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这天是美国空军一号第一次进入我国空域,当时我站被命令执行尼克松来华时的保障任务。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总统尼克松入主白宫后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多次作出寻求与中共改善关系的姿态,包括主动建立了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与中国互传口信的渠道。7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通过请美国作家斯诺传话、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等方式,发出愿与美方接触、争取打开中美关系僵持局面的信息。
1972年2月21日,早上我刚要准备吃饭,这时值班室的窗户被打开了。小魏在里面向我招手,我走到窗前,他告我,让我暂时顶替他值一下班(因我是在早饭后接他的班),他有点胃疼。这种情况经常有的,战友之间相互替下是常之有情的事。但是,这个时候他只能找我替他一下。因为这天是个非常的日子,尼克松要来北京。我们的部队是这次专机保障的任务部队。第二,为了保密全国无线电已静默,只有我这部电台与几部有关电台在正常工作。第三,我与小魏同是一号班,这种情况下只有一号班有资格上机。当时也没多想,与他履行了交接班手续。
刚上机也就十分钟的时间,主台呼叫我,我马上回答。随即信号电报一份发了下来,信号报是报务员自已抄收,自已翻译的电报,有区别于机要报。就这份电报译出来后,让我立即冒了一身冷汗。报文里:立即与不能这两个词,在数字上只有一个数字码的差别。当时频率上有三、四个信号,其中还有一广播电台信号。按规定尼克松的专机群马上要进入我们的空域,一开始我认为这份电报就是让我们立即开机的,不想译出来是不能开机。如果抄错了报文后果严重性就可想而知了。当时脑子里全在想抄收的这些电码到底对不对?平时是一点也不含糊,可今天还真含糊了。因为部队一 二号首长,空军雷达兵部.通信兵部.情报部首长全在值班指挥室与阵地上了。上级战情通报告之也是这时要准备开机的,但电报过来不准开机。面对这些首长,我只能相信我自己了。就这样我们那站的全体指战员、部队一号首长和在现场的空军首长全因这份电报按兵不动。就这样过去了今人喘不过气来的二十来分钟。就在我心情七上八下满头大汗时,主台突然紧急呼叫我,紧接着警急电报发了下来,报文为:进入一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指挥室立即拉响战斗警报,全体人员各就各位。雷达发现目标!美国总统的专机笫一次进入了我国空域。1972年2月21日,“空军一号”载着美国总统尼克松安全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前往迎接。当两位巨人之手“历史性的一握”,而抄收这第一次进入我国空域的保障任务电报就有我。到后来在战友们聚会时,见到我还笑谈那天我的表情。之后总结一个经验,关健时刻只能相信自已判断。
以上有许多细节不便详述,再如有涉敏感之事请班主删除。
与小魏三十多年后在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