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9648阅读
  • 122回复

KN-Q10快结束了,大伙来反馈点信息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0-12-03
q10从今年6月份开始准备,8月初拿出样机,经修改后9月正式版发布。这转眼过去了2个月,现在q10也基本结束了。

根据一些朋友的反馈,证明q10的设计是成功的。所以,我想请q10的用户或使用过听过q10的朋友多给一些意见。好的方面要说,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要说,这对今后的设计很有好处。
离线wd3010
发帖
2658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12-03
电位器旋钮质量一般
经常有接触不良
有时候频率失锁,需要揍他几下就好
建议选用更好的元件
自动键应该增加记忆,这样不会导致有时候发快了导致错误报文
建议进一步增加按钮,短波机还是钮多方便
最好能直接输入频率,常用功能都做到面板上
下次内置个喇叭
就这些吧
离线峰回路转
发帖
58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12-03
希望能看到模拟部分完整电路图。貌似和q9细节上还是有点不同的。。。。好机器
另外软件部分似乎说明还是不太详细。能否做份详细的教程类文档
离线fjwayne
发帖
741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12-03
我机器在cw能有25w,ssb有20w,但这是在驻波1.2以下的结果,驻波稍大一点功率就降下来了.机器发热快很快会自己保护起来,要等个十来分钟又可以用.再一点就是频偏的问题,我手头上没有测量仪器,只和我的440和ic78相比有100至200赫兹的差别.所以还没有做长时间的通联,一直都用来收听.声音的大小和你做的手咪有直接关系.
利用插头5v电源我在手咪上增加了一个灯.方便夜间室外通联.
离线BH7OVF
发帖
227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12-03
没有q10没有发主权.
发回是为赚点数.
撑6bf
离线bg6art
发帖
2343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12-03
前几天听到过bg8fso用q10通联,15w的功率,倒v,听感不错,无建议。
离线tonyzu
发帖
10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12-03
电位器质量是个问题。下次套件要考虑用优质的产品了。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12-04
看来电位器的确是个问题。

但是,我找了很久,适合q10这种安装形式的电位器似乎只有这种。那种用螺丝拧在面板上的电位器倒是没有接触不良的隐患,但是可能会造成安装上的不简便性,简单说就是安装会费点劲,并且将会使前面板和面板内电路板之间连在一起。不象现在这样,面板部件各自独立互不干涉,干净利索。

要不各位推荐一个质量好的牌子?
离线BG2UBS
发帖
496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12-04
时老师q系列已经不小了,下个版本对机壳选择能不能做个调查贴在壳上有点创新,脸大点多给点面子呵呵,空间大点给爱动手的多点diy的空间!!!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12-04
'
时老师q系列已经不小了,下个版本对机壳选择能不能做个调查贴在壳上有点创新,脸大点多给点面子呵呵,空间大点给爱动手的多点diy的空间!!!
'

得了吧,想要好机箱,又不愿意多花钱。又想好又想巧,想要毛驴不吃草。天上难道还真能掉馅饼?

q10高版最后毁在哪里?是q10的性能不好吗?是功能不牛b吗?3pjx设计的机箱不漂亮吗?都不是。

毁在价格上了。想要好机箱啊~等着吧。
离线BD7APC
发帖
1213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12-04
我通过几个q10 感觉还不错
离线BG1AL
发帖
229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12-04
bf设计的q10确实不错。好处:1、小巧,便于携带。2、声音还原度高。3、本底噪音低。4、软件设计可操作性很好。使用中感觉:1、电源电压可使用范围窄(好像是频合及控制部分)。2、可不可以加上度盘锁定(比如按一下频率旋钮锁定,再按解锁) 。总之q10是一款不错的设备,很满意!
离线BA8CW
发帖
2483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12-04
我的建议是增加大步进,尽量增加面板开关功能按钮,当然是在机壳有地方放的情况下。希望下一步能做大点的机器。最后一点加强机电一体性。
离线BH3NEK
发帖
1519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12-04
q10是一款不错的机器,小巧便携,功能不少,调整也很方便,我的q10的开机瞬间和按下发射键瞬间,扬声器中会传出很响的“嗒”的一声,不知道别人的机器是否如此。另外,大旋钮经过改造,没有了定位,稍微一碰,频率就会跑,能不能增加个锁定钮?
离线BH4SRC
发帖
1937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12-05
自己没用过。今天下午和bg8fso刚通联过,他用的是q10.ssb15w功率过来,效果还不错。
个人觉得如果能加入10米段进去的话,3级四级用着正好,再大点也可以。
离线BG2BAM
发帖
131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12-05
1.电位器的通病,经常听着听着就没声了。
2.最好装个喇叭,装喇叭的好手咪少。
3.开关机的尖锐声,第一次开机时差点以为坏了呢
4.软件的易操作性,还是有点复杂。
希望下一代产品可以改进!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12-06
看来问题主要集中在大拨轮锁定及电位器责2个方面。

电位器前面谈过了,除非更换电位器形式,否则这种安装形式的电位器很难买到万无一失的。

频率拨轮的锁定从软件上说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用什么方式完成锁定操作。众所周知q10的功能是非常丰富的,而按键就这么多。面板不可能再加大,所有的功能设定都在菜单中并使用4个按键来进行组合操作。频率拨轮锁定这个功能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在面板空间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却不能增加单独的按键,这就很难办。但这也并不是大问题,关键是找到一个比较容易上手的操作方式。

关于整机软件操作难易的问题,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了,不好说。小体积的机器,操作键数量不可能很多。除非把功能削减掉很多,否则就必须采用功能菜单的操作形式。菜单模式当然没有把所有功能都使用独立的功能键方便,但是如果把q10所有的功能都分别用独立的按键,那体积就太大了。

要不,把q10的功能做做简化?
离线BG6QBY
发帖
12184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12-06
'
看来问题主要集中在大拨轮锁定及电位器责2个方面。
电位器前面谈过了,除非更换电位器形式,否则这种安装形式的电位器很难买到万无一失的。
频率拨轮的锁定从软件上说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用什么方式完成锁定操作。众所周知q10的功能是非常丰富的,而按键就这么多。面板不可能再加大,所有的功能设定都在菜单中并使用4个按键来进行组合操作。频率拨轮锁定这个功能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在面板空间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却不能增加单独的按键,这就很难办。但这也并不是大问题,关键是找到一个比较容易上手的操作方式。
关于整机软件操作难易的问题,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了,不好说。小体积的机器,操作键数量不可能很多。除非把功能削减掉很多,否则就必须采用功能菜单的操作形式。菜单模式当然没有把所有功能都使用独立的功能键方便,但是如果把q10所有的功能都分别用独立的按键,那体积就太大了。
要不,把q10的功能做做简化? [表情]
'


我很赞同8cw的意见。组合键使用中真的很难受。为啥大家非要小面板的机器呢,我没看到很多人带机器外出用。在家里用占多数。面板大点增加开关按键可大幅提高机器易用性,更大空间有更好的屏蔽和散热。面板也可以排列得更美观,机器的旋钮,接插件,显示屏都有好的布局和安装固定方式。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12-06
'
我很赞同8cw的意见。组合键使用中真的很难受。为啥大家非要小面板的机器呢,我没看到很多人带机器外出用。在家里用占多数。面板大点增加开关按键可大幅提高机器易用性,更大空间有更好的屏蔽和散热。面板也可以排列得更美观,机器的旋钮,接插件,显示屏都有好的布局和安装固定方式。
'

为什么用小体积的设计,我想这很容易理解吧?

第一是成本,大机箱本身首先就是一个大的资金占用,如果把q10所有的功能都使用独立的按键和旋钮,大致想了一下,起码要ft80c这么大的面积。那么机箱也起码要ft80c这么大,这个成本增加是很可观的。

体积大了,那么散热条件就会更加充裕,随之而来的就是用户对输出功率的不满足。ft80c这么大的体积,只做15瓦,不仅用户会觉得性价比降低,甚至我本人都不会满足15瓦的输出功率。可能还会有人提出要内置天调,甚至内置电源,不要不相信,人心真的是难以满足的。

机箱体积大了,旋钮和按键也要跟着大,那么这一块的成本也随之成倍上升。我算过一笔帐,按照ft80c的大频率旋钮的样式和大小,用铝棒来车制,加上人工及配套的胶套,成本在60~70元。

既然做这么大的机箱,再使用目前的lcd,不协调了吧?那就使用大屏幕的lcd。成本哪?又上升了一大截。屏幕大了,显示内容和功能要相应增加点吧?这软件设计成本是不是也要涨点?难不成让人白辛苦?

大的机箱,只做15瓦,肯定不合适,少说也要50瓦额定功率吧?那么功率管和各种配套的零件成本增加个200块不算过分吧?

我想说的很清楚了,很多人觉得增加这地方一点点成本,那地方增加一点点成本,不算什么,好象每个地方增加的都不多。但是积沙成丘,很多地方都增加一点点,累计起来就是一大笔开销。这就是所谓的量变引起质变,就象我太太经常从网上买点不怎么需要的商品,看起来每件东西都只是几十块钱,但是数量多了,那么总数就十分惊人。

很多人在想这种事情的时候,都有意无意的不考虑可能会增加的成本,一味的提出“貌似合理”的要求。但是一旦因为这些“貌似合理”而导致套件价格显著升高,就立刻缩回去。羊毛肯定是要出在羊身上,你不能指望牛身上长出羊毛。增加出来的成本,毫无疑问要用户来承担。这才是真正合理的现实,你不能要求这部分成本靠套件组织者来承担。

那么作为套件组织者,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套件的性能要组织者来保证,安装简便性要组织者保证,成本控制也要组织者来保证,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作为kn套件的主要设计者,我要考虑的事情很简单,在价格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功能。所以,kn套件才有了持久的高性价比的良好声誉。谁都知道,在价格相当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其他套件的性能比kn套件更高。而在性能相当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款套件能比kn套件价格更低。这种情况的形成,其根源并不是我本人技术水平有多高,而是我能够掌握客观的市场规律,合理的降低套件的生产及设计成本。

做套件设计,最忌讳的就是贪大求全。而贪大求全所带来的惨痛教训,这么多年了,难道我们看到的还不够多吗?
离线BG6QBY
发帖
12184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0-12-06
'
为什么用小体积的设计,我想这很容易理解吧?
第一是成本,大机箱本身首先就是一个大的资金占用,如果把q10所有的功能都使用独立的按键和旋钮,大致想了一下,起码要ft80c这么大的面积。那么机箱也起码要ft80c这么大,这个成本增加是很可观的。
体积大了,那么散热条件就会更加充裕,随之而来的就是用户对输出功率的不满足。ft80c这么大的体积,只做15瓦,不仅用户会觉得性价比降低,甚至我本人都不会满足15瓦的输出功率。可能还会有人提出要内置天调,甚至内置电源,不要不相信,人心真的是难以满足的。
机箱体积大了,旋钮和按键也要跟着大,那么这一块的成本也随之成倍上升。我算过一笔帐,按照ft80c的大频率旋钮的样式和大小,用铝棒来车制,加上人工及配套的胶套,成本在60~70元。
既然做这么大的机箱,再使用目前的lcd,不协调了吧?那就使用大屏幕的lcd。成本哪?又上升了一大截。屏幕大了,显示内容和功能要相应增加点吧?这软件设计成本是不是也要涨点?难不成让人白辛苦?
大的机箱,只做15瓦,肯定不合适,少说也要50瓦额定功率吧?那么功率管和各种配套的零件成本增加个200块不算过分吧?
我想说的很清楚了,很多人觉得增加这地方一点点成本,那地方增加一点点成本,不算什么,好象每个地方增加的都不多。但是积沙成丘,很多地方都增加一点点,累计起来就是一大笔开销。这就是所谓的量变引起质变,就象我太太经常从网上买点不怎么需要的商品,看起来每件东西都只是几十块钱,但是数量多了,那么总数就十分惊人。
很多人在想这种事情的时候,都有意无意的不考虑可能会增加的成本,一味的提出“貌似合理”的要求。但是一旦因为这些“貌似合理”而导致套件价格显著升高,就立刻缩回去。羊毛肯定是要出在羊身上,你不能指望牛身上长出羊毛。增加出来的成本,毫无疑问要用户来承担。这才是真正合理的现实,你不能要求这部分成本靠套件组织者来承担。
那么作为套件组织者,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套件的性能要组织者来保证,安装简便性要组织者保证,成本控制也要组织者来保证,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作为kn套件的主要设计者,我要考虑的事情很简单,在价格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功能。所以,kn套件才有了持久的高性价比的良好声誉。谁都知道,在价格相当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其他套件的性能比kn套件更高。而在性能相当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款套件能比kn套件价格更低。这种情况的形成,其根源并不是我本人技术水平有多高,而是我能够掌握客观的市场规律,合理的降低套件的生产及设计成本。
做套件设计,最忌讳的就是贪大求全。而贪大求全所带来的惨痛教训,这么多年了,难道我们看到的还不够多吗?
'


我没用过q10,就自己的理解反馈点信息。具体怎么操作还是套件组织者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