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336阅读
  • 49回复

格雷码盘--天线位置指示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radiolee
发帖
605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9-01-16
'
在有机玻璃上蚀刻这个盘,弄大一些,每一位要能用普通光电管测到。(7-9位的话能有多大?)
哪位能给组织刻一批就好了。
'

个人觉得还是开个模具,用薄的不锈钢板冲一个比较好。
离线bg4kc
发帖
2638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9-01-16
看上面的图,薄钢板的话似乎不太结实,要有个透明的材料加固一下。
离线火腿116
发帖
95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9-01-18
很有创意!期待你的成果!!顶!
离线BA5RW
发帖
48263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9-01-18
用视频头吧,简单明了。
离线BG9GAS
发帖
677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9-01-18
呵呵 caxa软件画的 不会用 真是累啊 2天才画了5圈.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BG9GAS
发帖
677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9-01-18
终于画好了 精度: 1.40625.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radiolee
发帖
605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9-01-19
问题在于怎么做出来?印在胶片上吗?
离线radiolee
发帖
605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9-01-19
'
码盘有红外对管转换成ttl电平 有单片机编码为232---232单片机-角度显示.
各位 给个意见.
'

为什么不用485呢?抗干扰能力更好,少用一条线,而且可以自由地和232转换。
离线BG9GAS
发帖
677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9-01-19
'
问题在于怎么做出来?印在胶片上吗?
'
好注意.谢谢.
离线BG6IJA
发帖
2525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9-01-20
图画的不错~!!!严重关注中~~~~~
离线BG4XCR
发帖
33381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9-01-20
一圈一个光电管。。。。会把你晕死的,还要排列在一个直线上,并不是说物理在一个直线上,而是光学上在一个直线上。商品化的都是ccd加镜头组的;还要有软件算法。排除突变错误。要不然一下子就能从00001011变成10001011.这样的话就不如用增量型加电池保存数值的办法简单。
发帖
3323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9-01-20
ding.................................................
离线BG8SF
发帖
4684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9-01-20
学习了!顶
离线bg6iyj
发帖
52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9-01-21
用as5040,小指甲盖大小,绝对角度输出,10位分辨率,一周内1024个位置,指示天线位置足购拉。
发帖
479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9-01-22
'
问题在于怎么做出来?印在胶片上吗?
'
可以用打印机打到一种透明胶片上,裁下来用。
离线lxy
发帖
1999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9-01-22
还是用电位器最方便
离线BG9GAS
发帖
677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9-01-22
'
还是用电位器最方便
'
问题是温度漂移. 线性的电位器也不好找啊..
离线saul
发帖
407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9-01-22
http://www.icembed.com/info.asp?articleid=27980&articlepage=1
看到一篇关于as5040的文章,应该有参考价值,转一部份,原版看链接
离线saul
发帖
407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9-01-22
其工作原理为:把as5040传感器装在电风扇摇头的转轴上,就能感应出电扇转过的角度与初始位置的夹角,计算出当前风扇摇头的速度,在下一个采样周期到来时,as5040旋转编码器测得的速度信号及电机位置反馈信号通过as5040接口反馈到avr单片机169,单片机再根据给定的运动速度与速度的反馈信号相减,得出偏差,给定的位置信号与电机目前的位置信号进行比较,经过防积分饱和的控制算法得出控制量,单片机最终将控制量以pwm的形式输出,经过3966功率放大,驱动直流电机,进入下一个采样周期,实现根据设定值的调节,使电风扇以一定的速度并且摇头角度在设定值范围内转动。
as5040旋转编码器把圆周分成1024份,当转离初始位置后,pwm_lsb端输出pwm脉冲。在0位置处,对应高电平宽度为1us,位置每加1,pwm高电平脉宽相应增加1us。通过对电机pwm的控制可以控制电机的转动,而as5040旋转编码器随电机转轴转动,可以根据lsb端口输出脉冲计数得出电风扇摇头的速度变化,通过检测pwm_lsb输出脉冲可以得出此时刻转动的位置。as5040引脚b_dir_v可以直接检测出电机的正转和反转(输出1为顺时针,0为逆时针转动)。根据编码器工作原理,设计编码器硬件电路如下图2所示

电机的转速ω为:

ω= c ×Δn×(终止角-起始角) ÷360 ÷ts         (1)

式中 c为标度变换系数, 可根据转速的量纲来选择,Δn 为一个采样周期中的一次从起始到终止角的计数值,加上pwm输出值,再与1024比值,ts 为采样周期。

avr 单片机169 输出的脉宽调制( pwm) 信号需经过功率放大才能驱动电机,调速控制系统采用的是3966 驱动芯片, 双极性工作方式是指在一个pwm 周期内电机电枢两端的电压呈正负变化,系统采用的双极性pwm控制,采用pi控制算法进行速度调节。驱动接口电路如图3 所示。单片机pwm引脚pf7直接接电机的enable端,它控制着电机的转速的大小。



                图3 电机接口电路

2 360度内摇头角度调节装置软件设计

2.1 主程序模块化设计

在主程序的循环中,单片机系统自行给定, 获得电机转动的命令字,包括控制电机的速度和转动方向及转动位置。调用读旋转编码器模块,获得电机的实际转速和转动位置,把给定速度与实际速度作差,得出控制量偏差;把给定的位置与实际位置进行比较作差,得出位置偏差。然后,调用pi控制算法模块控制电风扇的转速。若定时到了,调用pwm 驱动模块,驱动电机,形成控制系统的速度闭环。

读编码器模块程序原理:as5040 的pwm_lsb端输出pwm脉冲,高电平1us对应0位置,位置加1,pwm高电平脉宽增加1us,所以高电平脉宽可以表示出此时电机转动的位置。由 (1) 式可以计算出电机的转速。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主程序模块化设计框图如图4所示。

2.2 pi控制算法模块设计

在主程序中得到速度的偏差信号和电机转动的位置偏差信号,输入到控制算法模块。系统在每一次采得速度信号的同时也获得风扇转动的位置信息,系统根据输入的位置信号与系统的运行状态判断是否反向运行。对于电机转动的速度偏差,系统通过软件对转速进行防饱和的pi调节方法,算得pwm脉宽。pi控制算法模块框图如5所示。

其中kp 为比例系数,ki 为积分系数, ui 为给定值; uk 是第k 次采样的测量值; qk 相当于校正量中的积分部分,初始值可取qk= 0。在数字pi 控制系统中,当系统启、停或大幅度变动给定值时,系统输出会出现较大的偏差,经过积分项累积后,可能会出现积分饱和,从而增加了系统的调整时间和超调量, 影响控制效果。所以,在pi 算法中加入了防止积分饱和措施,即在速度偏差较大时(即e(k)>emax)采用比例调节方式,这样调节速度很快,且防止积分饱和,当速度偏差较小时(即e(k)<emax)时比例作用较弱,采用比例积分调节方法。

3 调节装置功能实现

1、打开开始按钮,若起始角度,终止角度都处于非零(a终止>a起始)则电扇开始摇头。(注:a终止和a起始都为零,a终止<a起始,不摇头)

2、可以设置定时摇头时间,改变在面板上按向上向下键改变摇头速度。

3、若摇头过程中,需改变摇头角度,需重新输入起始终止角后按确认键后摇头角度更新。

4 结束语

针对市场上的落地电风扇的摇头角度都在90度左右,不能进行调节摇头速度,和摇头角度,本文创新点是采用了avr新型单片机169为微控制器,加上了as5040旋转编码器及3966驱动,构成对直流电机控制,实现了电风扇360度内摇头角度自由调节的功能。



              图4 系统程序总的控制流程图


                    图5 pi控制算法模块框图
离线saul
发帖
407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9-01-22
另一篇文章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