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WIND
HELLOCQ
UID:19308
图片:IMG_0099.JPG
UID:20678
UID:23436
UID:12834
能找到6米和10米的原配天线吗?价格是多少?
UID:21901
UID:18503
UID:2464
我在广东清远与广东南海做过29.6与438.5mhz的试验,同样用手持机加拉杆天线,都是5w,400mhz可以通,29.6mhz通不了,两地之有丘陵和田野。
UID:25167
UID:13805
昨天咨询北京经销商,得知现在机器配置为两块锂电池,车充,价格8000 [表情]
[表情] 我也就只有几根,拆了可惜,天线也不便宜,目前天线也不好单独买到。
UID:194
UID:2095
UID:29796
十米机手持机和0.7米手持机丘陵、丛林地带野外对比吃亏,主要是天线辐射效率问题,若同样使用标准四分之一波长,频率谐振、阻抗匹配的垂直极化天线,结果是不同的。也就是5ik所说天线增益相同才有比较的意义。军用战术电台主要使用20到80兆赫兹范围,典型配置是背负式电台加3、4米左右长的可变加感垂直极化天线,天线尺寸和最低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能较好配合,更高频率则加电容抵消感抗。总的来说,辐射效率较高,加上10或25w级的发射功率,视距通讯距离几十公里,概率就自然较高的。对于手持机,一般不超过5w输出,天线辐射效率是第一重要的,最次也要搞根四分之一波长级别的。理想螺旋天线(公式算出来的,实际难做到),效率要低一半强,越是波长长的,天线尺寸缩短越大,效率实在是高不起来,近距离秀秀还可以。对于十米机,1w加四分之一波长地网天线,在传播活跃的夏季,一千公里至数千公里的远距离通讯,是比较容易的,59+20db的rs报告经常满天飞。想来应该还有些火腿记得,90年代中后期,crsa十米通讯实验活动。此期间的春末到秋初,在成都,南至新加坡,西至北欧,小菜一碟。我还记得那个瑞典佬,最爱到29.6来找bh台盖橡皮图章,问他的问题一律装没听到,可能英语也是不咋地,呵呵。大概是80年代的《qst》,有介绍澳洲某火腿用十米手持机加2米左右的钢丝垂直天线做洲际通讯的图片报道,可见十米的特质魅力。至于直接视距通讯距离,主要看双方的天线和高度,以及传输路径上的阻挡物大小及密集程度而定,几公里到20公里是有较高概率的。我90年代中期的记录是都江堰(城边,四楼,1.5w,底部加感1.2米拉杆)叫回成都(城边,六楼,馈线损失后也就是1、2w,四分之一波长地网天线),6、70公里吧。2米手持机也有类似记录,冲破铺天盖地的bp台干扰,叫回成都2米实验中继,和市区内开车移动的火腿通联。老话——天线,传播,决定一切。摩记的十米机,别的不说,换根好天线是必须的。
UID:38168
UID:21407
图片:未标题-1.jpg
UID:13755
如果有pll版的f30就好,晶体置频的始终使用起来不灵活.
UID:153
实际上有的.国产的30mpll手持.有一种型号叫324s,体积大些,有点像h6.还有一种小体积的型号忘了,都是十个道,频合用mc145151,二极管置频.我在90年代后期见过也用过.
给军队大的广告给军队大的广告
如果这样也不错啊,现在还有这种机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