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篇经典,第一次看到这么详细的!有机会一定拜读。技术篇涉及了很多新技术,严重赞扬!
貌似交流篇有我的文章,在放之前该让我修改一下,毕竟过了四五年了,有些数据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较准确的取得,而现在有条件了。
'
刘老师:
因为您说的这个问题比较普遍,所以有必要向您和其他作者解释一下。
当时我们在编辑《交流篇》时,搜集了近千篇文章,经过主编和编辑们的筛选,精选出目录中的文章。
由于很多文章相隔有段时间,无法联系到作者,有的文章很好,搜集的时候就没有搜集到作者、署名,所以没有办法提前沟通,但是好文章我们也不愿放弃,也冒着被作者告发侵权的压力,如实刊登,还请您还有很多没有署名的作者谅解,因为确实我们在编辑的时候,为了这些文章和版权也是骑虎难下。关于数据的事情,我们在编辑的时候就是按忠实记录中国业余无线电发展的实况的原则进行收录的,当时的技术水平是怎样就是怎样,因为技术是不断在向前发展的,书只能作为一种记录。这一点在我们《技术篇》的前言中讲得很清楚。
《交流篇》设计方方面面的知识,有入门故事、有维修经验、有diy、有操作指南,是所有作者完业余无线电的心得和体会。所以在这里,我再一次向没有联系到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歉意,并且期望您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惠寄稿酬,以便再版时把您的名字加入。
直接跟我联系就行,按照《交流篇》前言中提供的电话和邮箱联系都可以。
刘老师如果愿意以稿换书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