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无线电管理局、哈尔滨市无线电管理处、黑龙江省无线电协会、哈尔滨市无线电运动协会联合举办一次大型无线电应急通讯演练。
承担救灾应急通信是业余电台的社会责任和优良传统,1992年,国家体委和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个人业余无线电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个人业余电台遇紧急救援和抢险救灾等紧急情况时可以和非业余电台进行联络”;1993年9月11日发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规定:“遇有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可以临时动用未经批准设置使用的无线电设备”。
当地震、洪水、冰灾、恐怖袭击等这些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毁灭性的重大灾害事故猝然发生时,会引起无线电通信、有线电通信、电视广播信号中断。灾难发生后最迫切需要的是通信联络。但现代发达的通信设施对电力具有高度依赖性,灾难中电力设施一旦受到破坏,常规通信设施会随之陷入瘫痪。如汶川5.12地震后的数小时里,成都、德阳等地区的常规通信陷入困境: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寻呼机都因严重超负荷而无法使用。互联网服务也出现了大塞车。大量救援人员向各出事地点涌去,人员、物资、车辆,一切都需要畅通的实时通信保障。成都的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网在事件之后不到五分钟便迅速活跃起来,几十名无线电爱好者立即加入救援队伍,业余无线电志愿者成为人们信赖和尊敬的对象之一。据报导,在日本阪神地震、印尼大海啸等灾难中,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应急通信中均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为防范类似汶川5.12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对常规通信的毁灭性破坏导致通讯全部中断,指挥信息不畅,特拟定以下应急通信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举行演习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团结我省的广大无线电爱好者,利用业余无线电通讯人员及装备快速协同建立应急通信网络。测试无线电爱好者在发生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检验无线电爱好者的互助合作精神和设备操作能技,通过演练提高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应急通信技术水平,发挥业余无线电台在抢险救灾中的特殊作用。希望经过演练和配合,在今后一旦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无线电爱好者能够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通讯保障的有生力量。
二、演练时间
报到时间:2011年10月16日6:00
三、集结地点:1、太平桥加油站;
2、望江宾馆门前;
3、中源大道
集结时段6:00专门安排ham在145.350直频与438.600中继频率引导指路。没有车的ham可以在业余频率上联系搭便车去往集结地点;
四、演练内容:1、短波通联;
2、u段通联;
3、v段通联;
4、图片传送;
5、aprs定位;
五、参加人员:蓝天救援队全体成员尽量参加;
1、秘书组任务:摄像、照相、文稿;
2、后勤车辆组任务:救援人员、器材装备、伤员的转运;
3、搜救组任务:事故现场搜救;
4、医疗组任务:院前急救处理、伤员的转运;
5、外联组任务:媒体接待、对外宣传方案的策划(桌牌、装备贴标);
全省ham均可参加,请于演练当天在各地市架台通联;
黑龙江省无线电管理局
哈尔滨市无线电管理处
黑龙江省无线电协会
哈尔滨市无线电运动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