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30843阅读
  • 415回复

我的手键、半自动键专业训练(附专业技术讲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D1GT
发帖
817
只看该作者 220楼 发表于: 2017-02-19


       针对有一定发报基础的报手们,在跟着设备或电脑齐发一段时间后,要安
排时间独自操键训练。拍发时脑海里要回忆着标准电码点划长短、电码间隔和
节奏,同时体会发报的正确用力,不断纠正自己以前的缺点和错误,尽力模仿
机器发出的标准电码声音,千万不能养成边发报边默读电码的毛病!
DE    BA1GT
中国无线电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 一级
E-mail: BA1GT@sohu.com
离线BD1GT
发帖
817
只看该作者 221楼 发表于: 2017-02-19


       今天我把帖子大标题更改了,加入了自动键发报。拟定手键发报技术讲座
之后开始讲述单柄自动键发报技术与技巧。欢迎有兴趣爱好的朋友们过来交流
与探讨!同时需要想学习的爱好者们提前准备装备。我个人平时训练用收藏品
K633键和1区HAM“何苦”制作的单柄自动键。“何苦”大师制作的自动键我很欣
赏!开发初期我也提供了参考建议,使用至今感觉很好!建议大家选购与收藏!
DE    BA1GT
中国无线电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 一级
E-mail: BA1GT@sohu.com
离线BD1GT
发帖
817
只看该作者 222楼 发表于: 2017-02-19


   哈哈...终于找到手键发报为何锻炼大脑的科学依据了!“手部是人整体的缩影,
手中指背第一、二节对应于大脑。因此,当大脑疲劳、缺氧以及脑血管、脑神经功
失调时,相对应的全息穴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中指背第一、二关节经常
摩与使用对头部具有保健作用,可以改善大脑缺氧,预防脑血管疾病,延缓大脑衰老”。
       恰巧,我们的手键发报(尤其是跪姿),完全是用中指背部第一关节处与键扭接
触用力,因此,大家每一次的发报训练与通联,都会对大脑产生相当大的刺激,绝对
是起到了延缓大脑衰老和保健作用!真是太好了!为了大家身体健康,号召CW爱好者
学习手键发报和自我训练呀!

DE    BA1GT
中国无线电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 一级
E-mail: BA1GT@sohu.com
离线BD1GT
发帖
817
只看该作者 223楼 发表于: 2017-02-20
【原创】手键发报专业训练讲座(二十二)



点划、划点之间的连接:
一、点划连接的要领是单点,单划紧凑拍发的连续动作。例如发“A”字,
出第一点,手腕弹回至水平线稍高处,紧接着以拍发单划的要领拍出划来,
完成“.—”的拍发。
二、划点连接的要领是单划、单点紧凑拍发的连续动作。例如发“N”字,当
拍出第一划,腕部逐渐上抬至上水平线后,指腕稍一缓劲,在接点脱开的一瞬
间,立即以拍单点的用力要领拍出点来,完成“—.”的拍发。
点划、划点要领掌握后,可练习专用的点划连接报底或短、长码报底。


1.点划练习报底
EMITS  0OSHI SMTH0  MSEIO  HSMT0
OMHIS  SEOHM ESH0O  HESMT  TSMHE
0MTSE  IMEOS MEIOS  IM0ES  OMES0
MHEIS  SMEIH OMHEM  TEMOS  TIHME
OI0TM  ESI0H TMET0  SHOET  5STIH

HMSEO  0505H HMETS  MEITS  0OH5S


2. 点连划、划连点练习报底
UVAVU  NDBBA DNDNB  ANDUB  VUDAN
ABVNU  UVBND ANUBD  BVNAU  NBDA6
NBVD6  VAD4B 64BVN  DAU64  N6VA4
VAD4B  64BUN DAU64  N6VA4  NBV6D
6NVBD  4NBVD 4BNU6  NDBVA  4VB6D

AAAUU  BVDUN BDV46  46BNV  VB6U4







DE    BA1GT
中国无线电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 一级
E-mail: BA1GT@sohu.com
离线BD1GT
发帖
817
只看该作者 224楼 发表于: 2017-02-20
【原创】手键发报专业训练讲座(二十三)


      接续上回分解:初学手键发报的爱好者们,现阶段是学习发报的攻坚期,
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地坚持下去!相信你们按我说的去练习,不久的将
来,肯定能练就一名合格的报手!
      初学阶段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坐握姿势和用力要领进行
拍发。这一阶段的训练应以领发、齐发为主,自发为辅。根据业余学习的特
点,领发是用设备或电脑发一个,学员跟着发一个;齐发是跟着设备或电脑
用同一报底一齐拍发,领发和齐发能够统一拍发速度,避免抢快现象,有利
于打好用力基础和建立正确的信号概念。基础打好后即可进行自发练习。自
发是自己看报底练习。自发时一定要集中精力,一丝不苟。以锻炼持久拍发
的能力。切忌抢快,乱找捷径,更不要发几组停一停,东顾西盼。
    初学发报,课时的安排应着眼于如何尽快的掌握用力要领,循序渐进,
不要急于求成。初学阶段可能问题较多,希望大家及时提出来,以便交流解
决。



单点多划、多点多划练习报底
WGJWG  JGWJG WGJGW  GJWGJ  JGZWJ
ZJGWZ  JZWGW JWZGW  JWZGW  YGZJW
YJZGW  37JG8 J7Z32  GW87W  JZY73
93JZW  831J7 J732Z  981WZ  39ZGW
Z7319  32J2W J82Z9  37ZIG  WZG73
GW98J  213G7  81GW7 Z8J31  8Z9IW


难字练习报底
RKRKR  KRKRK KKRRK  XPXPX  PXPXP
XCPRC  XPCKR LPCRF  LKXCR  KCFXR
FLRCX  Y6QCXP KLFCX  CFPKL  PQYCF
KLPRQ  CYFQL KPRFQ  YPQRF  CXKLR
KFQXL  LYRCL PLKCX  FQYRP  LKPCR
RFLKP  LKCQY RFXCQ  QRPLK  FYCQP



DE    BA1GT
中国无线电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 一级
E-mail: BA1GT@sohu.com
离线BG1TRP
发帖
18689
只看该作者 225楼 发表于: 2017-02-21
请问老师,训练进程是与上述几个练习报底的组合方式有关,还是与上述几个报底所含的字符有关。

就是说,我编程的时产生的报文,是严格按照报底生成,还是按照每份报底所含的字符随机组合生成?
英文版CW工具箱 TRP-BOX V6 (新版):https://www.hellocq.net/forum/read.php?tid=365349
三合一台咪套件
天线切换器套件
离线BA4II
发帖
27814
只看该作者 226楼 发表于: 2017-02-21
不错!帮楼主顶!
山东老鱼/BA4II(CSKC NR 001)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燕子山路41号
邮编:250014
姓名:余宁生
E-mail:ba4ii@163.com
个人网站:http://www.ba4ii.com
离线BD1GT
发帖
817
只看该作者 227楼 发表于: 2017-02-21
回 BG1TRP 的帖子
BG1TRP:请问老师,训练进程是与上述几个练习报底的组合方式有关,还是与上述几个报底所含的字符有关。
就是说,我编程的时产生的报文,是严格按照报底生成,还是按照每份报底所含的字符随机组 .. (2017-02-21 13:00) 


        手键发报训练进程,可以按照报底所含的字符随机组合,但要
分期组合产生,也就是说根据爱好者练习发报的不同时期,自动组
合产生报底。如练习单点、多点、单划、多划、点划连接、划点连
接、难字练习等,最好是能让报手们自己选择不同报底练习。
DE    BA1GT
中国无线电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 一级
E-mail: BA1GT@sohu.com
离线BG1TRP
发帖
18689
只看该作者 228楼 发表于: 2017-02-21
回 BD1GT 的帖子
BD1GT:
        手键发报训练进程,可以按照报底所含的字符随机组合,但要
分期组合产生,
.......

抄收了,
原来我只是随机产生字符,最近分析了一下您的练习报底构成,就把字符拍发练习分成:单点单划、单点单划相连、单点多划/单划多点相连、多点多划、难字等多种可选模式。

跟拍功能的构成,设计思路想的差不多了,如果不要求对拍发做评判,用练习器当作标准电码发生器,用一部电台或音频发生器就能跟拍;如果需要对拍发者做出对错、速度等方面的评判,则需要另编一下程序。
英文版CW工具箱 TRP-BOX V6 (新版):https://www.hellocq.net/forum/read.php?tid=365349
三合一台咪套件
天线切换器套件
离线bg3upx
只看该作者 229楼 发表于: 2017-02-21
我要好好研读,戒躁,踏踏实实,从抄报开始。
离线BD1GT
发帖
817
只看该作者 230楼 发表于: 2017-02-21
回 BA4II 的帖子
BA4II:不错!帮楼主顶! (2017-02-21 16:19) 


       哈哈...终于看到老朋友余老出山了!谢谢余老师的鼓励与捧场!回忆
以往频率上与您的通联,是我玩CW最畅快、最过瘾的一件事!每次双方
手键快速、清楚、正规的会话,彼此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如今,因工作在外,不能上机操键了,就利用网络发挥点余热吧,把
今生所学的报务专业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大家,并尽最大努力通
过传、帮、带,培养出一批新报手活跃在7023KC上,同时让他们技术过
硬地展示在世界业余CW舞台上! 这是中国老一代报手们的希望!也是我们
把这项世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古老艺术莫尔斯电码传继下去的责任!
DE    BA1GT
中国无线电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 一级
E-mail: BA1GT@sohu.com
离线BD1GT
发帖
817
只看该作者 231楼 发表于: 2017-02-21
回 BG1TRP 的帖子
BG1TRP:抄收了,[表情]
原来我只是随机产生字符,最近分析了一下您的练习报底构成,就把字符拍发练习分成:单点单划、单点单划相连、单点多划/单划多点相连、多点多划、难字等多种可选模式 .. (2017-02-21 17:09) 


        对于手键拍发者,如果自己看着报底发错了电码而丝毫没有察觉,
是学习报务专业最大的悲哀!在专业测试里被判为成绩零分。若用设备
综合评判手键发报者的成绩,是一件很困难的编程工作!因为,涉及到
技术标准如何界定问题,方方面面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所以,建议可以
不设此功能。

DE    BA1GT
中国无线电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 一级
E-mail: BA1GT@sohu.com
离线BG1TRP
发帖
18689
只看该作者 232楼 发表于: 2017-02-21
回 BD1GT 的帖子
BD1GT:        对于手键拍发者,如果自己看着报底发错了电码而丝毫没有察觉,
是学习报务专业最大的悲哀!在专业测试里被判为成绩零分。若用设备
综合评判手键发报者 .. (2017-02-21 19:49) 

如果只是简单地对点划时长、间隔时长做判断呢?时长参考标准就是机器按照设定的速度产生的电码时长和间隔时长。结束后分别报出拍发时长与标准时长不符的次数,只做统计不做评分。
英文版CW工具箱 TRP-BOX V6 (新版):https://www.hellocq.net/forum/read.php?tid=365349
三合一台咪套件
天线切换器套件
离线BD1GT
发帖
817
只看该作者 233楼 发表于: 2017-02-21
回 BG1TRP 的帖子
BG1TRP:如果只是简单地对点划时长、间隔时长做判断呢?时长参考标准就是机器按照设定的速度产生的电码时长和间隔时长。结束后分别报出拍发时长与标准时长不符的次数,只做统计不做评分。 (2017-02-21 22:03)


        明白你的意思了。 设计原则上应根据国际莫尔斯电码五元素组成规定:
按照一个“划”等于3个“点”时间单位、“点与点、点与划、划与划”间隔等于1个
“点”时间单位、词、组内字符间隔等于3个“点”时间单位、电报报文组与组之
间等于5个点时间单位精确计算,英文词组之间间隔等于7个点时间单位。否
则,设备播放电码的时间单位和电码之间大、小间隔就不标准了。
[ 此帖被BD1GT在2017-02-21 23:44重新编辑 ]
DE    BA1GT
中国无线电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 一级
E-mail: BA1GT@sohu.com
离线BA4II
发帖
27814
只看该作者 234楼 发表于: 2017-02-22
回 BD1GT 的帖子
BD1GT:       哈哈...终于看到老朋友余老出山了!谢谢余老师的鼓励与捧场!回忆
以往频率上与您的通联,是我玩CW最畅快、最过瘾的一件事!每次双方
手键快速、清楚、正规的会 .. (2017-02-21 19:09) 

我老了,今年66了,登录网站的密码给忘了,很长时间一直上不来,昨天请BA7CK帮助重新设了密码才上来。哈哈!您这是全心全意为CW爱好者服务,细心、周到、耐心是个非常好的摩尔斯老师!给您大大的赞!啥时还去国外?上次准备和您大使馆的电台通一下,没有得逞,希望下次吧!
山东老鱼/BA4II(CSKC NR 001)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燕子山路41号
邮编:250014
姓名:余宁生
E-mail:ba4ii@163.com
个人网站:http://www.ba4ii.com
离线BD1GT
发帖
817
只看该作者 235楼 发表于: 2017-02-24
【原创】手键发报专业训练讲座(二十四)

  接续上回分解:因为全国各地的CW爱好者们工作、学习和休息情况不相同,
所以不能统一跟着技术讲座进度学习,还需要大家互相理解!请参加学习的每位
员根据自己的手键发报基础和业余时间,参看讲座内容,并按本人学习计划一
步一步地训练,不怕学得慢点儿,就怕急于求成!

基础阶段的训练安排
    当单点、多点、单划、多划及点划连接已逐步学会后,就可转入正规的基础
练习阶段。练习应以字码为主要项目,因为它是我们今后上机通联最常用的电码
符号,其次是数码。字码又较数码用途多,所以训练安排应按字码、数码的主次
顺序练习。
    本阶段的训练目的是进一步打好用力基础,培养正确的信号概念和锻炼持久
拍发的能力,以练好用力和耐力为主。只有扎扎实实打好了基础,才能有利于今
后速度提高。为了锻炼大家正规拍发的习惯,每次训练开始可以先跟设备或电脑
齐发100组,然后再单独自发,让自己逐渐掌握持久拍发的能力。
    大家若身边没有正规的报务老师给予听力指导,可以把自发的录音上传过来,
我下载收听后再给予大家回复指导!









[ 此帖被BD1GT在2017-02-24 04:24重新编辑 ]
DE    BA1GT
中国无线电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 一级
E-mail: BA1GT@sohu.com
离线BD1GT
发帖
817
只看该作者 236楼 发表于: 2017-02-25
回 BD1GT 的帖子
BD1GT:
        我家园子:前些年,业余无线电玩大了!在北京城北郊外买了一座560平米的园子。
方圆几十公里没有高楼大厦,电磁环境比城里强多了,收听信号灵敏度提高了很多,尤
其通联远距离国外电台感到轻松了!计划等退休后,更换天线,安装升降铁塔和“八木”
.......


       这些年来,组织一个团队玩业余无线电深感困难重重!其中的酸甜苦辣
只有团队组织者们体会深深!凭一时热情代替不了执着的追求。结合自身体
会和成功练就出报手们的案例发现:凡是努力学习CW的HAM们,他们通过
长期学习收发报技术,逐渐培养了自己对业余爱好的执着精神和追求,因为
我深深感觉到玩CW特别锻炼人的意志!尽管生活、工作在忙碌之中,也不
会放弃。只要一有闲暇时间,头脑里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尽快恢复玩CW。
        业余集体电台BY1OK,从2010年九月开台,三年之后总是因缺少竞赛
操作手而错过重大国际比赛,以致渐渐人气散之,造成天线荒废地竖立在朋
友的园子子里,真是令人惋惜呀!


DE    BA1GT
中国无线电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 一级
E-mail: BA1GT@sohu.com
离线BD1GT
发帖
817
只看该作者 237楼 发表于: 2017-02-26
【原创】我学习无线电收发报的经历
马  月

    现代专业通信中,作为莫尔斯电码技术,虽然,在工作模式上以高速数传取代了传统的CW手工操作,但是,它在无线电通信广泛应用中仍有无法超越和长久的生命 力!尤其在业余无线电通信中,仍然吸引着很多爱好者的不断追求和学习。莫尔斯电码作为一项神秘、古老的“世界艺术”,我们爱好者应怎样掌握它?该如何发扬 光大并继承下去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今,看到许多对莫尔斯电码怀有浓厚兴趣的HAM正在努力地学习收发报技术,不禁,使我想起了少年时期曾参加无线 电收发报班正规学习、刻苦训练的一段经历,借此机会,我想介绍给大家,以达到同广大CW爱好者们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共同提高的目的。
    说起我学习莫尔斯电码,那还真算是“科班”出身了!一九七四年八月,不满十四岁的我,被学校推荐到北京市宣武区少年宫参加无线电收发报班的学习。那时,宣 武区少年宫是以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齐全而享誉北京城的,我暗自庆幸自己能有机会来到这里参加科普培训。这次招生共有60名学员,年龄都在13岁-15 岁之间,全是从各学校选派上来的。我们被分为2个班,每周上课2个半天。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第一节课,由启蒙老师黄懋广给我们讲述了学习无线电收发报的意义。他曾是参加抗美援朝部队的老报务员,转业后经深造学习成为校外科普老师,我被他讲述的生动内容和拍发莫尔斯电码的嘀嗒声所深深吸引,听着简直就入了迷,幻想着自己也有一天头戴耳机、手持电键像电影中的镜头那样跟随首长身边 工作,成为战场上的重点保护对像,该有多神气啊!美丽的幢景、求知的欲望,促使我从此一如既往地踏上掌握莫尔斯电码收发报技术的学习之路,没想到这一学就是近三年的业余时间。此事多年后回想起来,当时能让我始终喜欢并能坚持学习下去的动力,就是来自于这第一堂生动的启蒙课!
    接下来学习,是由少年宫聘请的驻北京卫戍区某通信团一位电台台长来讲课,内容是先从抄报座姿、握笔及抄报纸的摆放讲起,他边讲边示范,同时为我们纠正着姿势,一招一式都是按照部队的标准要求,其目的也是为今后我们抄高速报打下良好基础。之后,是讲述莫尔斯字码26个英文字母,为了便于记忆,他把有规律的电码顺序地编排在一起带领大家齐声朗读,同时,还让我们抄写在小卡片上并揣在身边,供其随时查看和背诵。那段时间里,莫尔斯电码的嘀嘀-嗒嗒声经常萦绕在我 脑子里,没事儿时,就拿出一张草稿纸边写字母边默读莫尔斯码电信号,就连上街听到汽车的鸣笛声都在反应是哪个电码?也许是年龄小、记忆好、反应快的缘故,我没觉得费劲儿,很快就把26个莫尔斯电码熟练地背记下来并能听音频振荡器发出的电信号抄写电报了。
    训练初期的我,同其他学员一样,由于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集中,导致出现抄收“串组”或错、掉电码超出标准的现象。抄报时的紧张情绪与“走神”儿同时袭扰 着每一位学员,对于我们抄收每100组报文都是一种学习毅力的考验。随着训练强度增加和抄报速度的提高,教员也在不断地告诉我们如何掌握抄报的技巧:一是 训练中不能养成边听电码边默读的习惯,要练习用大脑直接反应电信号。二是当抄报速度达到40码/每分钟以上时,必须学会抄报“压码”技巧,否则,抄报水平 将无法提高。三是当需要头戴耳机抄收时,要练习用一只耳朵主听另一只耳朵辅听电信号的习惯(根据每人用耳左右不同的习惯决定)。通过对上述技巧的逐渐领会与掌握,加上教员的严格要求和自己努力,我的抄报成绩提高很快,不久便成为班里的“顶尖”级学员,每次考核成绩都能以优秀标准通过,受到了教员的表扬!
    手键发报的练习,是在我们能抄收60字码/每分钟速度时加入的,完全是按照正规训练要求执行的。这也是我们小学员盼望已久的课程,好像只有手握电键才能真 正体现收发报的魅力!当大家每人拿到一台初级“练习键”时,教室里立即传来了一阵阵电键敲打声,我们的乱敲行为立即受到了教员的制止!因为这种非正确用力,一旦形成习惯将很可能导致发报者“坏手”!当教员讲到此利害关系时,我们停止了手中的操作,开始认真听教员讲述手键发报的姿势及正确用力方法。也许心中害怕“坏手”的缘故,我听课时特别认真,手臂仔细模仿着教员的握键姿势,心里反复体会着发报用力。按照要求,初级训练需要把电键弹簧调硬、触点调高,目的是培养手腕的正确用力及打下良好的“点-划”基础。小学员们从“顿大点”开始,严格遵循着教员的指导练习,两节课下来,跪握电键的中指已经磨出了血泡。为了不耽误下次课的训练,我回到家里用针挑破血泡并敷上药,使其伤口尽快愈合。从此,随着发报课时的增加,我的中指逐渐磨出了厚茧,翻手一看俨然是一副 “老资格”了!
    无线电收发报的训练是相当费时的。随着收报数字短码、长码课的加入,每周仅靠2个半天的课时训练已是捉襟见肘了。在七十年代中期,一般百姓家里没有录音 机,电脑、MP3更是没听说过,因此,我们的收报训练只能在电教室里跟着教员发报听抄。发报课时按训练计划不够用,教员就允许学员们把电键和报底拿回家练习,当然,是在他认为我们发报已基本掌握正确用力后才做此决定的。没有音频振荡器,黄老师就给我们画出电路图并讲述原理,号召学员们自己制作。那时,我已 有些无线电机务基础,所以很快就完成了装机任务便在家里嘀嘀-嗒嗒地练习起来,莫尔斯电信号声在院子里的隐约出现,招来街坊四邻经常议论是谁在给“敌台” 发报?当他们顺着嘀-嗒声响找到是我在练习时,都先后来家里观看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这玩艺儿,在众人赞誉之下,让我体验了一把“人前显胜、傲里多尊”的感 受!
    实话说,无线电收发报训练是很枯燥的!每次训练都是几千组报文的收发,如果你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动力和执着的爱好精神,可以说,很难坚持学习下去!当时,跟我一起参加少年宫同期学习的60人里,经过半年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有一半学员因跟不上训练进度或缺乏学习兴趣先后悄悄地离开了训练班,无奈最后只能是两班合一。恰逢此时,北京市业余无线电运动学校(同等军体校)到各区选拔优秀学员参加市“体校”成立的无线电快速收发报运动队。经过全面考核,我和其他九名 学员被入选,从此,便成为了一名无线电收发报少年运动员。当时,此项活动开展比较好的区少年宫还有东城、西城、朝阳,在这次选拔中分别以各十名学员比例入选,真可谓是“高手”云集啊!
    当身披“体校”光环第一次坐在宽敞明亮的电教室时,我的心情是激动的!教室前台摆放的自动发报机(俗称快机)、凿空机、波纹机、打字机、多线路通报交换机吸引着我们的视线。站在小运动员们面前的教练是彭键斌(国家健将级)、王新民(国家一级运动员)、梁英杰(部队转业报务员),新的面孔、新的集体、新的环 境,让我身感一种竞争的压力!我兴奋,是庆幸自己的综合成绩仍排列班级前茅;我害怕,是担心自己的报务水平被后起之秀追上。新形势下,我们面对教练提出的更高要求,满怀信心地投入了全新的训练。
    运动队的训练时间仍定为每周2个半天课,逢寒、暑假期间为集训,每周六个半天训练。因为,“全运会”未恢复此项目竞赛,所以,我们在技术要求上仍以部队标 准为主、竞赛规则为辅的原则进行。收发报的训练计划及技巧掌握由教练组来安排指导,收发报训练速度控制是以低速――平速――高速――平速进行的,其各速度抄收组数由教练根据每节课45分钟按比例播发。抄报课以收听“快机”自动播发取代了人工手键拍发,线路里同时播放着二种不同的快慢信号,队员们可以根据自 己掌握的速度来任意选择抄收,教练头戴耳机穿梭于我们课桌之间,随时插入监听孔同步旁听我们的抄报情况。还记得,当主练速度字码130码/每分钟、数码 170码/每分钟时,教练开始教授我们用“听音调儿”技巧练习抄收高速报,通过体会和实践,大家逐渐掌握了此技术要领,收报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发报课使用的“练习键”已被崭新的“常熟总厂”键替换。训练中,随着电键弹簧硬度放松、触点降低,我们的发报速度在提高。为了检查每个人的发报质量,教练经常坐在讲台前的线路交换机旁,用耳机不断地监听我们的发报情况,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在课堂上,我们还要定期跟着“快机”齐发,以模仿机器产生的 标准“点―划”及间隔比例。当我们其中有人不能发觉自己发报用力的缺点时,教练就让他到波纹机上做发报检测,通过机器在纸条上产生的波形,直观地说明其问题所在并告诉纠正方法。我还不错,由于发报基础打的好,字码测试成绩在100码/每分钟仍能保持清楚、正规、流利的要求。教练在给予肯定的同时,激励我向竞赛全面型发展,从此,我学习报务的干劲儿就更大了!
    一九七六年“文革”结束之后,业余电台设立仍属国家严禁范围,而当时我们的收发报水平已远超出上机操作的技术要求,教练组为了增加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未来型人才,先后又开设了有线干扰报抄收和有线通联二个课目,以模仿、适应实际上机操作的能力。此后,我们的耳机里随着莫尔斯电码的快速播发,常常传来相 声、轻音乐、空中噪声和电信号的连续干扰。由于抄收干扰报难度加大,平时一些音频报成绩好的队员出现了适应慢、抗干扰差、错码率高的现象,导致这些人综合成绩下降。有线通联是一项双人配合课目,主要是选择不同队员,双方练习收发电报的时效性,即在规定时间内,看哪对儿选手收发电报的组数及正确率最高。当 然,通联中的呼叫程序、电报报头和通信用语是不可缺少的。课上,我最愿意同抄报好发报快的队员搭档,一是能保证得高分;二是觉得特别过瘾。课下,大家经常交流着怎样才能达到默契配合,使其更快、更好地完成规定报量。新课目的开设,即增加了技术难度又活跃了队员们的学习气氛,为此,大家积极调整自己的应对能 力,我算适应快的,顶住了抄报时的各种干扰,同搭档密切配合,继续保持了综合成绩排列前茅的地位。
    自打喜欢上莫尔斯电码,我就远离了身边玩耍的小伙伴儿,不论是寒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我始终坚持按时参加训练,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训练无线电收发报和自学无线电机务上了。记得在七十年代里,社会上根本没有“特长生”这一概念,当时的教育体制也没有高考加分制度。可是,我们依旧凭着喜好坚持参加训练。“体校”对我们小运动员的待遇也不薄儿,规定每月给报销月票,每逢寒暑假集训时,每人每天还给0.30元的补助。在那个年代里,作为中学生能享受此待 遇已是很高了,让身边的小伙伴们非常羡慕!要说同现今交钱上体校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别了!
    经过长期训练,我们终于迎来了“文革”后一九七七年首届北京市业余无线电工程、报务比赛。实际上,市体委和无线电运动学校为举办这次比赛已酝酿很久,在数 月前就已通知各区准备组队参赛,我们运动队成员也临时解散调回各区少年宫参加集训。我所在的宣武区共4名男主力队员已有3人超龄退役,只剩下我一人。为了 保证团体赛男女规定比例,黄懋广老师只好从“小字辈”儿里挑选了2名男选手作为参赛成员,同时责成我帮助他俩儿训练,以尽快提高成绩。身为大师兄的我带着小师弟们训练,真是着急、上火、恨铁不成钢的滋味尝了一遍!因为,有线通联项目需要我从他们二位中挑选其中一人作为搭档,若对方的发报速度提不上去,必将 影响我个人全能名次的争夺(赛后证明还是因搭档的拖累,影响了我个人总成绩积分),所以,我和搭档选手的训练要加倍努力才能有希望取得好成绩。
    大赛日期在一天一天的逼近,十六岁的我,从未体验过什么叫失眠,而就在比赛的头天晚上,兴奋、紧张的心情使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看看表,已经快凌晨1点 了,我深知第二天全天参赛所需要的精力,只好爬起床向家长要了一片安定吃下,算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第二天,阳光明媚。市无线电运动学校大院里彩旗飘展,高音喇叭里播放着运动员进行曲,各区代表队云集赛场,报刊记者的镁光灯闪烁于人群之中,竞赛气氛异常浓烈。开幕式后,无线电工程和报务运动员分开进入各自 赛场。报务比赛是以手抄报开始的,顺序是字码、数字短码、数字长码,从最低限制速度开始播发,以后每10个电码速度一提高,每速度抄收一百组报文,错掉4 个电码符之内为有效,高速播发上不封顶,直到无人能抄收为止。运动员可以分别进入赛场,一般都是等待播发自己认为有把握抄收的前一速度进场,发挥好的选手大都能超出自己原有成绩10-20个电码速度,但也有许多选手因精神过于紧张而发挥失常。其后,是手键发报比赛,顺序仍是字码、数字短码、数字长码,要求运动员全部上波纹机测试,三种电码用统一报底各发报5分钟,计算平均速度为比赛成绩,测试中若产生虚点、虚划、点大、划短及大小间隔不均者都要扣分,发报者若错发一个电码符且未意识到时,该成绩记为无效。竞赛中,身为参赛选手,我铭记抄报过程力求“稳”、发报要领重在“质”的经验,在收发报项目上一路闯关,比赛积分居于领先!最后竞赛项目是有线通联,我的搭档为力保我进入前三名,真的尽了最大努力!虽说成绩不够理想,但我已经知足了。
    黄昏夕照,紧张的比赛在一天忙碌之中结束了。以我和另外几名选手为主力的宣武区代表队在黄懋广老师带领下,沉着应战、奋力拼搏,最终获得本届无线电收发报比赛团体第一名,我本人获得无线电收发报男子个人全能第二名。
    时光飞逝,回首往事已过去四十年了,荣誉已成为历史。戎马半生经历了很多,而回忆起来,最值得记述下来的还是那段少年时期学习无线电报务的快乐经历,之所以写成文字表达,是因为我始终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未来的生活中,同广大的CW爱好者们继续追寻古老艺术――莫尔斯电码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DE    BA1GT
中国无线电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 一级
E-mail: BA1GT@sohu.com
离线BA4II
发帖
27814
只看该作者 238楼 发表于: 2017-02-26
回 BD1GT 的帖子
BD1GT:【原创】我学习无线电收发报的经历马  月
    现代专业通信中,作为莫尔斯电码技术,虽然,在工作模式上以高速数传取代了传统的CW手工操作,但是,它在无线电通信广泛 .. (2017-02-26 19:10) 

好文章!给个大大的赞!
山东老鱼/BA4II(CSKC NR 001)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燕子山路41号
邮编:250014
姓名:余宁生
E-mail:ba4ii@163.com
个人网站:http://www.ba4ii.com
离线BG9CMG
发帖
785
只看该作者 239楼 发表于: 2017-02-26
好志趣!好教材!好文章!赞赞赞!

可惜俺中学也算玩过军体校,只可惜玩的学的是跳伞、船模、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