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6bf其实把事情看的很透。一个项目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目标或重点。如果目标太分散,不切实际,耗时太长,那这个项目最后就有可能会胎死腹中或不了了之。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项目开发者的理想主义。业余无线电是一种爱好,而不是职业。如果经济效益从始至终是整个项目的主导因素,那么开发者的决策就会时刻受制。有时侯一个好的开发者会为自己的理想作出一定个人利益上的牺牲。ba6bf在kp-800man线性功率放大器项目上就体现了这一点。
另外我对ba6bf关于团队合作的悲观看法深有同感。首先能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让其他团队伙伴接受理解就不容易,就更不要说不同人的不同技能背景,工作/家庭因素,理想追求,处事风格和个人性格了。所以有的时候一个人可能效率会更高。但对大项目而言,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而且看法有可能不会太全面。所以这对大项目的组织和开发者来说都是一个困难的境况。
最后ba6bf也可以考虑建议大家如果条件只要许可的话就尽可能自己多动动手去组装调试套件。这不仅使套件的组装者受益非浅,去赏识每一套件的设计思路和性能,也可以使ba6bf的精力和时间得到更佳的利用。对每一个新项目开发者都要不乏耐心和恒心。这对每个考虑diy套件的火腿来说应该也是不可或缺的。
'
感谢您的认同。
的确,我本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通常会对自己的能力和所要面对的事情做一个尽可能客观的评估。我会选择稍微超出自己能力,但是咬咬牙可以挺过去的项目。但是如果一个项目明显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那我通常会在开始前就终止它。您提到的kp-800man的事情,实际上也是基于这一点。从技术和能力上说这个功放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成本上我们却估算错误,所以最后导致预算超支。只是出于个人信誉的考虑,最后硬着头皮把这个项目完成,但也是精疲力竭了。
现在这个项目,相对而言在技术难度上要远比kp-800man大,但是压力上却又要小的多。因为有这半年开发kn-q9的经验和相对充裕的成本预算,所以只要我们的目标不要高的离谱,而有针对性并集中力量,最后有个好结果应该不是难事。
关于合作的事情,我的确是比较悲观,但也没有坚定的拒绝有能力的朋友。比如bg3pjx自告奋勇的承担造型设计和外壳的加工生产,并提供了一台k2做设计和实验时的标杆。湖北熊军峰也参与软件系统的单片机重新选型及软件移植和改造工作,目前暂时进展都还算顺利。
但是,无论如何我的担心还是存在的。所以,这个项目我还是做了备份。一方面我在积极的配合上面两位朋友的工作,另一方面我给这个项目做了最坏打算的兜底。在这个月初我已经定制了210套铝型材机箱,并且已经联系好了m16l单片机的供货商。万一两位朋友的工作出现问题,那么备份的方案就会立刻启动。总之,这个项目最差的结果就是利用原先的单片机和软件系统,并使用和q9一样形式的机箱结构。而只要上面两位朋友任何一个人完成了计划,那么国内套件的档次和水平就会继kn-q9以后再来一个飞跃。
我这么做并非是对3pjx和熊先生的不信任,而是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无法抗拒每个人具体会面对的不顺利和无法预料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