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个机器的变频方式比较复杂,给理解频率关系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麻烦,现在我们来整理一下。
f中=1中频频率
f本=1本振频率
f目=目标发射、接收频率
fvco=vco的振荡频率
fpll=锁相环的工作频率
f混=本机工作时一个特殊的混频的参与频率
根据超外差原理,以及分析电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关系:
f中=10.965m
f混=20.480m(低40信道时)
f混=20.705m(高40信道时)
f本=f目+f中
f本=f混+fvco
fvco=f混-fpll
并可以推导如出下公式:
fpll=f混-fvco
fvco=f本-f混
又因为:
f本=f目+f中
所以有:
fpll=2×f混-f目-f中
f目=2×f混-f中-fpll
f混=(f目+f中+fpll)/2
因此,如果我们需要只更换20.705的晶体,就完成高40信道改成业余段的功能,可以计算得出应该更换晶体的频率。
40个信道,每信道偏差为10khz(注意:其中有跳跃的情况,此问题是由于fcc规定了这些cb信道的频率值,而原编码开关在硬件上决定的了这个跳跃),一共只有400khz左右的频宽。所以先计划工作在29.30-29.70的频段。相当于中心信道数为61,工作于29.50m。
原61信道的频率值为:27.665mhz,所以我们先来计算一下fpll的频率:
fpll=2f混-f目-f中
=2*20.705-27.665-10.695
=3.05mhz
如果更换预期的晶体,使频率工作在29.50m,则晶体频率应该为:
f混=(f目+f中+fpll)/2
=(29.5+10.695+3.05)/2
=21.6225m
晶体大体需要的频率值为21.6225m。相差5khz以内,估计能靠电路上的元件调整过来。
那么,我们再来计算一下,高40信道每个信道对应的频率:
由于有
29.5-27.665=1.835m,
并且
f目=2f混-f中-fpll
(说明可以说更换晶体后,f目只与fpll的变化有关)
所以可以直接在原频率表上加1.835m,得到改装后的信道频率表:
原低40信道 原高40信道 改晶体后的高40信道频率
1 26.965 41 27.415 41 29.250
2 26.975 42 27.425 42 29.260
3 26.985 43 27.435 43 29.270
4 27.005 44 27.455 44 29.290
5 27.015 45 27.465 45 29.300
6 27.025 46 27.475 46 29.310
7 27.035 47 27.485 47 29.320
8 27.055 48 27.505 48 29.340
9 27.065 49 27.515 49 29.350
10 27.075 50 27.525 50 29.360
11 27.085 51 27.535 51 29.370
12 27.105 52 27.555 52 29.390
13 27.115 53 27.565 53 29.400
14 27.125 54 27.575 54 29.410
15 27.135 55 27.585 55 29.420
16 27.155 56 27.605 56 29.440
17 27.165 57 27.615 57 29.450
18 27.175 58 27.625 58 29.460
19 27.185 59 27.635 59 29.470
20 27.005 60 27.655 60 29.490
21 27.215 61 27.665 61 29.500
22 27.225 62 27.675 62 29.510
23 27.255 63 27.705 63 29.540
24 27.235 64 27.685 64 29.520
25 27.245 65 27.695 65 29.530
26 27.265 66 27.715 66 29.550
27 27.275 67 27.725 67 29.560
28 27.285 68 28.735 68 29.570
29 27.295 69 28.745 68 29.580
30 27.305 70 28.755 70 29.590
31 27.315 71 28.765 71 29.600
32 27.325 72 28.775 72 29.610
33 27.335 73 28.785 73 29.620
34 27.345 74 28.795 74 29.630
35 27.355 75 28.805 75 29.640
36 27.365 75 28.815 76 29.650
37 27.375 76 28.825 77 29.660
38 27.385 77 28.835 78 29.670
39 27.395 78 28.845 79 29.680
40 27.405 79 28.855 80 29.690
29.250-29.690mhz,爽啊……(如果没算错,呵呵~)
调试:
更换晶体后需要调试。
1、首先,必须确保系统的10.24m的振荡器,频率准确。用频率计,测osc unit板的5脚,应该显示为10.240mhz,若不准需要调ct2微调电容进行校准(我当你的频率计是准的,如果不准算我白说)。
2、更换晶体后,需要调整osc unit板上的可调电容,使振荡器的频率为21.6225m,可以找其他相近值的晶体,不过,这样你需要重新计算信道频率值,以及振荡器需要调到的频率)。
3、调整发射部分的10.695m振荡器频率,使之准确的工作在10.695mhz。
这两项调整过后,你的接收及发射的频率已经是准确的了。不过,为了业余段的灵敏度,你需要调整t5、t6使灵敏度最高。然后在发射时,调整l5、t3、t4、l6、l7、l8、l9、l10,使输出功率最大。然后调整l11、l12、l13,使输出杂散发射最小。
结束:
至此,这个cb机改造到业余段完全结束了。改造完成后,原低40信道,仍然是cb信道,但开到高40信道时,已经是业余信道了,具体频率见上表。
严重提醒注意:
以上内容纯属纸上谈兵,尚未进行实际改造,尚无法确定以上方案的可行性,也不保证计算中没有错误,仅供参考!
bg4uvr 于2007.6.24晚酒后。转帖请保留完整的内容,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