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546阅读
  • 46回复

BA7NQ BA6BF BD6RA三位老大请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7IBQ
发帖
21205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8-04-23
其实,多几次冲突,中国的diy事业就更上一层楼


君不见,每一次冲突,坛里的高手不是都会进步些?


现在高手还会有全黑pcb板,到直角蛇形线?还有不再见到有用调制级混频ic当接收级混频ic用。所以说每一次冲突,都有火花出现了!每次火花,都会促进中国的diy事业,说不定,中国的2k,就是在这种攻击下,出现了


如果,我们每次不管什么都说好……好……好…… 高手都不思改进了

那哪里有里会有进步??

所以说,只要不是真枪实弹的冲突,就可以接受。

法制国家也是这样,m国也不是两个党派互相攻击,从而促进了民主的发展……


愿主保佑这帖能保存一年,一年后,大家再来看看,一年前的大家是怎么的一种思想……
离线jingtiguan
发帖
711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8-04-23
大家先别吵了,现在毕竟是提倡和谐的时候。
二位大师组织的套件都卖出了一定的量,在这里也各自有自己的支持者,我不想论坛中技术也要分派别,来斗胆说几句
二位大师的套件我都没买过,但我见过,我仔细了解了它们的电路流程,包括by101。
电路设计各有优缺点,或者说是侧重点,也许是定位不同或是照顾的层次不同。
我相信软件界面设计优秀的机器更人性化,我自己比较喜欢用pll的机器,避免了dds产生的杂波。另外接收机的动态也非常重要,大家从技术上说是不是把三个机器的设计理念综合起来更完美?
二位都别吵,难道二位自己都没有做错吗?先检讨检讨吧,吵架是不对的
离线haisens
发帖
247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8-04-23
终于看明白了,争论的焦点是:高频功放中供电中加rfc,会不会烧功率管。
我来说两句,纯粹作技术交流,只分析原理。事先声明, ba7nq ba6bf bd6ra三位老大我一个都不认识。这论坛上我只认识fmer,ba7ei。

先讲讲rfc,rfc中文名字扼流圈。高频扼流圈和低频扼流圈都是电感线圈。

电感线圈有抑制电流变化的特性,电感越大这个效应越明显。这个效应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感抗,感抗的大小和电感的工作频率和它本身电感的大小有关。
扼流圈对于交流电的阻抗x=2πfl,可见,当电感一定时,交流电频率(f)越高,阻抗越大.所以会通直流,阻交流和通低频阻高频

重点1高频功放中rfc的作用:主要是直流馈电即发射管集电极馈电。

若功率管c-e结、vcc、 lc回路三者是串联(或并联),则称为集电极串馈(或并馈)电路。
见下图:


串并电路的异同点

共同点:供电效果相同;
不同点:
      并馈:lc回路两端均是直流低电位端,且有一端接地;
      串馈:lc回路两端均是直流高电位端,且没有一端接地;馈电附加元件( rfc、cc)
      并馈: rfc 、cc加在lc回路高电位端,造成分布参数并到lc回路上,影响频率稳定。
      串馈: rfc 、 cc加在lc回路低电位端,不影响频率稳定。


重点2为什么使用rfc馈电

首先,假如将一个1w的能量传输给50欧的负载,天线上的电压的峰峰值摆vpp等于20v,而通过峰值电流等于200ma,为了能够直接用共源(共射)电路来驱动负载,电路所需要的电压要大于vpp,但是,如果使用一个大电感来代替图中的电流源(称为射频阻塞rfc),需要的电源电压可以降低到原来的一半,因为vx可以在从约等于0到2vdd的范围内变化。实质上rfc可以近似为一个可以承受正电压和负电压的电流源。虽然rfc可以降低电源的供电电压,但是不能缓解发射管的耐压,或最大漏源电压




为了能在更低的电源电压下将1w能量传递给50欧负载,需要在功率放大器与负载之间插入一个匹配网络,如,将一个5vpp通过1:4变压器转换为20vpp。当然这时变压器的原边的峰值电流超过了800ma。由于流过功率管的电流为通过rfc和变压器电流之和,则功率管的最大电流接近1.6a。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RAIN BD1ND
发帖
416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8-04-23
'
时尚美少女必备手册 女生悄悄话,告诉你青春期生理变化
'
你这家伙 呵呵
离线BA6QH/QRP
发帖
11559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8-04-24
'
终于看明白了,争论的焦点是:高频功放中供电中加rfc,会不会烧功率管。
我来说两句,纯粹作技术交流,只分析原理。事先声明, ba7nq ba6bf bd6ra三位老大我一个都不认识。这论坛上我只认识fmer,ba7ei。
先讲讲rfc,rfc中文名字扼流圈。高频扼流圈和低频扼流圈都是电感线圈。
电感线圈有抑制电流变化的特性,电感越大这个效应越明显。这个效应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感抗,感抗的大小和电感的工作频率和它本身电感的大小有关。
扼流圈对于交流电的阻抗x=2πfl,可见,当电感一定时,交流电频率(f)越高,阻抗越大.所以会通直流,阻交流和通低频阻高频
重点1高频功放中rfc的作用:主要是直流馈电即发射管集电极馈电。
若功率管c-e结、vcc、 lc回路三者是串联(或并联),则称为集电极串馈(或并馈)电路。
见下图:

串并电路的异同点
共同点:供电效果相同;
不同点:
      并馈:lc回路两端均是直流低电位端,且有一端接地;
      串馈:lc回路两端均是直流高电位端,且没有一端接地;馈电附加元件( rfc、cc)
      并馈: rfc 、cc加在lc回路高电位端,造成分布参数并到lc回路上,影响频率稳定。
      串馈: rfc 、 cc加在lc回路低电位端,不影响频率稳定。

重点2为什么使用rfc馈电
首先,假如将一个1w的能量传输给50欧的负载,天线上的电压的峰峰值摆vpp等于20v,而通过峰值电流等于200ma,为了能够直接用共源(共射)电路来驱动负载,电路所需要的电压要大于vpp,但是,如果使用一个大电感来代替图中的电流源(称为射频阻塞rfc),需要的电源电压可以降低到原来的一半,因为vx可以在从约等于0到2vdd的范围内变化。实质上rfc可以近似为一个可以承受正电压和负电压的电流源。虽然rfc可以降低电源的供电电压,但是不能缓解发射管的耐压,或最大漏源电压

为了能在更低的电源电压下将1w能量传递给50欧负载,需要在功率放大器与负载之间插入一个匹配网络,如,将一个5vpp通过1:4变压器转换为20vpp。当然这时变压器的原边的峰值电流超过了800ma。由于流过功率管的电流为通过rfc和变压器电流之和,则功率管的最大电流接近1.6a。
'
这帖子看着受益良多
离线bd4rs
发帖
5111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8-04-24
该进来的没...不该进来的全...
可能也是好事, 热闹了,关注了.这样的贴起码还能看看电路.
设计本身都是很严谨和仔细的而且死板的,偶尔偶尔调剂一下也好,排排气.
fans们满热闹的,好啊!都很喜欢的自己的呕象 .
当事人都很忙的,我深知干正事实事的都没时间磨嘴皮子的.
我想这样的事也是好事情,都会反思的.
希望看到他们为大家带来更多好玩的套件和制作的乐趣.
离线TNA
发帖
2699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8-04-24
两位都是老师,很有知识的。
离线BD4VNG
发帖
3043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8-04-24
[quote=ba6qh/qrp]呵呵,这个帖子我看就此打住吧,都是俺不好,diy不容易,大家都消消火,喝杯茶。。。。。。[/quote].                 .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qiurisiyu
发帖
176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8-04-24
- -!!!!
离线haisens
发帖
247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8-04-24
其实这个问题,读过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或是读过《高频电路设计》《rf microelectronics》应该都很容易理解,我想也应该有很多人学习过这两门课程,因为这就是本科阶段的教材!!!可惜上学那会我经常上课睡觉,逃课,和fmer一起鬼混。
离线张扬
发帖
1195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8-04-25
潜水时间长,出了什么事?
离线arale
发帖
111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8-04-25
张扬···············莫非是做线的那个张扬?
离线zhqi2ky
发帖
52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8-04-25
在教导队学习的时候,好像是:功放管只要电流,电压没有超过一般没有问题,功放加扼流圈好像没有什么作用。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8-04-25
人的性格上总有弱点的。
在大群“这老师”“那老师”的追捧者簇拥下,各位老师的性格暴露无疑。我们到是要想想我们干了些什么,自己所发的帖子是不是对这场风暴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的建议是孤立两位老师,让他们做更多更高质量的套件才是正道。
离线bd2fw
发帖
12922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8-04-26

离线bg2ey
发帖
3235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8-04-26
[quote=老干部
让他们做更多更高质量的套件才是正道。[/quote]

 
加上一条:性价比
说多少就是多少价格,别性能下来了价格上去了可不好
离线BA7EI
发帖
7096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8-04-27
对于业余无线电的DIY套件理应特别对待
  某网友对业余无线电DIY活动的评价是这样的:
  70年代diy的是别人没有的或不好买到的东西(那个时候物资匮乏);
  80年代diy是节省金钱(那个时候无线电设备昂贵且没有畅通的渠道购买);
  90年代diy要的是为了找感觉;
  21世纪diy为的是为了一种满足感;
  将来diy也许会变成烧钱运动!

  任何一款套件都凝结着开发团队的心血和技术,体现了开发者对业余无线电的热爱。由于必须达到一个最基本的销售量等原因,他们不得不在性能、功能、可靠性与装配难度、调试难度、总成本等技术方面和商业方面妥协和折中,并作出一个艰难的平衡。

  我曾经多次用国产一级短波收信机SD-005A和SSD-009与非常廉价的收音机比拼短波广播电台的接收效果,结果让我大吃一惊:仅仅是收听信号好的强广播电台播音,淘宝网均价120元以上价格的收音机收的效果与专业机差别并不太大;就背景噪音明显偏大一档而已,表观上它们的实际接收性能似乎都差不多。

  设备是次要的,关键是人的因素!《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主角原型之一秦鸿钧烈士与延安通联的设备、发射功率、收发天线比起现在大家的情况都非常差,更不用说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当年用无任何放大的无源金属粉末检波器的接收设备,完成了自英国到加拿大,横越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实验,并取得圆满成功。本论坛cw模式dx远征后起之秀BA6QH前不久才用玩具级的CW“设备”通联到了10000公里以外的业余电台,帖子墨迹尚未干透呢!

  现在购买商品无线电设备渠道畅通,我觉得价格也基本合适,追求性能和功能者完全可以去买成品(含可以收ssb的收音机)。我建议所有非套件用户对论坛里边任何一位老师的作品只能作正面表扬,原因很简单,你没有做详细的实物研究、使用和装配,同时你又没有开发并推出过更好的设备的业绩,怎么能有批评权呢?我觉得只有那些用户才有资格将套件的不足和缺憾予以公布,让论坛多一分和谐。  
离线FU-100F
发帖
477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8-04-27
飘过,说两句。“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离线BD4XVF
发帖
3868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8-04-27
'
  某网友对业余无线电DIY活动的评价是这样的:
  70年代diy的是别人没有的或不好买到的东西(那个时候物资匮乏);
  80年代diy是节省金钱(那个时候无线电设备昂贵且没有畅通的渠道购买);
  90年代diy要的是为了找感觉;
  21世纪diy为的是为了一种满足感;
  将来diy也许会变成烧钱运动!
  我觉得只有那些用户才有资格将套件的不足和缺憾予以公布,让论坛多一分和谐。  
'



我完全赞同!
离线BG7IM
发帖
327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8-04-27
[我建议所有非套件用户对论坛里边任何一位老师的作品只能作正面表扬,原因很简单,你没有做详细的实物研究、使用和装配,同时你又没有开发并推出过更好的设备的业绩,怎么能有批评权呢?我觉得只有那些用户才有资格将套件的不足和缺憾予以公布,让论坛多一分和谐。  [/quote]

非常赞同,以机论机,废话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