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功放的输出阻抗往往并不等于标称负载阻抗。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大家不妨想一想定类放大器,如果按照输出阻抗50欧姆来设计这种放大器,其效率最多只能达到50%,实际的丁类放大器不会有人这样设计。实际设计丁类放大器的时候,会尽量使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做小,如果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为零欧姆,然后再忽略晶体管的开关损耗,那么我们就能得到100%的效率。
这样做是否会导致反射呢?答案实际上是不会!
我们首先假设:负载阻抗与传输线阻抗匹配,但功放的输出阻抗并不等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从网络理论的角度来看,放大器的输出端的确存在反射,但因为此处的反射信号没有相移,反射实际上是减小了世纪的输出电流(当放大器输出阻抗低于传输线特征阻抗)或者输出电压(当放大器输出阻抗高于传输线特征阻抗)。如果设计没有问题,并不会导致放大器的损坏。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功放直截连接一个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的负载电阻来分析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只要这种情况下功放不会有安全问题,那么无论传输线的长度是多少,只要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那么功放的安全性同样不会有问题。
对于负载阻抗不匹配的状态(即:负载阻抗不等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由于传输线的存在,反射信号相对功放的输出信号引入了相移,这个经过相移的反射信号与功放的输出信号叠加,才是导致功放损坏的原因。
即使对于最极端的100%反射的情况,随着电缆长度的不同,可能功放一瞬间就烧毁,或者根本不会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