亏损),天线搞成外接的.
'
哦谢谢,mc1451xx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查了一下这个系列很不错,频率都够高的,最差的mc145106,也是4mhz的。我手头上正好有这个的datasheet,但发现该pll的鉴相器是内部的,而我这里需要比较两个10khz的信号,因此还是不能用啊。
离线bd1es
发帖
2096
只看该作者 266楼 发表于: 2005-07-27
'
是啊是啊,如果不闰秒,早晚日夜要颠倒;如果不闰年,早晚春夏秋冬要轮回。 [表情] [表情] [表情]
'

这就叫黑白颠倒,四季不分

不过地球磁极是早晚要颠倒的,希望那时的航海家不要走错了,走南闯北也要改成走北闯南了

唉,好像已经不对了,今天晚上的网总是掉线,平均10分钟1次,郁闷!
离线bd1es
发帖
2096
只看该作者 267楼 发表于: 2005-07-27
'
哦谢谢,mc1451xx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查了一下这个系列很不错,频率都够高的,最差的mc145106,也是4mhz的。我手头上正好有这个的datasheet,但发现该pll的鉴相器是内部的,而我这里需要比较两个10khz的信号,因此还是不能用啊。
'

73ls390 74ls393和cd4046是最便宜而且易购的,也很好用,我也是常用这些器件做锁相倍频电路的。如果需要高速鉴相还可以用hc4046,只是不能工作到12v了,对应用12v的vcxo不利。
离线BG2VO
发帖
5764
只看该作者 268楼 发表于: 2005-07-28
我以前很喜欢用cd4000系列的,原因是耗电少、电压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输入电阻高、价格便宜、可选范围也很宽。但也有带载能力稍弱、工作频率不高的毛病。因此有的时候也用74hc系列的(甚至用过74ac系列,但难找),克服了这两个问题,但的确存在工作电压偏低的问题。这次我还是打算用cmos的了,改日搭个电路试试。上个月还买过几片cd4046,但没有买到hc4046,大连的东西不全。

对于gps频率基准,假如gps模块成本能在100元附近,那么其它的成本就很少。记得世纪有一批。这样的频率基准的优势在于没有累计误差,用起来放心。但预热时间比较长。

另一个获得频率基准就的方法就是干脆用ocxo,加个开关电源,预热时间可以达到10分钟之内,频率误差每年可以在1e-7左右(根据晶振而定)。关键是要能找到一批合适的ocxo。
离线bd1es
发帖
2096
只看该作者 269楼 发表于: 2005-07-28
我个人认为gps振荡器应是首选。没有累积误差对火腿是很重要的,这就等于无需校准。

ocxo不一定好整,至少没有充足的货源。所以俺以为还不如gps的好鼓捣,哈哈。

如果能有批量的10khz接收板最好,如没有就有些麻烦了,可能需要参考老外火腿的设计,而且锁定的时间是很长的。
离线HAMHAM
发帖
1263
只看该作者 270楼 发表于: 2005-07-29
好贴~~~~~~~~~~
留记号
离线BA7KW
发帖
16344
只看该作者 271楼 发表于: 2005-07-31
提供一批铷模块,接受预定,数量不多,勿失良机!
准备提供一批拆机铷模块,是著名公司efratom的产品,输出频率10mhz,体积50x75x100mm,重量475克。指标可能和他们公司的另外一种产品(8100)差不多:
aging:
monthly (after 1 month) <5e-11/month
10 years <1e-9
frequency accuracy ±5e-11 (25&ordm;c)
(at shipment)
frequency retrace: <±2.5e-11
(after 24 hours power on @ 25&ordm;c and up to 48 hours power off)
short term stability: τ = 1 sec <2.5e-11
τ = 10 sec <0.8e-11
τ = 100 sec <0.25e=11
frequency control:
internal trim range (trimpot) ±1.5e-9
external trim range (electronic) ±1.5e-9 (0 v to +5 v)
warm-up: at –20&ordm;c   at 25&ordm;c
time to lock <8.7 min <5.4 min
time to <1e-9 <10.2 min <7.3 min
time to <4e-10 <12.7 min <10.6 min
max input (amps) @ 24 v <1.45 a <1.43 a
input voltage range: +19 to +32 vdc
voltage sensitivity: .72e-11/v (over the input voltage range)
input power, quiescent: +24 vdc <13 w @ 25&ordm;c
+19 vdc <7 w @ 65&ordm;c
status monitor:
analog vcxo lamps, lamp volts
(20k impedance, filtered)
digital lock monitor: 5 v cmos load
lock <0.2 v (cmos low)
unlock >2.5 v (cmos high)

铷钟或者铷模块,属于原子钟,年稳定是1ppb左右,相当于300年差1秒,是一种非常高稳定度的频率标准,其精度仅次于铯钟,这是时间爱好者的设备的补品,由于价格昂贵(最便宜的也要超过1000元美金),所以一般的爱好者都使用恒温晶体作基准,铷模块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时间标准补品。

该批模块经过初步测试,在通电3-4分钟,lock指示灯由亮专灭后,模块输出的频率就锁定了,我用我的频率计(爱德万的tr45xx,预热30分钟,内置恒温晶体基准)来测量,每块模块的一致性非常好,在10e-9处(我的频率计的极限分辨率)每块模块的显示都是一致的,当然,拿我的频率计来测量铷模块是不准确的,它的精度比铷模块就低2,3个数量级。

我打算用这模块来把我的仪器(如频谱仪,综测仪,频率计等)频率统一起来,它比原来机器里面的恒温晶体的稳定度要高起码2,3个等级。

现接受预定,每个模块480元,两个或以上450元/个,邮费另算

能组织到这样的精品的机会不多,数量有限,勿失良机!

我的帐户:

户名:张建华
帐号:
农行:95599-8008-51932-71310
招行:0020-11100758
地址:广州市东风西路148号t10-2203,邮编:510046。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BA7KW
发帖
16344
只看该作者 272楼 发表于: 2005-07-31
一种同公司产品的手册
应该指标会差不多,可作参考。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BA7KW
发帖
16344
只看该作者 273楼 发表于: 2005-07-31
天价音响也用上铷钟了!!
'
本来写一个建立时间试验室的帖子,先把其中的问题和解答(q&a)贴出来分享,问题和疑问请多指教。
q1. 你为什么要开这样一个帖子?有什么用?
a1. 一个字:玩。两个字:爱好。五个字:吃饱了撑的
q2. 追求高精度的时间和频率到底有什么用途?
a2. 用途比较多,其实人们对精度的追求总是无止境的。可以:
1、做一个时钟,多少年也不差1秒。至于几万年不差一秒也许是我们用不到的,但做到50年不差一秒还是有实际意义的,那样你的表就永远不用调整了,这相当于6e-10。
2、频率计等仪器的精确校准
3、与类似高精度的时间频率基准做对比。比如有一个高级信号发生器,还有一个温补晶振,到底哪一个好?
4、测量晶体振荡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比如老化率、温度特性。
q3. 如果我有个8位的频率计,在测量10mhz信号时,要求最末一位也是准确的,那么对频率基准的稳定性有什么要求?
a3. 8位频率计是最常见的频率计,测量10mhz十显示10,000,000hz,因此,1秒的采样时间就足够,要求频率基准误差不超过0.5hz,即5e-8。如果允许最末1位跳动+/-1个字,那么实际上要求就是1e-7,即0.1ppm。假设用10秒闸门,那么分辨力提高了10倍,要求就更高了。
这个要求对于温度补偿晶体,就很难达到,因为不仅要校准后准确,而且要求这种准确度要保持很长时间。因此,需要恒温晶体振荡器(ocxo),比如日稳定3e-9的,一个月最差漂移为1e-7(但也有可能一年才漂移1e-7)。
q4. 一般用什么来衡量准确度或稳定性呢?
a4. 一般用三种方法:
1、ppm,ppm是parts per million的缩写,意思为百万分之一,即10的负6次方。
2、ppb,ppb是parts per billion的缩写,意思为十亿分之一,即10的负9次方。1ppm = 1000ppb。
3、科学表示法,即直接用10的负多少次方来表示,例如5.3乘10的负8次方可以写成5.3 x 10e-9,简写为5.3e-9
举个例子,一个晶体日稳定度是3 x 10 -8,记为3e-8,那也就是0.03ppm/日,同时也是30ppb/日。
q5. 我想做个时钟,要求每年不差1秒,需要什么样的基准?
a5. 一年有大约有31500000秒,因此一年差一秒就是0.3ppm,也是300ppb,也是3e-7。尽管这个指标好像不高,但稳定的基准是关键。很多稳定度不到10ppb的晶振,是每天的稳定度,最坏的情况下每年要乘上100多倍,1年以后频率就很可能漂移到1ppm了,那就是每年3秒了,因此必须寻找年稳定度不超过0.5ppm的晶体才可以。
q6. 目前可以做内部基准的东西都有那些?稳定度如何?
a6. 可以做内部基准的有以下几种:
1、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简称tcxo,年稳定度大约是几个ppm到零点几个ppm。温度稳定性也类似,用这样的晶体做电子表,年差几秒。
2、恒温晶体振荡器,简称ocxo,年稳定度大约是0.01ppm到0.5ppm。温度稳定性也类似,用这样的晶体做电子表,年差一般不到1秒。
3、铷钟或者铷模块,属于原子钟,年稳定是1ppb左右,相当于300年差1秒
4、铯钟,属于原子钟,年稳定是0.01ppb左右,相当于3万年差1秒
5、氢钟,属于原子钟,年稳定是0.00001ppb左右,相当于每年差几微秒
6、还有更高的。
q7. 我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ocxo,如何校准呢?
a7. 是的,准确度和稳定度是两个概念。上面的问题是讨论稳定度的,而这里要涉及如何把频率调节准确。假设没有稳定度作为前提,调节再准确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很容易就变化了。校准的方法有多种:
1、采用专用gps时钟、频率基准,准确度高且价格不算贵,可以达到1e-10以上。例如hp58540a,直接输出标准的10mhz信号。
2、采用带有10khz输出的gps模块,频率准确度根据我自己最近的测量可以达到1e-9。如果您已经有这样的模块,直接找到10khz输出即可。用等精度的频率计测量对比就可以完成校准。但如果没有等精度的频率计,那么10秒闸门也只能度到10,000.0hz,只有6位,最多能校准到10ppm。这个时候可以用双通道示波器来同时观察10khz和另外需要校准的10mhz/5mhz波形,人为校准。
3、用彩色电视中央电视台的副载波信号。这个频率为4.43361875mhz的信号已经在中央电视台与中国计量科学院的铯钟保持同步,准确度为1e-12。参考:http://www.hellocq.net/forum/showthread.php?t=40755
4、接收“标准时间标准频率发播台”的10mhz信号。发射台在陕西,呼号为bpm,时间精度1e-3秒,频率精度1e-8。可以采用多级选频直放(注意隔离和泄漏以防反馈),直接得到10mhz的信号。参考:http://www.time.ac.cn/jianjie/1.htm
5、找人校准自己的ocxo。有以上校准能力的火腿可以帮忙。不过,校准后经过运输等,频率可能有少许变化。电调节的,需要事先装好电位器。这种校准的方法估计可以达到1e-8。
6、利用成品带有频率基准的东西,例如高精度频率计、合成信号发生器、高档电台等进行校准。
q8. 频率比较和传递需要用什么设备?
a8. 频率计就够了。普通的8位最高可以分辨到1e-8,好的9位的到1e-9。hp53131a实际上是12位的,每秒可以达到10位。用于频率频率比较和传递的频率计需要有如下特点:
1、分辨位数高,最好为9位以上。
2、时间分辨快,最好为亚纳秒的,例如hp53132a为0.15纳秒。
3、计数快,每秒最好10位以上。
其它参看:
1、一个老外自己的站点,爱好时间基准多年,设备多技术强: http://www.leapsecond.com/
2、恒温晶振和铷钟生产大家temex,
恒温晶振:http://www.temex.com/temex/product/crystal/ocxo/index.html
铷钟:http://www.temextime.com/index.php?m=mpp_isource_rubidium
(其中第一个lcr-900是售价小于900美金的产品,体积0.23升)
图1、比较典型频率漂移曲线,选自leapsecond.com
图2、频率计测量5mhz晶体,分辨2e-11
'
38万元 天价音响极品esoteric现广百

新闻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日期:2005-1-27 


  日前,为了配合大昌音响进驻广百,香港大昌行在广百电器展示了一套超级极品cd系列,香港著名发烧音响评论人陈经伦先生受邀进行现场解说,让广州发烧友大开“耳”界。

  这套超级极品cd系列是teac第一音响发烧极品级esoteric分体cd系统,由p-01cd转盘、p-01供电系统、g-0超精确度时钟和2台d-01单声道解码器共5件产品组成,据悉目前售价38万元。

  专家点评:p-01cd转盘具有极强的高刚性能,机械性能特强,稳定性高,速度比cd快4.5倍,分析力强,能完整及准确读取原始数据,而无须透过伺服系统纠正读取的错误。且p-01由分体独立电源供电,可以完全把数码噪音隔开,让模拟部分在完全没有噪音的情况下运作。d-01单声道解码器是音响界的创举,完全免除左右声道时间分配的固有毛病,加上精金属外壳,使解码效果达到最高境界。g-0超精确度时钟搭载频率精度0.1ppm的高精度晶震,而g-0s内置频率精度0.00005pp的铷钟。g-0s比一般机种的晶震时钟准确月100万倍,g-0是普通机种晶震时钟的500倍,可使连接的各机以高精度同步进行,提升重播音质。
离线BG2VO
发帖
5764
只看该作者 274楼 发表于: 2005-07-31
铯钟,是否是这个样子的?
上边的是hp5061a,下边的是hp5061b。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BG2VO
发帖
5764
只看该作者 275楼 发表于: 2005-08-02
最新秒稳测量结果,铷模块的秒稳为7e-12,还是不错的,比我最好的ocxo的4e-12只差了一些而已。
但我的z3801a(之一)双恒温槽的秒稳反而不好,为4e-11,差了10倍呢。
频率源 指标 实测秒稳
铷模块 2e-11 7e-12
trimble 9e-10 4e-12
58540a 5e-10 5e-12
ocxo   2e-11 5e-12,用于58540a的
z3801a ????? 4e-11

秒稳,就是采样时间为一秒(tau=1s)的阿仑方差。一闸门时间1秒测量100次频率,大约有1/3偏离这个“秒稳”之外。
离线bd1es
发帖
2096
只看该作者 276楼 发表于: 2005-08-02
张老师,您用什么方法测量秒稳啊?我只能用示波器目测啦。
离线BG2VO
发帖
5764
只看该作者 277楼 发表于: 2005-08-03
嘿嘿,秒稳不太好测,尤其是频率源比较好、秒稳值比较小的时候。因为秒稳秒稳,就是测量每1秒内的稳定程度,要求1秒钟能读一次数。hp53131a以1秒的闸门,只能分辨出1e-10,自己的稳定性2e-10,因此是不能测量低于4e-10的秒稳。sr620直接测量频率尽管能在1秒内分辨出100ps,但稳定性不成比例(让我失望),也不能直接测量低于5e-10的秒稳。为这事我请教了tvb,他告诉我可以用dbm(double balanced mixer),即里面有4个二极管的那种双平衡混频器,但一则难找难做,另外也很复杂。后来我发现了sr620的一个在frs10铷模块里面描述的功能(http://www.thinksrs.com/downloads/pdfs/manuals/prs10m.pdf ,21页,用1页多的篇幅描述如何设置),利用高速测量时间间隔,每秒采样测量1000次进行平均。sr620有个特点,时间间隔功能很厉害,单次测量分辨达25ps,测量频率都是转用时间间隔功能实现的,1000次平均后稳定度增高31倍,因此仪器本底噪音达到惊人的1ps以下。这样,相当于1秒可以分辨1e-12,就可以测量2e-12以上的秒稳了,比直接频率法的测量下限扩展了20倍。我把这个方法和测试数据告诉他,他马上就想到了说是忘说了,因为他也有sr620,也总用这种方法来对比频率,只不过可能他没用此功能来测量秒稳,因为他有专门的、更高级的5110a。他还让我把进一步的测试数据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但最近几天我时间不太多,而且我测试要手工纪录,非常麻烦耗时。我只能用相机录下视频,然后回放纪录。这里有一个可以参考一下(6m):http://www.dl-car.com/~2038/time/dscn5103.mov
是自己测自己,1秒更新一次显示,最后位的单位是ps,可见非常稳定。等我整理一下把结果贴出来。

用示波器目测,只能在长一些的时间段看出区别吧?要测量到1e-10,已经要求10mhz要在1秒钟观察到1mhz的差别了。
离线BG2VO
发帖
5764
只看该作者 278楼 发表于: 2005-08-03
以下是我征求意见的方法。我其实做了一个改进的尝试:原来两个输入都是50欧,而我把一个设置成1m欧后,稳定度又提高了一倍。

i found a way to measure/compare two frequencies to 1e-12
in 1 second by sr620.

this is desirable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allan deviation
for tau = 1 second or adjust frequencies in real time.

by surfing the net i found an article from srs describing
a way how this can be done at:
http://www.thinksrs.com/downloads/pdfs/manuals/prs10m.pdf

this is the prs10 manual, refer appendix b for details.

the principle is:
if rs620 is used to measure frequency, the rms jitter is
is typically 100ps. however, the jitter will be reduced to
25ps if we measure time interval. if we take 1000 samples
per second and average the result, the rms jitter will be
less than 1ps (25/sqrt(1000)).

i tried this method several time before by feeding the a
and b input the same 10mhz source, and the result is not
as good as promised. it always jump more than 25ps and
sometimes more than 50ps. when i look at the jitter:allan
(for every second), it something like 20ps. until today
i found a way to modify it by:
1) tee the input again and use this 3rd 10mhz as the
external reference for sr620 (i use sr625 as reference
before, which is wrong)
2) make the input a none 50 ohm input.

when i look at the jitter:allan again it says <9ps!
and the mean reading is very much stable to <2ps!
i'm confident (sigma=2) that the consecutive pair will not
change more than 1ps because about 95% of the reading
will be changed not more than 1ps. here is the short video
to demonstrate this (6.0mb):
http://www.dl-car.com/~2038/time/dscn5103.mov

therefore, if we replace input b with another 10mhz, we
can observe the drift of a few parts in 10^12 in 1 sec.

if we can record 100 readings (in 100 seconds) and make
some calculation (in excel, say), we will get the allan
deviation down to perhaps 1e-12.

here is the example of my calculation:
video (9.6mb): http://www.dl-car.com/~2038/time/dscn5104.mov
calculation: http://www.dl-car.com/~2038/time/adev.xls
input a: hp58540a, holdover
input b: trimble thunderbolt locked to gps

any comments of corrections?
离线bg2ihr
发帖
572
只看该作者 279楼 发表于: 2005-08-03
看看我刚找到一个全新的铷模块,有内部图(2002年的)。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