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325阅读
  • 56回复

要买仪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4kc
发帖
2638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07-06-30
我这还曾有实习的电子系博士生,直到毕业前不知道三条腿的东西是啥(三极管),c语言也是一知半解。专业是图像识别和机器人。 我想他们会适合去搞算法,或者单纯是为企业添光彩,完全不用看到电路板。(只是感觉有点怪怪的罢了)

实际上我也有体会: 例如做一个系统,包括大液晶真彩显示器,触摸屏,usb,存储卡,lan及tcp/ip的系统,怎么做呢?
第一种方法,是去翻三星的arm9资料,数千页的资料看完,再去翻lcd资料,触摸屏资料,usb接口资料,sdram/flash资料,tcp/ip协议等,最终把每一根接线都吃透,再搞清楚存储模式,加载方法,协议栈这些东西,一行行写自己的代码,如果想快一点就去sourceforg抄一些。这样完成一个系统需要好长时间。这是从底层作起的方法,每个电阻,每跟线,每行代码都是自己设计的,或者至少自己很清楚。 我想如果只会装收音机的爱好者,自己去diy一个完全一模一样的ic-756pro,就是这种难度。
但是现在大家采用第二种方法: 买一个arm的板子,别人提供了原理图和bsp,甚至linux和wince的sdk。 一方面,只需要按照别人的电路图做好自己的板子,那就能完全套用别人的软件,自己不需要了解硬件,只需会画pcb;另一方面,按照别人的sdk写代码,也可以运行在别人的板子上,不必了解驱动程序,只需知道这个软件必须要这样连线的硬件。 硬件软件互相都对应好了,最多就定制一个wince,剩下的交给只会软件开发的人去做编码。

可见,第二种方法,是根本无需阅读任何器件手册的,硬件作为一个黑盒子,对应到驱动程序的黑盒子,只要原封不动复制两个黑盒子,复制品就会协同工作的很好。甚至所有的硬件工作就交给电子市场的印制板柜台,他们会抄版,无需自己去画。 国产手机大概就是这样,比如发短信想改成gb2312编码都是很困难的,因为人家的芯片组做好了,硬件对应软件,软件对应硬件,任何一个都不能改。如果改,工作量太大,基本是得不偿失。

结论是:1、高技术的技术含量非常低;2、高技术的工作是写代码;3、在高技术公司工作,一个ham不占优势。
离线小比尔/5
发帖
2582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07-06-30
'
我反对电子专业的学生参与业余无线电活动。这类活动培养了业余精神,而不是专业精神。业余精神本质是工匠的精神,不利于培养专业人才
一般的事情,总是业余的会钻研,专业的就是混饭吃谋生了

'
我同意!可是同意了又有什么办法,自己又爱好这个……
离线Ba163
发帖
3908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07-06-30
'
建议制作一部“软件通信机”参赛!
短波最好,用dds+手机cpu+windows操作系统,能进行ssb、cw、rtty、sstv等模式通联。
'

这个做出来很好啊~~干脆嵌入式linux 甩掉windows

那也太专业了
离线Ba163
发帖
3908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07-06-30
直接改装手机~
离线小比尔/5
发帖
2582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07-06-30
'
这个做出来很好啊~~干脆嵌入式linux 甩掉windows
那也太专业了
'
其实,如果能控制手机的音频输出和输入,最好能做到快速傅立叶变换,这个设想也不难实现……
我希望能够通过业余电台传输数据,像digtrx那样,但是还早着呢。
光卷积码的编解码就够我研究四年的了,短波信道好恶劣啊!!!
在线永远的FM
发帖
12113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07-06-30
我反对电子专业的学生参与业余无线电活动。这类活动培养了业余精神,而不是专业精神。业余精神本质是工匠的精神,不利于培养专业人才

一般的事情,总是业余的会钻研,专业的就是混饭吃谋生了

现在,我的爱好就是我的专业,我喜欢无线电,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妥.我觉得在大学里,有一门爱好是最重要的.很凑巧,我的爱好就是我的专业一部分(我热爱diy),用爱好辅助专业,有什么问题?
离线bd7fl
发帖
162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07-07-01
'
其实现在写软件的就是所谓的it民工而已...<---这是我几个读计机的同学公认的.
中国的"汉芯"<---用ti的dsp芯片打磨的 [表情]
中国完全自主开发的"麒麟操作系统"<----把freebsd改了一下就当作是自己的.而且freebsd原来的那些版权声明也没有删干净,结果给人发现了.<---做贼也做得水平高点啊,拜托... [表情]
中国的"龙芯"<---抄mips cpu的架构,又怕给人告,结果要找意法半导体来下台. [表情]
'
请注意言论的依据性!
离线bd7fl
发帖
162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07-07-01
推荐一个由十多位获奖者组建电子竞赛论坛
www.runcore.com/bbs
离线bg4kc
发帖
2638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7-07-02
'
推荐一个由十多位获奖者组建电子竞赛论坛
www.runcore.com/bbs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bd1es
发帖
2096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7-07-02
看了您的rar文件,看得心里突突的,来个长篇大论,:):)。

我觉得这有些像是核心竞争力问题,最近这个词也被忽悠得火热,想了想,忽悠之外还是有些道理的。比如竞争力来自哪里?核心团队: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创新和生产能力的一群人,可以使市场得以保持并逐步上升;核心产品:在相对长时间内不能被对手学习和赶上,被广泛接受且创造公司主要利润来源的产出物;核心客户:对公司信任,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持有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逐渐放弃对手的产品。也许我的理解不对,管他呢,先这样说下去。

市场=产品与客户的交集,而产品来自于团队,所以核心问题是团队。又因为团队=知识与能力的交集,所以团队首先要具有知识。这知识中,仅有一小部分来自于在学校的所学,大部分需要团队成员根据企业特点自学和继续深造,所以学习能力比学生原本学到的知识更重要。能力来自于团队的合力,那么文化的灌输就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毕业生不具有事业责任感和工作的信心,那么这些东西的建立就是企业的问题,如果企业也搞不好,团队成员就做布朗运动了。

为啥会搞不好?因为建立这些东西需要成本,这是摆在企业面前的残酷问题。就目前的it业现状,面对资源的引入,公司对学校教育质量的依赖就相对大了,就是上面提到的学习能力和事业心,这不能说是企业转移成本,而是全社会要研究如何降低整体成本的问题。而现在的情况是学校只培养通才,在公司看,可能只是通“材”,要经过艰苦历练才能成为“才”,最终成为“财”。这是很难破解的怪圈,就算是文化问题吧。把它完全加于企业或学校都不合理,真不知道平衡点在哪里。但是不管平衡否,学生自我锻炼这些方面的能力却总是会得到实惠的。

说到知识,更残酷。很多东东原本就不在我们手里,我们也是跟着人家瞎转悠,是人家市场的下家,翻身之日还长着呢。看到这些现状,我们就有了大家都吃现成饭的抱怨,其实是对核心竞争力的担心。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育人,建立好的团队,以巩固企业直至国家的基础知识和生产水平建设,创造更整体的竞争力,增加我们在市场上的控制力,就像印度现在做的一样,其实印度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水平还不如我们,但人家似乎做得更好,看得更远。同上面,这也不是企业、学校这样简单的问题,这是一个相关教育的社会问题。所以我觉得学校培养所谓通才的愿望也是一厢情愿,因为没有考虑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或说对能力的理解是片面的。

真正的通才也不是通科,而是通用的优良素质,再绕回去说,好学、钻研、体谅、忠诚......咳,快成火腿精神了:):)。跑题了,这是一家之言,供大家看着玩。这些话也可能会让许许多多人不满,大家尽管批评就是。当然我的本意是希望在校生学习更多东东,更了解社会,:):)。

贴块胶布,不说了,预祝竞赛成功:):)。73!
离线小比尔/5
发帖
2582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7-07-02
另的孩子已经在玩fpga了,我们还在堕落
心痛啊
离线yuhang
发帖
1803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7-07-18
我也参加了
我们的方向也是高频,这是我手边的仪器,挺便宜的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FU-100F
发帖
477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8-11-19
我就看看,飘过
离线bg8ht
发帖
3394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8-11-19
上张照片,供参考
上张仪器照片,供参考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BG7KH
发帖
4815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8-11-19
01年参加过.现在老了.
在线永远的FM
发帖
12113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8-11-19
明年我要继续努力!现在学校相对一年前仅仅多了一台多功能频率计!还有自己刚刚在楼上那里买的手持频率计,好用
在线永远的FM
发帖
12113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09-05-13
2年过去了。。。。。我又要披挂上阵啦。。。。。