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701阅读
  • 22回复

BA4T MS LP IARU HF 2011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a4ta
 
发帖
183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1-07-10
call: ba4t
operator(s): ba4t, bd5rv
station: ba4t

class: m/s lp
qth: wuxi
operating time (hrs): 24

summary:
band cw qs ph qs zones hq mults
-------------------------------------
160:   0     0     0     0
80:   17     2     3     2
40: 178   18   27     29
20: 215   27   25     34
15: 103   39   17     16
10:   33   14     6     3
-------------------------------------
total: 546   100   78     84 total score = 325,944

没用功放,100w, wrtc style
离线BD4QH
发帖
603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7-10
强大的, 老金 v5.
离线ba4sd
发帖
327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7-10
老大,恭喜。
是2001年的成绩吗?
离线BA7NO
发帖
432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7-10
原来weibo看到的背影是两位老大
离线BH4SHG
发帖
122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7-10
2011吧!!!
离线bg4gnv
发帖
28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7-11
v5!!信号特别好,40米有过一次qso
离线kentwu
发帖
1280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7-11
能坚持参加比赛就是强人。哈哈
离线bd5rv
发帖
241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7-11
这次和ba4ta的合作是对wrtc比赛形式的尝试。大功率和庞大的天线自然在竞赛中会有很多优势,但如果在大家都平等的条件下呢?

我们用ic756pro3,去掉功放,光脚100w。监听台是sdr-iq+cw skimmer。天线比wrtc的标准略好,高波段steppir db18e(wrtc的标准在40m是线天线),低波段是线天线。

总的感觉是主叫的效率低,这和我们远离业余无线电的人口中心和低功率有很大关系。在系数方面,我们把由cw skimmer采集到全频段的cq呼号与dx cluster的数据合并以后推送给日志软件上的bandmap,cw skimmer的准确率相当地高,而且确保了spot上的数据都是我们能够听到的,从而通联的成功率也很高。ba4ta笑称cw竞赛已经演化成电脑游戏。
离线BA4TB
发帖
3431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7-11
'
这次和ba4ta的合作是对wrtc比赛形式的尝试。大功率和庞大的天线自然在竞赛中会有很多优势,但如果在大家都平等的条件下呢?
我们用ic756pro3,去掉功放,光脚100w。监听台是sdr-iq+cw skimmer。天线比wrtc的标准略好,高波段steppir db18e(wrtc的标准在40m是线天线),低波段是线天线。
总的感觉是主叫的效率低,这和我们远离业余无线电的人口中心和低功率有很大关系。在系数方面,我们把由cw skimmer采集到全频段的cq呼号与dx cluster的数据合并以后推送给日志软件上的bandmap,cw skimmer的准确率相当地高,而且确保了spot上的数据都是我们能够听到的,从而通联的成功率也很高。ba4ta笑称cw竞赛已经演化成电脑游戏。
'
32层顶上的db不是比wrtc的标准略好吧?起码好几倍。
离线bd5rv
发帖
241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7-11
'
32层顶上的db不是比wrtc的标准略好吧?起码好几倍。
'

wrtc的标准规定了3ele,并没有规定架设高度,实际上正式比赛各点之间也是有差异的。这次主要是为了体验一下wrtc style的感觉。

作为主叫难以带来pileup,空闲时间比较多。抓系数还是不错的,基本上一两个回合搞定,偶尔有叫不到的。
离线BA5CW
发帖
5079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7-11
wrtc一般都是不能用辅助和master data的,wrtc在巴西就考虑了远离ham人口,所以配了40m八木和功放,wrtc是准m2规则,辅助台通联没有限制,只是两台发射机要interlock,和ms策略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离线BA4TB
发帖
3431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7-11
'
wrtc的标准规定了3ele,并没有规定架设高度,实际上正式比赛各点之间也是有差异的。这次主要是为了体验一下wrtc style的感觉。
作为主叫难以带来pileup,空闲时间比较多。抓系数还是不错的,基本上一两个回合搞定,偶尔有叫不到的。
'
wrtc用的c4s形式的3ele和金老板的db可差的远了.
离线ba4sd
发帖
327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7-11
这次领教了金老大db的利害,20m一枪就中。
离线BA7NQ
发帖
10257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7-11
wrtc2006的规则是:
--两部收发机,两个op,但两部收发机中其中只能有一部发射,另一部只能接收用,并且要向裁判说明,当前使用哪一部收发机发射。
--因此,在比赛过程中,一个op操作可以发射的收发机,不管是主叫还是抓字头,而另外一个op则只能通过另外一部收发机去搜索字头或者新呼号。
--另外,比赛软件不能打开任何使用master.dat的check call功能。
--当然,任何的cluster和频谱分析工具和解码软件也不给用,不过类似756pro3带频谱的收发及还是被允许的。这个问题一直到wrtc2010还在争议,有人说756pro的频谱要禁止使用,因为它可以起到帮助左右,以4o3a为首。但也有人不屑一顾,说我根本不需要依赖频谱。

wrtc2010的规则有一些不同:
--两部收发机,两个op,两台收发机都可以发射去通联,但是,同一时间只能有其中一部发射机发射。
--于是,全部比赛队伍的战略都是,让其中一个op去主叫,另外一个op去搜索电台,如果找到了新系数活着新呼号,就择机通联。
--于是,很多台都使用了alc所说的interlock装置,去确保一台收发机发射的同时,另一台收发机是不能发射的,确保不会违法规则,并且自动把接收状态的那台收发机的天线接地,起到保护的作用。
--有些电台还使用三工器,就是说,那条14/21/28的三波段八木天线,可以同时被两台收发机使用,例如一台收发机在14兆发射,那另一台收发机可以在21或28兆接收。
--不过,也有一些人不屑一顾,说我们只用人肉interlock,成绩照样不差。

我觉得5rv的玩法和wrtc style还有较大差异,设备和功率另当别论,但从操作方法上看,算一般的m/s lp玩法还差不多。还有就是从微博上看,你们睡得横七竖八,wrtc要求有24小时的持续作战能力。有机会可以搞个国内的"wrtc"也不错。
离线BA5CW
发帖
5079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1-07-11
'
wrtc2006的规则是:
也有一些人不屑一顾,说我们只用人肉interlock,成绩照样不差。
'
软件也支持interlock,n1mm就可以,但ssb的时候嘴巴比较自由,最好还是有硬lock。这里又要鼓吹n1mm了,他还支持联网的partner用自己的键盘操作另外一台机器的键盘。这次bxhq最不适应的就是wt的bandmap,不像n1mm的自己手工找到的台也帮你显示到bandmap上,并用粗体字表示和cluster的区别。
离线BA5CW
发帖
5079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1-07-11
'
wrtc2006的规则是:
有机会可以搞个国内的"wrtc"也不错。 [表情]
'
曾经做过这个梦:只敢发自己qq空间里http://user.qzone.qq.com/27076144/blog/1280253354
离线bd5rv
发帖
241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1-07-11
'
软件也支持interlock,n1mm就可以,但ssb的时候嘴巴比较自由,最好还是有硬lock。这里又要鼓吹n1mm了,他还支持联网的partner用自己的键盘操作另外一台机器的键盘。这次bxhq最不适应的就是wt的bandmap,不像n1mm的自己手工找到的台也帮你显示到bandmap上,并用粗体字表示和cluster的区别。
'

我也挺n1mm。这次临时决定用n1mm,而且是我第一次使用。很顺手,功能很好。我找不出什么毛病。
离线bd5rv
发帖
241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1-07-11
'
wrtc2006的规则是:
--两部收发机,两个op,但两部收发机中其中只能有一部发射,另一部只能接收用,并且要向裁判说明,当前使用哪一部收发机发射。
--因此,在比赛过程中,一个op操作可以发射的收发机,不管是主叫还是抓字头,而另外一个op则只能通过另外一部收发机去搜索字头或者新呼号。
--另外,比赛软件不能打开任何使用master.dat的check call功能。
--当然,任何的cluster和频谱分析工具和解码软件也不给用,不过类似756pro3带频谱的收发及还是被允许的。这个问题一直到wrtc2010还在争议,有人说756pro的频谱要禁止使用,因为它可以起到帮助左右,以4o3a为首。但也有人不屑一顾,说我根本不需要依赖频谱。
wrtc2010的规则有一些不同:
--两部收发机,两个op,两台收发机都可以发射去通联,但是,同一时间只能有其中一部发射机发射。
--于是,全部比赛队伍的战略都是,让其中一个op去主叫,另外一个op去搜索电台,如果找到了新系数活着新呼号,就择机通联。
--于是,很多台都使用了alc所说的interlock装置,去确保一台收发机发射的同时,另一台收发机是不能发射的,确保不会违法规则,并且自动把接收状态的那台收发机的天线接地,起到保护的作用。
--有些电台还使用三工器,就是说,那条14/21/28的三波段八木天线,可以同时被两台收发机使用,例如一台收发机在14兆发射,那另一台收发机可以在21或28兆接收。
--不过,也有一些人不屑一顾,说我们只用人肉interlock,成绩照样不差。
我觉得5rv的玩法和wrtc style还有较大差异,设备和功率另当别论,但从操作方法上看,算一般的m/s lp玩法还差不多。还有就是从微博上看,你们睡得横七竖八,wrtc要求有24小时的持续作战能力。有机会可以搞个国内的"wrtc"也不错。 [表情]
'

睡得横七竖八的不是op,是visitor。我不太在乎有没有辅助,因为始终都是能抓到的,有辅助会快一点。赛前一天搞好了cluster+cw skimmer的推送,不用觉得可惜。interlock不需要,反正系数台连发射的功能都没有。wrtc的规则界界变,但最基本的是天线和功率的限制。op要适应各种玩法。

国内的wrtc搞不起来可以自己玩玩嘛,几个队约好了互相比比,基本条件相当即可,不用那么苛求规则。
离线BA4RF
发帖
4101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1-07-12
'
软件也支持interlock,n1mm就可以,但ssb的时候嘴巴比较自由,最好还是有硬lock。这里又要鼓吹n1mm了,他还支持联网的partner用自己的键盘操作另外一台机器的键盘。这次bxhq最不适应的就是wt的bandmap,不像n1mm的自己手工找到的台也帮你显示到bandmap上,并用粗体字表示和cluster的区别。
'
wtxtelnet可以设置cw skimmer标记,这样,当从这个wtxtelnet得到的相应的spot前面会有一个标记,例如#。
为了解决aux 接收到信号的传递问题,aux op 可以将spot发到自己的cluster(这个自己的cluster不接其他的来源)。
离线BA7NQ
发帖
10257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1-07-13
'
我也挺n1mm。这次临时决定用n1mm,而且是我第一次使用。很顺手,功能很好。我找不出什么毛病。
'

比赛前... n1mm的文档写得非常好, 简直是一本教科书, 我不用n1mm, 但经常看里面他的文档.

比赛中的情况, 两者差不多, 甚至有些方面, n1mm比win-test强, 尤其是全部窗口的位置可以任意摆设, so2r的界面可以更加直观. 而win-test沿用ct的布局, 是最大的不便.

比赛后的功能, win-test会比n1mm强好多, check-log的功能很强大, 还有就是那些眼花缭乱的报表.

我数度想转用n1mm, 尤其是练习so2r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