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你在合肥高速上,我在铜陵.很高兴qso.
不知道说的是否正确;1\制作工艺不复杂,容易制作.
2\效率应该说是一般.(针对八木及棒子)
3\材料到处都有.
做为一种简单的天线,构思比较有意思,从个人来看应该是棒子天线的变种或者是延伸把.
改进:如果可以组成天线阵的话,应该有比较出色的表现,准备试验一下.如果有朋友实践也希望提出来参考.
'
我也很高兴和您sqo。
确实简单易做,尺寸小,制作成本低,效率问题我还没做比较。我准备做一个u段的天线阵,以弥补我这里收发信条件的不足。
下边是我找来bv3fg的资料:
同频段天线的堆迭
堆迭方式
首先介绍两支相同天线的堆迭方法。图一所示为堆迭以后的正视图,堆迭以后的效果都是与单一支天线来比较。
图一(a)所示为两支天线水平架设上下堆迭,这可以压低辐射仰角但不会缩小水平方向的半值角。图一(c)为垂直架设左右堆迭,这不会改变辐射仰角但会缩小水平方向的半值角,使得指向性更加尖锐。
图一(b)所示为两支天线水平架设左右堆迭,这不会改变辐射仰角,但会缩小水平方向的半值角,使得指向性更加尖锐。图一(d)为垂直架设上下堆迭,这会使辐射仰角变小但不会改变水平方向的半值角,不影响指向性。
至于四支天线的堆迭的方式如图二所示,要分析整个的效应比较复杂但可以用两支天线的堆迭效应来推测,在此不做深入的讨论。
天线的距离
对图一(a)、(c)的堆迭方式来说,两支天线的距离最好在1/2λ到1λ之间,能相距1λ当然最好,但是实际上相距5/8λ也不会太差。但是如果天线很长,两者的距离最好拉大到天线长度的一半以上以减少彼此的影响。基本上来说,相距越远增益越大,副波瓣(sidelobes)也比较多,但增益最大不会超过3db;相距越近则堆迭所产生的增益越小,不过副波瓣会比较少。
对图一(b)、(d)的堆迭方式来说,两支天线内侧的距离相距为5/8λ可以得到最大的增益。
相位
获得同相位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相同长度的传输线以及相同的馈入方向。如果因为架设的因素使得两条传输线不等长才会比较好处理,这时我们就必须使两条馈线的长度相差1/2λ的单数倍(相差为180°),然后再把馈入的方式反相,最后就可以得到两支天线同相的效果。
上一段所讲的只是基本原则,然而实际上由于堆迭天线彼此间互感的原因会使得天线阻抗、电流及电压的分布与原来天线有所不同,所以除非是平行传输线,并不是任意等长或相差1/2λ单数倍的传输线都可以适用。有关这个部份需要比较深难的分析才能解释清楚,有兴趣的人可以参考arrlantennahandbook中multielementarrays这一章中的说明。对于使用同轴电缆的人而言,只要记住下面的结果即可:
1.保持天线到并联点之间的传输线长度为1/2λ的整数倍,或是
2.保持天线到并联点之间的传输线长度为1/4λ的单数倍。
图三以折迭偶极的驱动元件来做例子。(a)为馈线等长的状况,(b)为馈线不等长的处理方式。
阻抗匹配
对一支谐振的天线而言,它的电抗为0所以可以把它视为纯电阻,因此当天线并联堆迭的时候,整个阻抗就好像电阻并联一样,例如两个阻抗为50Ω的天线并联时,它的阻抗就会变为25Ω,因此就需要匹配电路来和无线电机的输出入端获得匹配。
在堆迭天线时最常用的方式是利用一段1/4λ的同轴电缆来形成所谓的q section(quarter wave transformer),如图四(a)所示。由此可知,当我们并联两支天线的时候,我们是希望t形接头的两侧为100Ω(并联以后刚好是50Ω),而天线的阻抗为50Ω,经过计算必须使用75Ω的同轴电缆来形成q section。如图四(b)所示。
在堆迭四支天线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用qsection的方法来达成阻抗匹配,有趣的是这时候qmatch所需的同轴电缆为50Ω,详见图五。同理,16支天线堆迭所需的同轴电缆均为50Ω。
不同频段天线的堆迭
通常不同频段的天线都是分别馈电,没有彼此的阻抗匹配以及相位问题,所以只要考虑堆迭方式对每支天线所造成的影响。见图六,虽然有各种不同的的堆迭方法,但是基本上因为低频段天线的面积比较大,所以我们是把低频段天线当作是高频段天线的反射面来考量,两支天线当然是尽量远离最好。相对的,只要合理的安排彼此的距离,高频段天线对低频段天线所造成的影响并不会太明显,所以在此并不特别讨论。
图六(a)、(b),这是两支天线彼此影响最大的堆迭方式,但也是最常用的方式。这会使高频段天线的仰角提高(a)或使主波瓣的方向偏离天线方向(b)。基本的原则是使两者的距离大于高频段天线的1/2λ或高频段天线总长度的1/2以上,以比较大的数值为原则。两者的距离要避免刚好是高频段天线的1/4λ的单数倍,因为这会使高频段天线主波瓣偏离天线方向的程度加剧,两者的距离最好是高频段天线的1/2λ的倍数,因为这可以减少天线主波瓣偏离天线方向的程度。
图六(c)、(d)虽然低频段天线成为高频段天线的大反射面,但因为两者直交所以影响并不是很大,而图六(e)、(f)的排列方式使得彼此的影响减到最小,所以这四种排列方式对两者之间的距离要求并不严格,基本上就是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尽量使两者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