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我国的无线电工业十分落后,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志愿军通讯装备落后、修配零件缺少的问题暴露得很突出。1950年国家成立电信工业管理局(在重工业部建制,由军委通讯兵部代管)。同年10月末至11月初,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电信工业会议”,会上提出了发展电子管工业,逐步走零件专业化生产道路,筹建电子管厂和零件厂。
党中央对我国电子工业的建设十分重视,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根据电信会议的建议,决定建立北京电子管厂和北京无线电零件厂。1951年10月29日,通讯兵部主任王诤根据总参的决定,就两厂的建设向周恩来提出报告,周恩来当即指示陈云、薄一波、李富春、聂荣臻、杨立三:“同意设立两厂方针,具体设计和布置待苏联设计组来中国后即与他们计议此事,看是否包括在他们设计任务之内。同时请中财委亦告沙千里、林海云等同志,将此两厂设计与装配任务亦包含在他们贸易谈判任务之内。如苏联对无线电零件不能承担亦可与东德一谈”。周恩来批准筹建北京电子管厂,并列入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1951年12月,苏联部长会议同意此援建项目,与我国政府达成援建协定,签订了专家来华合同。通讯兵部主任王诤就建设北京无线电零件厂事宜组织了与苏联和东德的洽谈。由于东德提出援建可提前一年投产,建厂估价又低于苏联,生产品种也稍宽,1952年1月由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正式批准,列入中国与民德1952年贸易议定书,由民主德国帮助设计和建设北京无线电零件厂。两厂的筹建工作由此正式拉开了序幕。
党中央及北京市委的领导同志对筹建电子管厂非常重视。1952年8月8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设计任务书,正式成立电子管厂筹备组。在建厂期间,周恩来总理、朱德副主席曾先后视察建厂工作,市委工业部委派韩伯平来厂帮助工作,中央和地方各部门抽调一批干部支援建厂。1956年8月,北京电子管厂的厂区及福利区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等全部完工。1956年10月15日下午2时,举行了北京电子管厂的开工典礼。李富春、聂荣臻、赖若愚等中央领导和市委书记处书记陈鹏参加大会并相继讲话。苏联代表团团长扎哈罗夫,北京电子管厂厂长周凤鸣也在大会上发了言。10月16日,《人民日报》等首都各报均以头版头条醒目标题和图片报导了北京电子管厂开工典礼及建设盛况,发表了李富春等领导同志的讲话。
北京无线电零件厂筹备组于1952年8月成立,直属第一机械工业部电讯工业局领导,1953年5月筹备组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十局领导,改名为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第一厂名七一八厂)筹备组。1953年10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工厂计划任务书。1956年5月开始设备试运转和投入产品试制。1957年10月5日,国营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薄一波为工厂开工剪彩并在大会上讲了话,他勉励职工乘胜前进,为发展祖国电子工业贡献力量。参加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的还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团长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副总理厄斯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副部长钟夫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