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551阅读
  • 252回复

关于我国发射首颗业余通信卫星的准备工作及最新进展概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老汉
发帖
4857
只看该作者 200楼 发表于: 2006-06-10
我来总结一下!
现在搞卫星,还为时过早,散会!
离线月明星繁
发帖
900
只看该作者 201楼 发表于: 2006-06-10
[quote=老汉]我来总结一下!
现在搞卫星,还为时过早,散会![/quote]
印度都能搞我们为什么不能搞?
中国ham素质差?那就提高上行的门槛。
没钱?印度人怎么就有钱?
没用?那么多人搞,人家都钱多烧的?
现在不是搞不搞的问题,是怎么搞好的问题。
离线BA5TT
发帖
2413
只看该作者 202楼 发表于: 2006-06-10
[quote=老汉]我来总结一下!
现在搞卫星,还为时过早,散会![/quote]

不早,不早。业余卫星就象是把中继放到天上。卫星不是我们搞的,是人家搞了让我们放个中继。
离线BD4NU
发帖
5699
只看该作者 203楼 发表于: 2006-06-10
降低卫星接受上行信号的灵敏度 只有用定向天线和比较大的上行功率才能打开中继
离线BG4SOM
发帖
178
只看该作者 204楼 发表于: 2006-06-12
建议用ssb为上行,fm 为下行,发射的人少,接收的人多.
离线ba7ao
发帖
164
只看该作者 205楼 发表于: 2006-06-13
[quote=樊绍民]这颗星是一颗公益性的青少年“奥运小卫星“,星体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一批老专家组织志愿者制造,他们先拿出10万元作为一般性开支。通信部份,由北京的ham负责设计制造,估计费用不会很大,咱们爱好者还出得起的。我们下边也议论过,如果爱好者自愿捐10元、20元的,也是大家的热情和参与。卫星公司负责技术支持和模拟测试,他们还负责协调免费搭载。电源部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由厂商赞助......

樊绍民/ba1eo[/quote]
如果是“公益性”的,又是“奥运小卫星”,恐怕离业余相去甚远。

      朱小元ba7ao
离线月明星繁
发帖
900
只看该作者 206楼 发表于: 2006-06-13
'
如果是“公益性”的,又是“奥运小卫星”,恐怕离业余相去甚远。
'
这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奥运为名,行业余之实。
谁让奥运比业余的知名度高呢。
离线bg8acb
发帖
1032
只看该作者 207楼 发表于: 2006-06-26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BG7IBQ
发帖
21164
只看该作者 208楼 发表于: 2006-06-26
嘻~~是滴~~是滴~~
离线yyaimin
发帖
25268
只看该作者 209楼 发表于: 2006-06-28
我做梦都希望中国的业余卫星早日上天!!!

bg1rz
离线BA4IA
发帖
30922
只看该作者 210楼 发表于: 2006-06-28
梦而已!!
离线BA6LM
发帖
124
只看该作者 211楼 发表于: 2006-06-28
支持爱做梦的老人。
虽说是梦,可却是合情合理的梦。73!
离线wycx
发帖
1497
只看该作者 212楼 发表于: 2006-06-2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bd4rs
发帖
5111
只看该作者 213楼 发表于: 2006-06-29
这里看了很久.有点想法,我的感觉是中国的业余卫星计划已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我认为上天是早晚的事.但对于爱好者来说,我认为不要非等到那时才玩卫星通信, 对于我们大多数爱好者而言这终究是一个爱好.
目前,几乎每天可供我们操作的业余卫星都会从头顶飞过.何不拿他们操练起来呢.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并不难,如ao-51还鼓励使用一种qrp模式, 用简单的天线和设备来玩.这样等到自己的卫星上去了,干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用老外的卫星练手,让别人说去吧!
离线BG4KLV
发帖
40
只看该作者 214楼 发表于: 2006-06-29
祝贺我们自已的业余卫星早日上天。
离线可乐罐
只看该作者 215楼 发表于: 2006-08-24
真是好消息
离线BG3MVR
发帖
463
只看该作者 216楼 发表于: 2006-09-13
现在有新消息了吗?
离线BG6QIU
发帖
65
只看该作者 217楼 发表于: 2006-09-13
早就该非颗自己的星上去了,等了很久啊,盼啊盼!
离线樊绍民
发帖
4482
只看该作者 218楼 发表于: 2006-09-13
小卫星转动大科普
青少年“奥运小卫星”试验星项目启动
本报记者 陈翠
现教传媒网 http://www.modedu.com   2006-9-8   现代教育报 [16]


  日前,青少年“奥运小卫星”试验星项目已经启动,我国首颗业余通信卫星有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升空,几代业余无线电通信爱好者的梦想将成为现实!  据了解,小卫星主要用于迎奥运,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提高我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技术水平。9月3日,负责协调此事的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副理事长樊绍民先生接受本报独家专访,为我们讲述小卫星背后的故事。  业余卫星是科普教育的有力手段。日本二战后迅速崛起,表明——  无线电足以改变世界  “业余卫星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有力手段,是简单廉价且清晰地让青少年体验卫星通信全过程的唯一有效手段。”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空间通信负责人龚万骢对“奥运小卫星”抱有很高期望,因为业余卫星通信横跨当代两个十分重要的高科技领域——航天和通信。  无线电通信涵盖物理、数学、地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学科,激发着爱好者的求知欲;实践形式多样,使爱好者能学习各国语言和人文知识,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它是青少年的业余爱好者的“上选”。事实上,正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发明了许多无线电通信新技术和新方法,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业余无线电的发展,日本、美国、德国和前苏联的业余无线电活动都非常活跃。  二战后的日本在经济颓败及资源匮乏的条件下,能迅速崛起,业余无线电活动功不可没。日本是世界上业余无线电活动最活跃的国家,曾宣称有250万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即40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爱好者。即使受到计算机网络的冲击,日本目前仍有60多万爱好者。无线电的广泛民众基础,成为电子产业发展的基础,使日本崛起为世界电子强国。  深刻理解无线电改变世界的能量和作用,樊绍民先生殷切希望国内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能数量增多、水平升级,尤其是青少年爱好者。  应试教育和网络时代的冲击,青少年与无线电活动渐行渐远,导致——  青少年科技活动凋落  据统计,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累计入会人数约五万人。但开设电台的爱好者不够多,拥有短波通信设备的不足五千人,加上超短波设备也只有两万余部。由于注册会员必须年满18周岁,所以青少年入会是以学校为单位,开设的电台也是集体台。  “虽然业余集体台不算少,但很多学校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只把设备当摆设,较少开展无线电活动。”就在樊绍民先生居住的小区内,曾经以青少年课外活动名义建有一座二层小楼,楼内还架设了业余集体电台,可是现在这座楼已被教育部门挪作它用。  “以前不是这样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生中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非常活跃。”资深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信专家刘淳先生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在北京艺文中学读高中时,学校约1/4的学生都是无线电爱好者。其中,他的物理老师和他同在1947年开设业余电台。  并且,当时的学生还经常参加射击、航海等军事体育锻炼。1952年暑期,团市委、学联和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在昌平十三陵搞了15期大学和高中学生的军事夏令营,开展了无线电通信、射击、野营、泅渡等活动,为学校培养了活动骨干。刘淳当时是夏令营的通信教练。  “到九十年代,学生的无线电活动已逐渐减少;现在更加不行,经常性活动非常少。从全国来看,北京学校和少年宫集体台不如上海和天津活跃。”刘淳先生非常痛心。无线电活动在青少年中的衰落,部分是因为现在学生的业余活动很丰富,尤其是网络带来的冲击;而根本原因还在于应试教育。  由于大众认知程度不够,业余无线电在现实中并不“吃香”。樊绍民先生说:“学生学习东西都目标明确:加分,例如钢琴、美术的考级。但是,无线电爱好者必须在全国比赛获得前几名的成绩,才有加分的机会,难度太高。”而记者了解到,从明年起,业余电台比赛、无线电测向比赛将从北京市中招科技特长生认定项目中被“淘汰出局”。  世界航天第三大国没有自己的业余通信卫星,对于爱好者而言,这是——  心中压抑多年的痛  1961年12月12日,世界上第一颗业余通信卫星由美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研制发射成功。自此,全世界研制和发射的业余通信卫星达上百颗,参与策划、设计和制造业余卫星的国家除了美、澳、德、英、法、俄、日等发达国家外,也有巴西、阿根廷、南非、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作为世界航天第三大国,我国却迟迟没有自己的业余通信卫星上天,这成为几代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心中的遗憾和伤痛。”每每谈起此事,樊绍民先生都说自己很汗颜。  其实早在1998年10月,在业余无线电界老前辈、航天和卫星技术专家王传善先生的主持下,业余通信卫星爱好者陈平和龚万骢就发起了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颗业余通信卫星的倡议,樊绍民、秦宪、孟超、范斌等爱好者一起参加具体的策划工作。但由于星体制造、环境测试、申请搭载发射等环节上困难重重,有关工作进行一年多后停止。  卫星计划的具体工作暂时停止了,但业余爱好者的热情并未中止。尤其是我国台湾省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于1994年成立了中华业余人造卫星协会,积极筹备与其他国家合作发射业余卫星,现在星体部分已经成型,更让大陆业余爱好者们感到急迫。2004年,樊绍民牵头召集十余名爱好者,再次开始中国首颗业余通信卫星的酝酿讨论。2005年,印度成功发射了业余通信卫星后,北京的爱好者更是坐不住了。  爱好者自费研制小卫星,志在加强青少年科普,实现——  科普教育随卫星起飞  机会来了。从1997年开始进行公益小卫星计划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韩光熙先生,1999年又参与发起青少年“奥运小卫星”项目。2005年,韩光熙经介绍与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樊绍民见了面,两股热心于青少年公益事业的朋友会师了。他们提出将业余通信卫星与公益小卫星结合在一起的设想。同年11月,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由龚万骢提交了《中国首颗业余通信卫星总体设计方案》,重新启动了业余通信卫星计划。  经过分工确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老科学家协会负责星体的制造,他们有经验、有技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校友会提供项目启动的研制经费10万元;东方红卫星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免费测试;而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的无线电爱好者则负责卫星的通讯部分。通讯部分由北京的爱好者负责设计、制造,所用的元、器件由个人自行筹集。听闻这个消息后,许多业余爱好者纷纷表示全力支持。  据悉,青少年“奥运小卫星”的通讯部分,在设计上将照顾学校集体台的设备和实际通联水平,方便他们接收。卫星上天后,中国科技馆将展出相关实物,举行讲座,届时学生可以现场进行通联,形象、直观地体验卫星通信的全过程。同时,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将与教育部和团中央、妇联等部门合作,更多地为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  按照计划,今年年底无线电运动协会将完成转发器、信标台的研制工作,建成星体的雏形,然后协调各部门共同完成整个星体部分。樊绍民先生激情洋溢:“我已经七十多岁了,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的业余卫星上天,带动科普教育和业余无线电通信技术腾飞。”
离线樊绍民
发帖
4482
只看该作者 219楼 发表于: 2006-09-13
有关中国首颗业余通信卫星8月27日讨论情况

按原计划,8月27日下午在ba1du公司召开了讨论会。参加讨论的有:ba1ham、ba1du、ba1fb、ba1ka、bd1hp、bg1rz 和我ba1eo。ba1rb因出差在上海、bd1fjp和bd1key因 73俱乐部 安排组织 sstv和rtty 培训,未能出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韩光熙(卫星设计总师)也参加了会议。韩先生带来了10支大容量电容器(总容量6000法拉)供du作电源供电试验用。在近四个小时的讨论中,大家就电源的供电系统、天线的展开型式、星体的尺寸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ba1du将尽快出图,9月下旬具体落实通信部份的加工制作工作。
ba1ham陈平老师透露,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已就航天器中电台呼号问题进行研究,可能启用bj+一位数字作为前辍,此数字不是代表分区号。
另外,大家还讨论计划在10月上旬由 北京dx远程通信俱乐部、73无线俱乐部和清华大学by1qh集体电台共同进行 eme 月面反射通信试验。ba1eo已分别与清华by1qh的bd1fbv和 73俱乐部的bd1fjp进行了沟通,尽快在清华大学开会商讨软、硬件的全面准备工作。

樊绍民/ba1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