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233阅读
  • 1回复

qsl卡片一般的规格是怎么样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9boa
 
发帖
1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2-04-23
qsl卡片一般的规格是怎么样的?多长,多宽,多重的。
离线深圳上尉
发帖
873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4-24
一看就知道是没收到会刊的,呵呵

http://www.hobbypress.cn/bencandy.php?fid-295-id-3489-page-1.htm

了解QSL卡片

来源: 作者:郑峰



要了解QSL卡片,还要从业余无线电的通联活动讲起。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最基本活动之一就是相互之间的通联活动,为了证明一次有效的通联,双方会互相交换一张写有日期、时间、呼号、波段、信号报告和其他内容的卡片。这张卡片就称为“QSL卡片”。从一张简单的复印纸到有印刷精美图案的卡片,只要填写了必要内容的都可以算作为有效的QSL卡片,证明了爱好者之间完成了一次有效的通联。记得我国刚刚开放个人业余电台的时候,条件还比较艰苦,QSL卡片大都是自制打印的。随着国内爱好者越来越多,在爱好者中间出现了专门提供印刷卡片服务的网站。只要在线提交卡片正反面的设计稿并支付一定费用后,就可以印刷出精美的QSL卡片。记录通联内容的卡片也称通联卡。还有一类记录收听报告的卡称为收听卡,也是QSL卡片的一类。
QSL卡片也是爱好者之间交流的重要渠道和载体。有的卡片上是爱好者的照片,有的是当地的名胜古迹,有的是自己的电台,有的是自己的天线。远征电台和特设电台往往会在QSL卡片上写上活动相关的介绍文字。每张QSL卡片都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笔者就把收到的卡片放在相册内,每每翻看都受益匪浅。
QSL卡片的制作材料也是五花八门的,除了一般的纸质材料外,也有塑料材质的,更有甚者使用茶叶做成茶砖的QSL卡片。相信当你收到这样的QSL卡片一定爱不释手。




QSL卡片的大小各异。为了便于收藏和整理,QSL卡片一般采用明信片尺寸。通常为长度14~15厘米,宽度9~10厘米。日本和韩国的卡片一般尺寸都稍稍大于这个标准。欧美的QSL卡片比较接近标准尺寸。通常我们还会偶尔收到对折卡。对折卡就是相连的两张卡片大小对折。也有双折卡。VP6DX的卡片更是30页的“小人书”QSL卡片。最近笔者还收到过HQ奖状的超大QSL卡片。
当你和一个电台完成通联后一定想得到精美的QSL卡片吧?那爱好者之间如何交换QSL卡片呢?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谁先发卡片?是同时发出,还是等对方先发卡片再回复呢?在和国外爱好者交换卡片的时候一般都参照国际惯例:谁需要对方的卡片谁就先发。也就是说,如果你需要对方的卡片,你就应该先发出卡片。对于收听电台来说,应该先发出卡片,并附上写好地址的信封和足够的回邮邮资(俗称SASE)。为何需要SASE呢,因为一般的电台并未和收听台完成QSO,所以回复SWL的卡片不是义务的。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有的电台不愿意回复卡片,则可以在通联的时候明确说明:“NO QSL”,这样即使不回复卡片也是可以的。寄发卡片一般分2类。直接邮寄或者通过管理局。所谓直接邮寄就是说按照对方的地址,直接邮寄。因为一般的地址都很长,所以不会直接在QSO中交换。常用的是CALLBOOK通讯录。通过查阅CALLBOOK得到爱好者的地址。随着网络的流行,也出现了专门查询的网站,这样比原先通过CALLBOOK查询更快捷方便,资料的更新也更快。在网站输入呼号就能查询地址等信息,方便交换卡片。直接寄卡片一般都需要SASE。附带邮资的话,一般是美元或者IRC(国际回信券,当然也有的爱好者不接受IRC,实际寄发过程中则根据对方的要求附带相应的邮资)。根据需要附上1~2张,如果没有SASE,即便你是直接寄给对方,对方也可以通过BURO回复的。另一类就是通过卡片管理局(QSL Bearu 或 BURO)交换卡片。我国的卡片管理局隶属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
卡片管理局会将收到国外爱好者寄给本国的卡片分发给会员卡片管理局会将收到国外爱好者寄给本国的卡片分发给会员。CRSA BURO一般每1~2月向各地区的负责人寄发一次卡片。再由各负责人发给会员。如会员需要通过BURO寄发卡片,则需要将卡片按照国家分类后寄到CRSA BURO。CRSA BURO会定期发往外国卡片管理局。需要特别留意地是,在国外,很多国家的卡片管理局都是会员制的,卡片管理局只对会员提供服务。所以经常也会收到寄往外国BURO后被告知不是会员而被退回的卡片。直接邮寄是速度最快的,从发出到收到回卡最快的只需要1~2个月的时间。通过卡片管理局中转则比较慢,最快的也需要半年左右。经常会从卡片管理局收到几年前的卡片甚至十几年前的。还有专门帮助其他爱好者处理卡片的,称为卡片管理员。如果查询到对方有卡片管理员,就需要寄给卡片管理员。卡片管理员会负责处理回复卡片。随着国内HAM的增加,国内HAM之间的通联也越来越多。如果每次都直接邮寄卡片给对方对于一般的火腿来说回复卡片的邮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国内卡片的交换也应遵循按需的原则。如果不是很需要对方卡片的话,完全可以通过卡片管理局交换。对于有特殊需要的爱好者也可以加入专门的卡片处理中心,支付一定的费用之后,就可以更便捷的寄发和收取卡片管理局的卡片。有些特设电台有充足的经费或赞助,会通过卡片管理局一次发出全部通联的QSL卡片,并且不需要回复卡片。由于邮寄卡片通常采用平信,邮局遗失而未收到的事例也经常发生。奥运特设台期间,就专门设立了能查询收发卡记录的网站,以确保爱好者都能顺利收到如此有纪念意义的卡片。
看来,要完成一次有效的通联,并成功交换QSL卡片并非易事。来之不易则更显珍贵。对于特殊事件,QSL卡片则更具收藏价值。2008年奥运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为此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特别设立了奥运特设电台。特设电台的卡片一共6张,其中5张为奥运的5个福娃,另一个是5个福娃大合集。只有通联到所有5个特设台并且达到一定数量的QSO才能交换到全部6张QSL卡片。难度可见一斑。




除了自己收藏欣赏外,QSL卡片更是申请奖状和升级考试的重要凭证。著名的DXCC奖状就是需要由专人验证通联卡片后才能颁发的奖状,可见其严肃性。对于申请IOTA奖状的卡片,则需要在卡片上有明确的岛屿名字和编号。所以爱好者之间交换卡片都应根据电台日记如实填写后寄发。有时会在论坛上看到有些爱好者要求交换空白卡片的帖子,这是不符合卡片交换原则的。曾发现有的火腿就利用空白卡片私自填写,骗取奖状,这有违HAM精神。ARRL在审核DXCC的时候时常会发现假冒的卡片。CRSA在验证升级卡片的时候也有发现类似的情况。对于爱好者初次见面,如需交换卡片的话,通常在卡片上注明“EYEBALL QSO”等字样。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很多爱好者采用将记录打印在标签纸上粘贴到卡片上的办法。为了证明有效性,一般都加盖确认印章。手写的卡片一般都有签名。
QSL卡片使得无线电通联从此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在以后的文章中,将同各位分享有关QSL卡片的制作和交换的一些经验。

QSL卡相关资源汇总
国际爱好者交换卡片地址查询:http://www.qrz.com
国内爱好者交换卡片地址查询:http://www.qrz.cn
卡片印刷服务:http://www.qslprinter.com
世界各国卡片管理局地址:http://www.iaru.org/iaruqsl.html
确认印章制作:http://shop57604539.taobao.com/  


B D 7 M T J     Ex :BG7MTJ
DXCC Mixed

bd7mtj@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